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聚焦脱贫攻坚战 发起总攻夺取全胜


  俯瞰双流镇三合村。
顶方村水果种植基地。
双流镇刘育村标准化马铃薯生产基地核心区实现全程机械化。
南龙乡农村“组组通”公路项目建设现场。
龙岗镇茶园基地。
    七月流火,夏日炎炎。在开州大地上,有更热的脱贫攻坚攻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当成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到了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打响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
    今年6月底,中共贵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召开,号召全省上下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夺取全胜,让党中央放心,让贵州人民满意。
    7月初,中共贵阳市委十届四次全会随即召开,提出贵阳市将强化省会担当,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胜作表率、走前列、做贡献。
    开阳县作为省会城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承担着沉重的脱贫重担——在面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市五分之一的压力下,开阳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在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战役中连战连捷、战果累累,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3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34%,4个贫困乡成功“摘帽”,14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如今,脱贫攻坚进入了发起总攻、最后冲刺、夺取全胜的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这是开阳县必须扛起的政治担当。作为这场艰苦而伟大战役的见证者、奋战者和贡献者,四十多万开阳儿女将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义无反顾地投身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迎接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
    1、用好指挥棒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讲的是指挥的重要性。要想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好的指挥和谋划必不可少。
    今年年初,开阳县启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这既是对去年“春季攻势”“夏季大比武”和“秋季攻势”三大战役的持续深化,更是全面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
    在这场如及时雨般的春风行动中,开阳县继续以“四四五三三”机制为统揽,在脱贫攻坚方面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四四五三三”机制即加强组织、规划、资金和项目“四个统筹”,打好产业扶贫、“组组通”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建好脱贫攻坚常态化、信息采编报送、产业精准引导、真蹲实驻实干和暗访督查督促“五个机制”,打造干部、致富、帮扶“三支队伍”,强化主体责任督促落实,强化部门扶贫责任督促落实,强化扶贫资金督促落实“三个督促”。
    同时,开阳县还研究出台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建工作指导意见,全县111个行政村全部组建了“村社合一”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深入推进全县“三变”改革工作,积极推广“塘约模式”,采取“三变扶贫”模式,创新探索了“优质企业让股、扶贫资金买股、村集体经济占股、扶贫对象持股”的“四股聚力”模式,带动了农村低收入群体实现增收。
    截至目前,全县参与农村“三变”改革经营主体61个,实施项目87个,资源折价入股1.17亿元,各级财政资金量化入股6270万元,农民变股东共44948人,其中贫困人口6035人。
    随着脱贫攻坚的持续深入,开阳县发展目光日益长远,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起来,让二者互促共进、长效发展,通过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让农村有“看头”、农业有“奔头”、群众有“盼头”。
    特别是围绕“八要素”施工图、“五步工作法”方法论,开阳县正准备大刀阔斧地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确保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2、细化作战图
    唐代诗人杜甫曾作诗,“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连民间也有“打蛇要打七寸”的说法,这强调的是解决问题要抓住要害。
    那么,在眼下的脱贫攻坚战中,要解决的“要害”又是什么?
