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发令誓脱贫,住建攻坚进龙河。
党组书记负总责,选配强将调精兵。
精准识别不漏户,局长带头结穷亲。
建起不断铁索桥,持续发力斩穷根。
驻点三年携手干,共与贫困作斗争。
水电路讯强基础,人居环境先提升。
盯住产业助发展,引来外因促内因。
扶智扶志双管下,各项政策全兑现。
摘帽龙河变先进,群众声声颂党恩。
不忘初心跟党走,脱贫攻坚尽赤诚。
5月30日,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毛先贵率领导班子成员再赴沐川龙河村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小编有幸随行,亲历活动全程,倾听群众心语,虽然此行细雨蒙蒙,坡陡路滑,小编连摔两跤,手裤摔破,但依然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动和信心。
建好脚下的道路
清晨,进入沐川境内时,如丝的细雨飘然而下,汽车顺着蜿蜒的山路轻快地行驶,风沿着陡峭的山坡一路爬行,在与青翠的树木一一击掌后,调皮地贴在一幢一幢白色墙壁上绽露出幸福的笑脸,然后又顺崎岖的山路飞窜,很快就将飘落的细雨吹散。待到第一个调研点——村道新建项目选址点后,雨便不知道了去向,一条小路隐约在草丛中,向山林深处延伸。这是最近村委会向住建局党组汇报,并希望打通的一条村道,此村道从龙河村至犍为双溪,全长2.5公里,若道路建成,龙河村到乐山可节约30分钟车程,不再绕行卡防坡。住建局领导班子一行,站在山坡前,认真听取了乡党委书记介绍后,就地进行了可性行分析。毛先贵在详细询问道路修建的难点重点问题后,深情地说,“道路是通向致富的保证,建好脚下的道路就是打通了群众致富的通道,道路的勘察设计专家我们有,可以无偿提供服务,道路的资金问题,我们会积极与市级有关部门的协调,希望你们积极争取县政府支持,尽早立项、早尽开工建设,住建局党组会全力支持并积极配合。”
这样的道路建设,对住建局党组来说已考察过多次,但这次与以往一样,他们采取了以贯的策略,办公地点设一线,领导班子齐上阵,集体研究定决策。以前村里上坡下坎,没有一条顺畅的道,大多数道路摩托车通过还可以,汽车通行却异常困难。住建局党组就是用这样的工作模式攻克了一个个难题,如今一条条平坦的水泥道路早已投入使用。仅2017年,在住建局、县政府和乡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就先后筹资700余万元,完成了新建道路15.8公里,并将通组路硬化率提升至了100%。
这一条条道路不仅构架起了龙河与外界联系的桥梁,也将村民的眼界拓得更宽阔了。在与外界的频繁对话中,他们的思想更敞亮了,致富的目标更加清晰了。而此次考察的这条村道,正是他们希望快速发展最急切的表达,也是住建人与龙河牵手后最初的心声。
抓在手上的产业
话产业、论增收是住建局党组来龙河绕不开的一个课题。在乡党委书记的带领下,住建领导班子一行来到了一片平坦的田地里,这是新开辟的花椒、中药材种植基地,总共230亩地,项目年初已经确定,投入资金、生产方式和销路问题是这个基地建设的难点,此行他们考察的目的就是一一化解这些问题。
于是,大讨论在田间地头开启。“发展产业是件好事,但分给农户自己种植,最大的缺限在于缺乏技术支撑”“种值规模太大,需要的人力多,农户种植的可能行不太”“如果种植成功,产量过大,如果销售不出去对农户来说就是一种负担”村干部在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乡党委书记说“其实大家考虑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我们有过成功的经验,合作社、入股经营、土地流转都是很好的方式……”在听完大家的发言后,毛先贵代表局党组说道,“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科学解决好种植风险、市场风险和生态风险三大难题,引进实力强劲的公司到村合作,由公司提供树种、肥料、技术,村里只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实行代种模式,药材和花椒全部由公司以保护价回收,这既能充分规避种植风险和市场风险,也能很好地解决资金问题,这样大规模的种植、养殖我们都可以采用这种模式,现在要做的是一定选好合作公司,规避经营风险。”“不过,在引进的养殖户建设中,必须严格建设和运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无害处理、粪便还田的环保设施,有效防止生态风险。”毛先贵接着说道。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但爽朗笑语却一直在田间回响……
把产业抓在手上。市住建局党组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6年以来,他们以“种养结合、长短结合”为思路,帮助村里依托7000亩林竹,发展生态鸡、羊的林下养殖,种植小米椒43亩、春芽450亩、茶叶233亩,发放青脚麻4135只,商品羊347只,截止2017年底,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左右。如今的龙河村,已成立水果合作社1个,并引入沐川县生态源农业有限公司,以入股集体经济的方式,投入周转金15万,实行年利率6%的分红,2017年净收入达1.8万元。
