南海实验小学打造“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学习方式转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南海实验小学通过“学习共同体”建设,实现师生教学相长,生生合作共赢。
一是认真研读理论奠定基础。理论学习奠定改革实践的基础。学校为每位教师分发关于“学习共同体”书籍,全体教师通读《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和《有效小组合作的22个案例》两本专著,积极撰写阅读心得,进行优秀阅读心得评比,并开展“实践中反思,思考中阅读”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结合自身教学进行心得交流与分享,旨在通过理论研读更新观念,依托理论指导实践,为更好地开展学习共同体建设指明方向。
二是扎实推进课堂教学实践。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通过理论学习、制定计划,各班进行异质分组积极推进学习共同体建设,围绕学习共同体引领下学习方式的改变与教学方式的变革这一主题,各教研组扎实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联合名师工作室举行课堂教学展示与主题讲座,先后开展了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研讨活动,在专家指导、观课议课、合作探讨中,致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学习共同体课堂,追求教学相长的精彩课堂。
三是持续更进学习共同体评价。学习共同体下的评价关注小组团队和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学校设计并试行《学习共同体评价表》,参照评价表记录学生和小组团队的学习情况,持续更进评价,及时总结与反馈。通过每课、每周、每月进行评价,采用a、b、c等级制关注共同体小组过程性发展,并对进步明显、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推荐和表彰,形成良性激励机制,通过多维度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在团队中的成长,关注学习共同体整体能力的提高。
四是不断凸显的师生教学成果。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多层次交流,经过不断地实践与反思,在这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悄悄发生改变,教师注重交流与合作,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研成果丰硕,在校级、市属、市级、省级等优质课评比和展示中,学校教师均取得了一、二等奖可喜的成绩,学生在自主与互助中与新知“相遇”与“对话”,培养充满关爱的人际关系。

杜延安:坚持紧抓快干 奋勇创优争先
前孙镇村村建起惠民政策宣传栏
12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林安”
对“小案”斤斤计较 为群众撑起平安的晴空——南明公安向“小案”宣战行动侧记
恩施州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进展情况统计
南海实验小学打造“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
百福司镇观音坪村公益辅导班让孩子受益
长春农产品 杭州受青睐推介会上签约19个项目,总额达42.6亿元
金湾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三站融合”模式 2020年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保驾护航,我们在行动——怀化市二中安保巡逻记
方家祠堂:祁门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地
漳浦六鳌镇:创新“三+”模式 掀起“大学习”热潮
藏在 “梦里水乡”的风景
2018年“我爱钦州”原创微信大赛第一季获奖名单出炉
陆河要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补好短板解决好问题
四川人从爱耍到会耍 别样假期活力“五一”
泰兴市市管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
全市法院“作风纪律建设年”活动启动
不走隧道翻山而行 连续两天游客被困雀儿山
96345便民服务中心联合社区共同开展“弘扬雷锋精神 践行志愿服务”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