    “四场硬仗”首当其冲,是战事必夺之“高地”。只有集中优势兵力和全部精力,拿下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制高点”,才能真正为发起总攻、决战决胜打下坚实基础。
    “要想富先修路”,这已经成为发展共识。今年,开阳县“组组通”目标任务1869.84公里。按照“四好农村路”标准,开阳县不断强化资金保障,抢抓项目进度,严格工程质量,提高养护和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完成图纸设计1200公里,批复1080公里,完成路基开挖998公里、路面浇筑237公里;
    既然“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自然成了最好的选择。今年,开阳县886户3722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在同步推进,重点围绕就业技能、就业岗位开发等方面抓好就业服务,确保搬迁户“搬得出、快融入、稳得住、能致富”,实现“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离开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只能是无源之水。为了使群众增收源头活水不断,开阳县抢抓产业结构调整契机,围绕产业“八要素”,优化提升“一环一线三走廊四板块”产业布局,精准聚焦高效农业,因地制宜发展优质茶叶、精品水果、蔬菜、食用菌、木本药材等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加快发展农业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养生养老、森林康养、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等产业,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兜底责任”是民生服务的根底。为此,开阳县围绕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不断筑牢政策网底,努力保障贫困学生上得起学、贫困病患看得起病、贫困家庭改得了房。同时结合开展“民生百事”活动,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效助力脱贫攻坚。今年拟定“民生百事”129件,目前总体进度已过半。
    3、吹响冲锋号
    冲锋号响,党员干部冲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在这里,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不破贫困誓不回”的庄严承诺。
    7月2日,在开阳县脱贫攻坚“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先进党员和党组织获表彰,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是每个人应该学习的榜样和标杆——
    他们中,有陈海兵“田坎村群众脱贫致富一个都不能少,若有闪失,唯我是问”的政治宣言;有严文富用20年的不懈奋斗换来三合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石林“大鸭是我家,我为村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建设我的家!”的责任担当……正是有他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才有各个乡镇村寨的后发赶超与华丽蝶变。
    如果说党员是脱贫攻坚中的先进模范,那么党组织就是坚固的战斗堡垒。
    龙水乡是开阳县偏远的传统农业小乡,乡域内山高坡陡、海拔落差大,成片耕地少,农业生产方式粗放,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特别是乌江构皮滩水库移民搬迁后,移民后续矛盾较为突出,广大群众发展信心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脱贫攻坚的步伐。
    面对发展困境,龙水乡党委以绝对忠诚的作风向基层组织、以破釜沉舟的气魄向基础设施、以背水一战的气势向产业调整、以不差毫厘的精准向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不断发起总攻,切实做好“山”“水”两篇文章,全力攻坚“四大硬仗”,积极推行农村“三变”改革。
    脱贫效果显而易见。经过多年努力,龙水乡实现全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增收3000元以上,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88户290人退减至2018年的17户54人,贫困发生率由2.23%下降至0.41%。同时,贵阳市低收入困难人口从2016年的579户1612人退减至2018年的487户1285人,低收入困难人口发生率由12.33%下降至9.83%。龙水乡党委因此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开阳县还将继续探索推进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并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与群众同学习、同劳动、同奋进、助小康“三同一助”活动、脱贫攻坚志智双扶“双十”专项行动为突破口,激发贫困群众参与发展内生动力,确保脱贫攻坚战打出气势、战出成效,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脱贫攻坚是一场只能进、不能退,只能胜、不能败的战役。为了能在2020年夺取脱贫攻坚总攻的全面胜利,开阳县尽锐出战、奋力攻坚,全力以赴、全面冲刺,正挥毫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群众的“开阳答卷”!
    李必兴 记者 李春明
    编辑:朱永娣
统筹:彭钥嘉
编审:刘文强

无现金支付,你能坚持几天?
濉溪县南坪镇召开冬春消防工作推进会
顺德国资系统举行“七一”主题文艺汇演
买好鲜花水果,备好房产证……杭城小学新生摸底家访开始,爸妈焦虑了
榆次区首创省内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社区矫正管理模式
开阳县:聚焦脱贫攻坚战 发起总攻夺取全胜
西安市周至县环境保护局关于2018年7月19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天津网评:树立担当作为鲜明导向
榕湖南路明起改造工期约10天,路过车辆需这样绕行
高邮警方速破一起故意杀人案 嫌疑人行凶出逃中撞人
湘乡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入围“全国百佳”推荐名单
菏泽牡丹文旅小镇方案汇报会召开
[外事侨务办]2018“一带一路”走进尼泊尔摄影大赛在蓉启动
市人医到况场街道开展白内障筛查义诊活动
山东省“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督查组来日照督查
卫计局举办公益家庭教育讲座
黄山市收紧医保“紧箍咒”守好百姓“救命钱”
防“炒房”须深化改革
台资企业落户 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理念激荡高质量发展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