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团队等21个团队被授予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荣誉称号


30日下午,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科协、省科技厅在吉林电视台“吉林好人发布厅”隆重发布了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授予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团队等21个团队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荣誉称号。省委常委、省宣传部部长王晓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车秀兰,省政协副主席支建华出席活动并为获奖者颁奖。
此次发布活动,正逢两院院士大会召开,“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提出的殷切期望,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用实际行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向黄大年同志等科学家学习,勇攀科技高峰”……发布活动现场,获奖团队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表达着共同的心声。
14时许,吉林电视台1号演播厅内坐无虚席,发布活动中,授予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团队等21个团队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荣誉称号,并号召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弘扬黄大年精神,以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为榜样,牢固树立坚定信仰信念的崇高品格,积极塑造勇于改革创新的理念追求,因信仰而执着、因热爱而眷恋,扎根吉林,奉献吉林,在吉林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发光发热、贡献力量,为开创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不懈奋斗。
随后,大屏幕播放了第一支“黄大年式科研团队”——长春理工纳米操纵与制造团队。这个团队的带头人是一位有着与黄大年教授极为相似经历的科学家。
他叫王作斌,在英国工作生活了17年;在2009年,毅然放弃国外优渥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到了祖国,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带领团队潜心科研、攻坚克难,一路走来成绩斐然……
王作斌教授回国后便在长春理工大学创建了纳米测量与制造技术中心,将“诚信、责任、阳光、智慧”八个字确定为中心行为准则,将培养热爱祖国、讲诚信、负责任、阳光智慧的人才作为中心人才培养目标,并且将个人每年收入的二十余万元用于中心建设和资助学生,激励他们从事创新研究工作。
回国以来,他以实验室为家,夜以继日,勤奋钻研,团队成员总能收到他午夜发来的信息回复和工作建议。在他的影响和感染之下,夜晚的实验室里多了一些忙碌的青年教师、研究生的身影,也感动着学校的广大师生。
王作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会继续努力,一定为科技强国做出贡献,这是他们的奋斗目标。
记者了解到,近5年,他们团队被科技部批准为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111计划”引智基地,为纳米技术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也为开展国际合作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黄大年式科研团队”在吉林大地还有很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先进光学与结构材料研究团队,在碳化硅新一代光学材料领域进行长达十几年科研工作。2016年3月,他们研制出了世界最大口径的碳化硅反射镜坯,并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出非凡的中国高度,更填补了国际空白。使我国碳化硅光学材料研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打破了国外对中国反射镜材料的技术封锁,为我国在空间地基光学系统研制领域赶超国外先进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对我国国防建设和空间探测与开发事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那么,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团队呢?
记者了解到,早在20世纪90年代,团队创始人赵文兴研究员就意识到碳化硅陶瓷作为大口径反射镜材料的技术优势,便带领团队毅然决然的从熟悉的光学玻璃研究工作转行从事陶瓷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历经近20年的刻苦攻关,成功研制出世界最大口径的碳化硅反射镜。
赵文兴在光学材料研制领域默默耕耘数十载,始终坚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光学,而中国光学的发展离不开光学材料,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手的信念,始终牢记“我是王大珩的学生,不能丢了老师的名声这句话,带领团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长光科研工作者不忘初心、勇于创新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安、钻、迷”的科学精神。
团队加班是常事,甚至多次春节假期实验室都24小时灯火通明,团队人员与家人的团聚,往往只有午饭和晚饭的短暂时间。从研究到出成果,过程是漫长和枯燥的,研发初期,面临着人员短缺、经费不足的困难,团队中无人要求额外的报酬,也无人要求更多假期做为补偿,团队每个人,都将心血和精力倾注于工作中。
“实体技术”是将科学的“知识形态”转化为技术的“物质形态”,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当中去,从而改变和推动世界的发展。白城市燕麦科技创新研发团队就是这样一支农业的“实体技术”团队,团队以全国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为核心的白城市农科院燕麦科技创新队伍。近年来,该团队在任长忠研究员的带领下,自觉奉献、倾心本职、不畏艰辛,锐意进取,不断在工作上取得突破。为我国燕麦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成为我国的燕麦科研核心团队,也成为了我国优秀的科研标兵团队。
严铭铭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她说,“在今后的科研岗位上,一定会更加的尽职尽责。”张巍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一名基层科研人员,她说:“现在,国家和省里对科研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我们要向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学习,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以基础的实验作为应用的前导,将来争取让更多的科研工作投入到应用中来,为国家有更多的科研产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梦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更开启了科技人筑梦、追梦、圆梦的新时代,他们就是新时代的奋斗者。
据悉,本场发布活动将于6月2日晚22点时段在吉林卫视播出。东亚经贸新闻记者 赵宇
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名单(21个)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团队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先进光学与结构材料研究团队
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胰岛素系列产品科研团队
吉林化纤集团碳谷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化纤碳谷碳纤维技术研发创新团队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研团队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功能化界面设计及分析化学应用基础研究团队
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燕麦科技创新研发团队
长春金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新药物科研团队
吉林大学“计算物理方法与软件平台”科研团队
长春中医药大学人参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及大健康产业开发创新团队
东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节能技术”科研团队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盐渍土生态与改良学科研究团队
东北师范大学量子材料与物理科研团队
长春理工大学纳米操纵与制造团队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红旗”系列高级乘用车电子电气研发创新团队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团队
吉林大学物质制备科学创新研究团队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科研团队
长春理工大学空间光电技术团队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科研创新团队
东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联网安全分析与控制”科研团队

好消息!日照这些人的抚恤金和生活补助标准提高了!
市疾控中心发布六月健康预报 手足口病恙虫病进入高发季
台州重症患者迎惠民举措 28种特殊药品纳入大病保险
招商银行南京分行投资策略报告会:新年怎么红?
稀土高新区执法局“三步走”有效遏制违法建设行为
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团队等21个团队被授予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荣誉称号
工商分局赴峨眉山景区学习考察餐饮行业监管工作
曾都区财政局产业扶贫拔“穷根”
多彩郁金香绽放高原古城
深圳发布停车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2020年新增10万个泊位
湖北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三天两城迎自持租赁新规 防明租实售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诚聘高层次人才公告
李利红:残运会摘金夺银 奔富路独腿创业
仁寿县扶贫扶智扶志三步走从根源上解决贫困
三水区大学生暑期就业创业体验系列活动开始报名
宁强3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王建军下达开工令 张雁毅、王隆庆出席开工仪式
“金色丝路带 巾帼龙江行”活动走进同江
花溪区:宣传家庭教育条例关注未成年人成长
南昌县一季度专利申请量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