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十个全民健身日昨在惠举行 引来千名市民观看

 
市太极拳协会带来表演《太极晨韵》。
  东江时报讯 记者朱金赞 昨日是全国第十个全民健身日。当天上午,由市体育局主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承办,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市体育彩票中心协办。以“新时代全民健身动起来”为主题庆祝全国第十个全民健身日健身展示活动暨惠州市第十九届“体育节”活动启动仪式在惠州体育馆举行。600多名健身爱好者为在场观众献上8个文体展演活动,吸引了近千名市民前来观看。
  活动在市龙狮协会带来的少儿武术醒狮表演中拉开帷幕。精彩新颖的各式健身展演引来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市轮滑运动协会带来了《动漫轮滑》表演,领头的小男孩披着黑色披风,头戴蝙蝠头饰,轮滑向前,十分炫酷,引来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市秧歌腰鼓协会带了表演《共圆中国梦》,表演大胆地把红绸与腰鼓结合起来,舞出了红绸的柔和与优美、打出了腰鼓强劲有力的气势,柔中带刚,刚中带柔,舞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现场观众眼前一亮。
  记者了解到,“体育节”活动期间,我市、县(区)体育部门有关协会将举办近500场全民健身活动。
为庆祝全国第十个全民健身日,市体育舞蹈协带来精彩表演《舞动青春》。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朱金赞 摄
  延伸阅读
  全民健身向美好生活出发
  民众获取健康的方式由被动化为主动 健身方式更加多元
  8月8日是我国第10个全民健身日。近年来,全民健身的推广将民众获取健康的方式由被动化为主动,健身方式更加多元,健身场地更加丰富。随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日益提高,也对健身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专家认为,打造健康中国,当从进一步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做起。
  从“要我健身”转向“我要健身”
  27岁的娄琦在上海一家银行工作,几年前她生了一场重病。按照医生建议,她开始“泡”健身房进行康复训练,身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如今,每周至少三次的健身活动已成为她繁忙生活的一部分。“把健身当成一种习惯,越来越离不开了。”娄琦说。
  在盛夏的哈尔滨,每天傍晚,松花江畔灯火璀璨,广场舞、模特步成为江边一景。今年70岁的贾秀珍和姐妹们身穿华服,随着轻扬的音乐跳起欢快的舞蹈。在她看来,坚持锻炼让自己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正在让老年人的生活变得更加从容、优雅。
  上海社会科学院健康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健康上海绿皮书》指出,上海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有较大幅度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也有所增加。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学系副主任周丽君认为,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民众生活改善,人们健身休闲的意识和需求不断增强。相比高昂的医疗成本,低门槛的健身运动成为人们放松身心、调节身体的重要方式。健身方式多样,健身效果提升,越来越多人实现着从“要我健身”到“我要健身”的转变。
  公共空间+网上平台健身场所开放多元
  有了“想要健身”的理念,接下来要考虑“去哪儿健身”。从拓展公共运动空间到开辟移动互联领域,各地全民健身“妙招”频出。
  在杭州市滨江区,到钱塘江南岸的闻涛路跑步、快走、骑车,已成为不少居民晚饭后的“保留节目”。脚下红蓝相间的跑道依江而建,犹如一条条五线谱镶嵌在江堤上,人们则化身灵动的音符。
  杭州市滨江区住建局规划科负责人介绍,以前的闻涛路只是一条普通的沿江车道,如今经过整体规划,分成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和机动车道4个部分,供不同运动需求的群众使用,整体长度达15.5公里。
  每天都来江边跑步的杭州市民赵欣琳说:“以前地面铺地砖,不太平整,换成塑胶跑道跑起来脚感更好,也有利于保护膝盖。”
  在安徽合肥、马鞍山等地,一些学校的体育场地开始面向社会开放,并配置电子监控设备。在满足周边群众健身需求的同时,又保障学校安全。
  除了开发利用现有运动场所,一些地区还向桥下“要”空间。杭州市钱江世纪公园从沪昆高铁大桥底部“孕育而生”,形成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体育场,包括多个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和多张乒乓球台。“桥下公园成了篮球‘主场’,是件很酷的事情。”杭州市民陈胜说。
  在重庆,24小时智能健身房的出现吸引了一批年轻人。24小时自助健身、按分钟计费,既满足时间不固定的健身爱好者的需求,又融入了移动互联网的健身乐趣。
  上海市正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聚焦基层社区,完善市民身边的体育设施,不断加强“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建设;开展科学健身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推广活动,探索推广慢性病运动干预、体质测试与健康体检相结合等体医结合工作模式,加快完善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秧歌腰鼓节目《共圆中国梦》。
  专家声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全面小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下一步,如何打造健康中国,实现全民健身强国?
  上海大学体育社会学教授陆小聪认为,要想将健身变成一种全民习惯,应首先把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作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点,为百姓提供充足、便捷的健身空间。同时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在政策层面予以支持,充分调动民众体育社团的自主性,弥补人才、资金等方面短板。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周丽君指出,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全民健身将获取健康的方式由被动化为主动,防病于未然,让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行为都处于完好的运行状态,是实现“健身梦”的重要途径。
  为促进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在合理增加社会体育资源有效供给的同时,更要科学、有序、长远地规划体育产业,避免产业重复建设,积极发挥市场作用,助推健身休闲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健身消费和服务项目。
  谈及全民健身活动载体,一些网友认为,当前一些体育活动多停留在常规性、展示性,应开发更多适合民众的日常性活动,增强健身运动的“性价比”和“含金量”,以激发全民健身的热情和积极性。
  当前,随着智能科技不断进步,智能体育产业化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品质,增加体育资源的高质量供给。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政府应当进一步扶持和发展 “互联网+体育”,使之成为群众健身的新趋势以及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全民健身增添新的活力。本组文字 据新华社电

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六次主任(扩大)会议 王堃主持会议并讲话
花溪区第一实验学校组织开展“美文共读”活动
好少年拾金不昧
青川县“就业扶贫车间”为就业扶贫添实招
市供销社深入邵家沟村开展“大调研”活动
全国第十个全民健身日昨在惠举行 引来千名市民观看
骆越公园清明假期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游玩
北达公司2路车队公司开展困难职工慰问活动
我市去年上争科技项目数、资金数均创历史新高
总部经济成为无锡利用外资重点领域
出入境办证“只跑一次”施行20天,武汉近20万人得实惠
苏仙区文艺活动乡村行计生幸福家庭形象树基层
郓城一对双胞胎兄弟携手参军入伍
营地上旗帜飘 “阳泉娃”比拼忙
九名越南人非法入境被查获
禅城赴“首都经济圈”招商引才
惊奇!酒驾找交警攀谈 严处!快速反应不姑息
巧手剪出“世界杯”
捎去扶贫政策 送上关心祝福市政协机关干部赴德惠市开展扶贫走访慰问
红灯亮时右转, 如何才能更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