扛在肩上的党建
2016年,市住建局党组经过驻村走访调研后,明确了目标导向,坚持把“建泶河村党加强村两委建设,强化党建引领”作为推进龙河村脱贫的首要任务,在全村吹响了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集结号”,指派了“第一书记”专门驻村帮扶,组织全村党员学习党的政策、脱贫攻坚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结对帮扶、一对一结亲联姻”“培育先进、树标杆、学典型”,开展“党员精准示范工程”,培育“种、养殖专业户”等系列党建活动,建立起了党务公开专栏、脱贫攻坚专栏、退出贫困作战图、政策学习专栏等宣传阵地,使贫困村民们逐步树立起“以贫困为耻,以致富为荣”的思想观念,克服了脱贫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撸起袖子加油干”成为龙河村脱贫攻坚的主旋律。
走进龙河村村委会,办公楼外墙上“党建引领、脱贫绣花,建设幸福美丽田园新村”“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党建专栏上“一名党员一个标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等一行行大字十分醒目,时刻提醒来到这里的人们坚定政治定向,增强脱贫奔康信心,聚起脱贫攻坚力量。
在这里,村委会举办了一个简短的捐赠仪式,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将筹集的106348元交接到龙河村村委会主任的手上,虽然这些资金不足以修一条路,但代表着市住建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对龙河人的深情厚意。这个捐赠仪式也是村委会要执意举办的,他们仅想表达龙河村村民对市住建系统干部职工的敬重和深深谢意。因此,这个仪式虽然简短,但掌声雷鸣、温情四溢。
面对村民代表浓烈的掌场,毛先贵动情地说,“三年的帮扶工作让我们对龙河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与龙河的父老乡亲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对于我们来说,来龙河就是走亲戚,并且这个亲戚还要经常走,一直走,市住建局将会一如既往的支持龙河村的发展,关心龙河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
面对当前的形势,毛先贵讲道,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开展“大学习、大论讨、大调研”活动,龙河村也要以此为契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深入在村民中开展好三大活动,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同时也要围绕市委彭琳书记提出的“乐山八问”,坚定政治信念,端正村民思想认识,深刻查找在村各项建设中的短板和不足,制定好改进措施,认真履行帮扶职责,用好扶贫资金,广泛发动村民参与,集中连片发展产业,落实资金、土地、技术、管理、销售五大要素保障,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找准产业发展模式,扎实推动实现龙河村父老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毛先贵的话,引起了参会干部的强烈共鸣,瞬间会议室演变成了一次深刻的学习交流活动。
架起斩不断的铁索桥
对于龙河村产业发展的未来,毛先贵说,“今年龙河村将全面脱贫,龙河脱贫但住建不会脱手,我们还要与龙河建立起一座斩不断的铁索桥,未来龙河村还可以建立养殖合作社,利用丰富的畜禽粪便资源,发展生物有机肥生产,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发展绿色蔬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盘活龙河千亩土地资源,形成养种循环的良性发展道路,彻底破解偏远落后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的难题,形成全村长效增收的主导产业,创造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走出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毛局长给我们说的要建立起斩不断的铁索桥,我们从内心由衷的感谢,衷心的敬佩。从2016年开始,从路、水、电、房、通讯等基础保障设施的完善,到群众思想的转变、干群关系的融洽,龙河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后,我们一定会以人民为中心,以贫困群众为中心,与大家共同奋进,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使用好每一分资金,通过公司加农户和土地流转,公司带动农户发展的形式,把产业抓得更好。同时开展好精神扶贫,通过开展五星家庭评选、举办农民春晚等活动,进一步拓宽农村党建模式,把龙河村打造成我们高笋乡第一个亮点和试点乡村,在全乡观摩推广。”高笋乡党委书记曹礼坚定地说道。
