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眼科没器械 急诊医生巧用5倍镜取出"眼中钉"


下了几场大雪,炉霍县刚放晴不久。上午,县里的商业街还有些冷清,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跑进街边的钟表店,急匆匆地问:“能借一个放大镜吗?”店家有些诧异。
隔着几条街的县人民医院,病房里躺着位建筑工小伙,一根针尖大小的木刺正扎在小伙的眼角膜里。这让小伙眼泪直流,疼痛难忍。但县医院没有眼科医生、没有专门的眼科器械,外科、口腔科尝试均宣告失败后,为小伙解除痛苦的任务,落到了对口援助的成都急诊科医生李雷那里。
木屑扎进了角膜
县上却没有眼科
10月16日上午9点左右,在建筑工地锯木料时,一片木屑飞入小伙刘志(化名)的右眼里,他顿感眼睛疼痛难忍,伴有明显的异物感和烧灼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看到他时,他正捂着眼睛,眼泪直流。检查发现,有一根针尖大小的木刺,扎入并残留在了角膜内,角膜也有轻微破损。
县医院没有眼科医生,没有专门的眼科器械,最近的甘孜州人民医院眼科在四百公里之外,正常开车要5、6个小时,但由于天气和路况复杂,途中还需翻越折多山。如果时间耽搁久了,小伙子的角膜容易发生感染,“可能会影响视力,最坏是失明。”
在医生采用棉签擦拭、小镊子夹取等方法宣告失败后,上午10点半,任务落到了对口援助的成都急诊科医生李雷那里。“棉签擦拭很难,就像用修汽车的扳手去转手表的零件,没有眼科显微镜,小镊子夹取就像大海捞针。”
用钟表店5倍镜
成都急诊医生巧取“眼中钉”
李雷是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急诊外科医生,今年1月份来到炉霍县对口支援。他从事急诊外科二十年,有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也有在著名眼科专家门下学习的经历。“没有眼科显微镜,但我想了想办法,觉得至少还是有七、八成的把握。”
李雷有从成都带来的一套显微外科器械,余下的,是找一个高倍放大镜替代眼科显微镜。他心想,钟表匠的高倍放大镜,虽然相对“原始”,倍数可能赶不上高倍的眼科显微镜,但只要能帮助他看清刘志角膜上被刺入的创道,或许就能用镊子夹出。
县内一共有两个钟表店,其中一个在商业街,距离医院不到1公里。李雷急匆匆地赶了过去,店家有些诧异,得知是医生救人需要,又欣然借给了他。“是个5倍镜,比手术一般用的8倍镜小了些,但应该能看清楚。”
5倍镜下,李雷看到了刘志右眼珠上的创道,接下来考验的是手法。“虽然已经麻醉,但眼球还是会微微移动,手拿着镊子,也必须跟着眼球移动。”这个小手术大概花了5分钟时间,在放大了五倍的眼角膜上,镊子稳稳地夹住了木刺,并完整取出。成都商报记者 王拓
原标题:急诊医生巧用5倍镜 取出“眼中钉”

召开纠正“四风”暨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动员会
槐山深处的家访
暖心!铁警助走失老人回家
扎根湘西换来“保姆式”服务——济南与湘西协作扶贫背后的感人故事
把微信群建成党员学习园地
没眼科没器械 急诊医生巧用5倍镜取出"眼中钉"
给力!共青城率先实现快递100%进村入户,成为全省唯一无盲区派送区域
武陵源微马队组织景区徒步联谊活动
合川区大石街道:“约会春姑娘” 争创乡村旅游开门红
【文化聊城】小名头大方家
潼关县积极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
日俄领土争议的出口?原岛民再赴争议岛屿扫墓
吴江区政府华为亨通建联合创新中心
战高温 斗酷暑 宜宾消防高温下的坚守
诸暨这个村拿出140余万补贴助家庭困难危房户圆了安居梦
吉林市外贸进出口实现首月“开门红”
徐闻菠萝文化旅游节周六启幕 海口多部门参与举办
假期前五天安徽接待游客2591.82万人次 游客排队进黄山
13年前顺产儿感恩看望省妇幼助产士 承诺以后每年看望一次
进城落户农民纳入住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