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例 黄山区30岁男青年身后遗体角膜一起捐


“虽然我知道这是光荣的,但我还是不忍心,到现在一双眼睛都是哭肿的。”12月18日中午,黄山区居民王红苹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哽咽地说起外甥戴红兵无偿捐献遗体和角膜一事。据了解,戴红兵是我市首例同时捐献遗体和角膜的捐献者。当天,他成功实现自己的生前遗愿,为推动医学进步、恩泽患者、造福社会作出自己最后一份贡献。
记者从黄山区红十字会了解到,戴红兵是黄山区太平湖镇人,今年30岁。12月17日上午,他因罹患恶性淋巴瘤不幸离世。当天下午,作为戴红兵捐献遗体和角膜的执行人,王红苹和其他家人一道,遵照戴红兵的生前遗愿,将他的遗体送上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皖南医学院接收站的接收捐献遗体专用车。期间,黄山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当地的红十字志愿者来到医院,为戴红兵举行了一个简短的遗体告别仪式,用集体默哀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并对其捐献遗体和角膜的大爱之举表示尊重和敬意。
2015年7月,戴红兵被诊断罹患恶性淋巴瘤。此后,他辗转多地求医问药,导致本就困难的家庭更是一贫如洗。王红苹告诉记者,外甥患病期间,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向他伸出援助之手,黄山区红十字会还主动为他申请大病救助,向这个贫困家庭提供红十字人道救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红十字志愿者也多次前往医院看望、慰问,给予戴红兵关怀和资助,为他带来温暖和关爱。今年,戴红兵被纳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健康脱贫兜底保障,进一步减轻他的看病压力。但,无奈病情继续恶化,最终不治。
沙小迪是黄山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也是一名登记捐献遗体的志愿者。她参与了戴红兵的遗体告别仪式,并在此前通过自己的红十字志愿服务,促使戴红兵进一步坚定捐献遗体和角膜的决心。今年72岁的沙小迪告诉记者,大约2个月前,她听说戴红兵的不幸遭遇后,便自个掏钱买了慰问品,主动上门看望、慰问戴红兵,并和他聊起遗体捐献及其意义。沙小迪说,“捐献遗体、角膜或器官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给患者带来重见光明的希望。对捐献者来说,这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方式,是换一种方式活着。”
“刚开始他找到我,说这个病不怎么好,趁自己能动能讲话,想要完成一个心愿。”王红苹说,当时一听外甥要捐献遗体,自己整个人都懵住了。过了几天,戴红兵再次找上门来,还是为了同一个心愿。“我回去跟他舅舅一讲,他舅舅就跟我讲,戴红兵在合肥看病时就有了这个念头。”最终,王红苹接受了外甥的请求,在黄山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待戴红兵在遗体(角膜)捐献申请登记表上签名后,也在“执行人”一栏中签下自己的姓名。王红苹说:“他说自己没其他东西回报社会,自己身上还能用的,死后都全部捐给社会、捐给病人。”
黄山区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戴红兵捐献遗体和角膜,实现了黄山区遗体(角膜)捐献“零”的突破。据悉,戴红兵是我市第12例角膜捐献,第15例遗体捐献者,也是我市首例同时捐献遗体和角膜的捐献者。

义安区2018年“百人圆梦•微呼百应”微心愿征集活动启动
一次上新67辆!金华公交更换新能源公交车型
莒县文心高中:新生军训 争做“四有”青年
云龙湖景区成功举办首届淮海经济区旅游推介会
市无线电管理处连续7年获市政府优秀调研成果奖
全市首例 黄山区30岁男青年身后遗体角膜一起捐
如皋市率先实现公路“三无”目标 航道通航保证率100%
转换思路 创新理念 发挥工业基础优势 激发国有企业活力
本报“约读书房”公益课走进二实小迎曦追霞班
全省秋粮收购电视电话工作会议宣布今年秋粮托市收购价
华安福田村积极探索村集体增收渠道
当涂县交运局党委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宣讲报告会
机关干部市民代表 参观智慧海口平台
市建委关于发布重污染天气蓝色(IV级)预警的通知
徐闻治理违规海砂联合执法
一家人琐事非要惊动110  注意: 谎报警情有代价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关于龙岗区长发路下穿平南铁路人行通道施工期间临时调整交通组织的通告
张宁调研旌德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省自然保护地大检查第六督查组对我市自然保护地大检查工作督查
【德惠市】市委理论中心组召开集体(扩大)学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