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全覆盖让2万群众稳脱贫

——魏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纪实
□本报通讯员 王德峰 郭海民
日前,从魏县扶贫开发办了解到,2017年以来,该县大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着力实现产业就业、政策保障、结对帮扶三个全覆盖,2万多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全县当年贫困人口退出7816户、25479人,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24户、523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6%。
“党的政策好,干部作风好。”贫困群众由衷地说。目前,三个全覆盖不仅让贫困户有了稳定的就业致富门路,也激发了全县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激情。
产业就业全覆盖,夯实群众增收基础
魏县坚持把产业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主攻方向,积极推进扶贫机制改革,立足县域实际,探索完善“3+x”长期稳定脱贫增收模式。“3”即劳务输出、股份合作、“扶贫微工厂”3项覆盖面比较广的产业扶贫机制,“x”即因村因户选择光伏、电商、旅游等扶贫模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通过发展“扶贫微工厂”、劳务扶贫等模式促进增收;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通过“量资入股”股份合作、光伏扶贫等模式实现分红收益,贫困村、贫困户实现产业就业全覆盖。
立足劳务输出大县,在外经济能人多、在家留守妇女等半劳力多的实际,该县大力推进“扶贫微工厂”建设,通过推行“大企业+微工厂+党支部+致富带头人+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让留守人员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探索出一条群众增收、村集体增益、企业增效、产业增强“一举四得”的产业化扶贫新路子。群众称赞说,工厂建在家门口,打工不再往外走;政府铺就脱贫路,生活富裕有奔头。目前,全县共发展“扶贫微工厂”252家,可带动贫困人口就业6000余人,实现增收亿元以上。
同时,该县创新发展理念,在“扶贫微工厂”融入党建、群团、文明创建等工作机制,提升贫困乡村发展内涵,改变了往日的穷样子。如今,婆媳不和、家庭闹矛盾的少了,上项目、学技术的多了,勤劳致富、积极上进的多了,产业就业全覆盖营造了和谐社会氛围,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空前高涨。
该县前大磨乡和顺会村新越涵养殖有限公司是2015年成立的一家股份制养牛公司。按照政策,经过村集体研究,将公司享受的县农牧局项目补贴资金100余万元,作为村集体入股资金,双方签订股份合作协议,确定分红比例和组织贫困群众到公司务工等责任和义务。公司成立以来,村集体年分红资金3万元,吸收80名贫困群众到公司务工,每人每月劳务收入2000元,实现村集体和贫困户双增收,成为当地产业扶贫典型。村支部书记马青说:“精准扶贫不能走形式,党员干部要创新思路,带领全村群众苦干实干拼命干,用劳动和智慧创造幸福生活。”
政策保障全覆盖,兜住贫困底线
针对贫困家庭大病、慢性病和就学、住房等突出问题,魏县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两不愁、三保障”长效机制。
健康扶贫方面,在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基础上,县财政另外拿出300万元,设立“政府健康扶贫救助基金”,建立医疗救助“四重保障”机制。全年对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医保个人缴费部分进行了资助,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供养对象按标准比例进行了资助,资助金额达1229余万元。
教育扶贫方面,在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中教育“三免一助”政策同时,县财政拿出200万元启动资金,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成立“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基金”,对贫困家庭考上大学的孩子给予5000元至10000元的资助,确保贫困孩子上得起学。
危房改造方面,该县在全县开展大走访、大筛查活动,对所有危房进行改造。2017年以来,县财政投入7500多万元,对1182户贫困户危房进行兜底改造,实现人人享有安全住房。82岁高龄的张二庄镇礼教村贫困老人王高臣过去住在两间破旧的瓦房里。去年,经过村两委申请和镇政府联系,县里帮他建了两间装配房,配置了基本生活用品。而今,老人生活安定幸福,身体也好了起来。
结对帮扶全覆盖,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为深化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建设,该县完善县乡村干部“一帮一”结对帮贫助困工作机制,1034名帮扶干部结对帮扶1034个重点贫困户,从产业、就业、资金、信息、技术、助医、助学等方面实施精准帮扶。去年以来,共为贫困群众提供帮扶资金、物资450多万元。
工作中,他们根据实际进一步扩大帮扶面,安排4458名市县干部参与帮扶,共有5446名干部与24270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实现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建立完善督导、考评工作机制,大力开展“三助三办”帮扶活动,全县累计帮扶贫困对象谋划扶贫产业项目2435个,帮助就业1512人,帮办各类民生实事52741件次。
该县安监局干部李明是驻沙口集乡漳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他在处理各项工作同时,帮扶村里5个贫困户。其中一个贫困户赵彦,靠1亩多地维持生计,住着破旧的危房。李明帮扶后,多次找他谈心,鼓励他到本村一家木材厂工作,每天工资50元。2017年,李明和村里又帮赵彦申请危房改造,36平方米的装配式住宅,不到两个月就建成了。看到赵彦搬进新房但睡的是一块门板时,李明又带他去了家具市场,资助2500元,购买双人床、衣柜、沙发、茶几、条桌等家具,让这个贫困户的家有了模样。其间,李明因为工作劳累,患上感冒,口干舌燥嗓子疼。赵彦得知情况后,外出采集蒲公英,晾干后送给李明喝。那一刻,李明感动得落了泪,更加坚定了干好扶贫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18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下月启幕
钦州千年古陶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大放异彩
温岭市首个整村改造的城中村60%新建住宅已结顶

大庆15名毕业生收到70余份世界名校offer(图)
三个全覆盖让2万群众稳脱贫
《南昌起义伟大开端》获评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全面禁渔护资源
龙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本周开工
2017年政法机关办的这些大事、大案让人"暖心"
丰润搭把手公益团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小溪镇三举措做好清明节森林防火工作
夏津:从河长制到“河共治”
唐河县龙潭镇李油坊小学举行国庆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传承悠久麓台文化 打造地方文化名片
蛟河市民主街启动“百日冬防”织密社会安全网
一周主副食品价格动态(7月23日-7月30日)
富锦市组织收看2018年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视频会议
辽宁日报报道:对景区乱收停车费进行专项整治
垦利区永安镇巾帼创业展传统工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