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梦雨 记者 陈霞 报道组 吴莉莉
2013年夏天,村民汪传亮在犀牛洞乘凉时发现周边有些与众不同的石头,观其外观像犀牛角,拿到村里,大家也普遍认为这是犀牛角。直到最近,邀请了省里的相关专家来对这些化石做鉴定。经现场勘查和文物标本比对,这次在洪村鉴定的一些动物骨头,有一种是剑齿象的牙齿,还有一种是中国犀的牙齿。
剑齿象化石
“在浙江,剑齿象和犀牛牙齿的发现比较常见,但像这样较为完整的剑齿象牙齿算是难得的。”金幸生说,“这个发现,证明当时在这一带有很多剑齿象、犀牛生活。”他推断,这个洞里还会发现如大熊猫、牛、野猪等其他动物的化石,“因为在浙江的其它溶洞,在发现剑齿象和犀牛的化石时,都会伴有这些动物的化石。”
犀牛洞为开化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次的发现是对洪村犀牛洞的新突破和新认识,对今后研究新的化石洞具有促进作用。”陆苏军介绍,今后,洪村文化礼堂将打造化石陈列馆,通过馆里的展品、展板,使人们更深切地了解洪村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不是犀牛角,而是剑齿象和犀牛的牙齿。”3月15日,在开化县马金镇洪村文化礼堂内,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副馆长、著名古生物化石专家金幸生博士、省自然博物馆安全保障部主任张江龙和县文物所所长陆苏军等专家正围坐在一起讨论。
时间退回到1979年,村民在洪村“石弯洞”附近劳作时发现化石。1982年,在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中该化石被验证为犀牛化石,且至今有100万年以上。这也是开化县发现的第一处完整的古化石遗址,为研究县史提供了很好的史料。1983年,“石弯洞”更名为“犀牛洞”,随之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链接
剑齿象是哺乳纲、真兽亚纲、长鼻目、真象科、剑齿象亚科的一属,已经灭绝,在1200万—100万年前生活于亚洲和非洲,由它产生了现已灭绝的猛犸象。
这一类象的头骨比真象略长,腿也长,上颌的象牙既长且大,向上弯曲;下颌短,没有象牙;颊齿齿冠较低,断面呈屋脊形的齿脊数目逐渐增加;晚期进步的剑齿象,第三臼齿齿脊数多达10条以上。
1973年11月,在甘肃省合水县板桥公社境内的马莲河畔,发掘出一具剑齿象化石,高4米,长8米,门齿长3.03米,是世界上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命名为黄河剑齿象(stegodon huanghoensis),简称“黄河象”。
让绿色成为发展“最美底色”
8月31日前天津推广乙醇汽油 9月30日封闭运行
大南山进入全面封山防火关键期
我区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推行“不见面认证”
防灾减灾 你我同行
开化神秘洞穴发现剑齿象化石
(洪梅)洪梅分局赴云南巧家县开展劳务对接洽谈活动
开封菊园酒店迎来二十年庆典
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四次会议
市领导调研开封征兵体检工作保质保量圆满完成今年征兵工作任务
花山区教育局基建办负责同志到师苑小学督查暑期工程建设
洛阳伊滨区整体发展有了明确方向,来看一系列规划!
中山市2018年绿化工作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推进会召开
漳州市督查组到云霄县督查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
邹联局长率队到韶关开展扶贫考察慰问
为“鞍山制造”找市场 鞍山企业中东欧找商机
湖北省首个防震减灾智能社区落户武汉临空港经开区
2018“北京跑”4月15日开赛 两万名跑者参加
全市寄递企业集中销毁满保存期面单
奋战在城市地下的“夜行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