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 10月22日,由颐和园管理处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清宫旧藏玉器特展”在颐和园德和园拉开帷幕,展期为50天。
此次展览一大亮点是乾隆时期的仿古玉器,有彝器、水器和酒器,器型包括鼎、炉、尊、簋、觥、爵等,大多仿古代青铜器的造型,器底篆刻“大清乾隆仿古”、“乾隆仿古”款。其中,“大清乾隆仿古”款兽面纹青玉方鼎最具代表性。
展出的清宫玉器以颐和园所藏清代中期,特别是乾隆时期的玉器为主。专家介绍,这类仿古玉器,不仅体现了乾隆皇帝对玉的挚爱,烘托了十八世纪清代宫廷的典型气息和品位,同时也表明大清国之重器的传承方式。
颐和园前身清漪园,始建于乾隆时期,是清代在京师西郊的重要皇家园林之一。晚清时期,颐和园更是成为慈禧太后居住、理政的地方,这一时期,大量珍贵的宫廷玉器被收藏在颐和园,以乾隆时期最为精致、珍贵。
此次展览,经颐和园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长期合作研究推出,共展出清宫玉器93件,器类涵盖礼制、祭祀、陈设、收藏等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展览分为礼器册宝、文房用具、仿古器、器皿陈设等主题单元,其中58件为颐和园旧藏,35件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协调提供。
据了解,乾隆皇帝最喜欢用玉制印玺来表现自己无所不在的权力,80多岁时,仍让人篆刻“八徵耄念”、“自强不息”印玺,以表明自己孜孜求治的政治理念。“自强不息”玺印的展出,与首都博物馆“八徵耄念”印玺遥相呼应。
周口市人大代表陆续报到
调高信用卡额度,也许是一个“陷阱”!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渐趋常态化
莞城力促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档升级
高新区创新思维解题高质量发展
乾隆玉制印玺亮相颐和园
醉美昭山入画来
我与春天有个约会 银湖社区组织灵活就业人员技能培训
大型原创杂技剧《丝路彩虹》闪耀漳州开发区
第1亿张营业执照在京颁出
济宁市直部门开晒2017年“三公账单”,有的降幅超五成
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刊文称 一项涉公务员重大改革正进行
我国对32种新精神活性物质予以列管
缓解冬季眼睛干涩有妙招
扎实推进苏陕扶贫协作提质增效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2018年度第一批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公示
“一把钥匙”的获得感
烟台芝罘区拆除影响铁路安全违章户外广告
南通:轿车行驶途中突发自燃 旁边三辆轿车跟着遭殃
80、90后为创业主力 前三季度合肥新增市场主体近15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