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快看,那个小朋友被举到天上了!”“那是背芯子,耍社火呢!”
大年初三,记者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御道广场上看到,社火大巡游正在热闹上演,市民和游客熙熙攘攘,都被这地道的“陕派社火”引得目不暇接。
200多名社火传承人
走进西安城
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于中国民间的一种民俗娱乐活动,在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省份广为流传。2006年5月20日,民间社火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说到耍社火,许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在农村。而今年春节期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推出了以“天狗下凡春及第丹凤朝阳中国年”为主题的新春唐人节活动,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200多名社火传承人带来的社火表演。
记者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御道广场上看到,社火大巡游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观看。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两百多人的非遗社火方阵——“高陵船张芯子”浩浩荡荡走来,表演者下至三岁孩童,上至七旬老翁,个个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秧歌队伍、“贝壳仙子”、“渔翁”老者翩翩舞动,身架灵活,步态潇洒。紧随其后的是社火巡游的最大亮点——“抬芯子”和“背芯子”,这也是社火表演中难度最大的项目。
“背芯子”
令人连连称奇
“芯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杂耍技艺,是把3-6岁的孩童装扮成各种人物,固定在铁芯上,呈现惊险优美的造型。“抬芯子”是将铁芯置于方桌之上,由几个人抬着走;“背芯子”则是将六七尺长的铁杆卡在成人的腰或背上,顶端将孩童固定其上,有时也会固定两个孩子,俗称“双人芯子”。背芯子的成年人,步伐要稳,要把握好重心,像扭秧歌一样左右舞动出轻盈的步姿。
记者看到,踩芯子的小演员们脸部施以戏曲的人物妆容,一个个身着华丽衣装,或凤冠霞帔,或金盔铁甲。乍一眼看去,仿佛悬立在空中。他们有的英姿飒爽,有的妩媚动人,凌空而来,飘然而去,借助不同的妆容和服饰讲述不同的故事。有表现才子佳人的“牛郎织女”、有赞美英雄气节的“穆桂英挂帅”,还有讲述三娘教子、草船借箭、嫦娥奔月等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
“我老家在渭南农村,小时候经常看社火,但我还是头一次在西安城里见到耍社火!很精彩,很地道,这下子更有年味儿了!”市民于宏民说。
记者看到,精彩的社火表演引得很多市民和游客连连称奇,人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热闹有趣的表演。
多项非遗展示
打造西安“民俗中国年”
记者了解到,这200多位社火演员,全都是来自西安周边区县的“民间艺术家”。在春节期间,他们用最接地气的表演,将经典的民间故事和人物逐一呈现,将西安的“民俗中国年”气氛推上高潮。
与民间社火一同登台的,还有变脸、吐火、杂技等民间绝活。御道广场上人声鼎沸、接踵摩肩,好不热闹。此外,裸眼3d光影秀、年代主题光影展、新春惠民演出也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持续上演。
为了增加与市民和游客之间的互动,现场还展示了中华老字号西安德懋恭水晶饼制作技艺、唐三彩烧制技艺、关中秦腔戏剧脸谱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舌尖上的西安到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从文化技艺到地方戏曲,都以活态展示的形式呈现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献上看点十足的春节文化大餐。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市环保局组织退休干部开展重阳节参观考察活动
市南12处公厕配建“口袋公园”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助力脱贫攻坚
竹山通报8起扫黑除恶治乱案件
背芯子 抬芯子 地道“陕派社火”进城 让游客目不暇接
市安监局副局长黄宇罡率队到南城街道开展调研检查
多节点联动带旺邕城消费市场
“三支队伍”撑起农民脱贫“主心骨”
飞船裂缝致空间站空气泄漏 NASA:不威胁人员安全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
【聚焦市两会】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春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编
相山区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管理股荣获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省级优秀单位
《郭口顺的初心与坚守》后续郭口顺事迹引发反响, 葛慧君作出批示
防骗宣传走进社区
旅游客车伪造线路牌“偷跑”春运开封市运管局严查不待
市本级保留不超过3家平台公司
艾学峰会见美国医学院院士布鲁斯·罗森
市住建委推进帮扶贫困村一村一品项目建设
市环保局朱晓庆副局长深入双诚商品砼有限公司进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