谈及龙河村的变化和未来,沐川县副县长刘禄惠深情地说,“我们龙河村距沐川县城40余公里,过去因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也没什么产业,致使贫困人口较多,全村201户、630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多达37户、贫困人口132人,被定为省级贫困村,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多为老人和儿童,土地闲置,生产发展和致富增收相当困难。自2016年以来,市住建局党组走村入户访谈,因地制宜制定精准帮扶方案,侧重“造血”帮扶,先后投入60余万元资金积极帮助发展产业,为脱贫致富出主意、想办法,用真情和实干帮助我们摘掉了贫穷的帽子,现在龙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思想的变化到我们看得见的变化,变化特别大,我们县委书记都说,这儿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景点,民风很好,老百姓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养成了好风气、形成了好习惯,接下来我们一定把脱贫攻坚战役打得更好。”
龙河村党支部书记任勇信心满满地表示“过去两年,在市住建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落实贫困户易地搬迁、住房改建、新建住房、破旧房改造112户,让全村老百姓住上了好房子;投资30万元,实施安全饮水和电网改造工程,新建12个蓄水池及配套设施,实现水、电、网户户通,让村民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全面落实了“雨露计划”和义务教育“三免一补助”政策,使全村现有的69名适龄儿童无一辍学;现在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都有了医疗保险,可以申请大病救助和医疗基金等。今天毛局长又提出要与我们建起斩不断的铁索桥,这让我们心里热乎乎地,使我们对龙河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今年是产业发展年,我们会对7个生产队制定不同的产业发展规划,在1、2组发展花椒产业,3组发展李子产业,4组在发展樱桃产业,5组现有的就是茶叶产业,6组种植中药材,7组发展青花椒产业,有党的好政策,有县、乡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市住建党组的倾情投入,龙河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如今的龙河,业兴、家富、人和、村美,老百姓正信心百倍地迈步在全面奔康的大道上。
而龙河过去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
离城不到四十里,山高坡陡路难行。
泥壁房屋四面漏,土地贫瘠少收成。
姑娘都往村外嫁,男子半数打单身。
翠竹低首亦含泪,老天几时睁眼睛。
听到这样的歌谣,很难让人与现在的龙河联在一起。龙河的变化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人喜上眉梢,虽然他们明白这是一个永远没有回报的付出,但他们依然乐意全情投入,只因为这样的付出惠及了百姓、温暖了民心、迎合了初心。
我们坚信,住建与民众间架起的这座斩不断的铁索桥,将会一头挂起责任担当,一头情系百姓情怀,在龙河村全面奔康的大道上、在乐山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在通往大美乐山的征途上熠熠生辉!
全省首家独角兽企业杰华生物“花落”崂山
又一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世
雨山区委书记徐泽能专题调研全区基层党建工作和书记项目推进情况
2018朔州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在怀仁举行
用工荒不用慌!今天起,58场招聘会等你来参加
特别报道丨建起一座斩不断的“铁索桥”——记市住建局党组“大学习、大论讨、大调研”走进定点帮扶龙河村
楼院环境美了 居民心里亮了 邻里关系好了
海口:云龙有奇景 曲溪美如画
“春天”来了
禁毒征文比赛优秀奖:我,是一个吸毒仔,曾经是……(刘琰)
我省首次承办全国社科农经协作网络大会
市质监局开展重点场所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共享成果
颍泉区召开省脱贫攻坚工作大排查专项督查动员暨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区摘帽”工作专班第五次周调度会
2018年8月4日TVOC浓度排名
首届全国地球科学竞赛落幕荆州中学学子获铜牌
市民出行又多了一种选择 巴士管家在苏州成为合法网约车平台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水上管理处开展辖区内运输船舶专项检查
红旗区:小店镇加强干部思想作风教育
咸阳宝鸡两地诗人作家一起采风创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