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稳中向好 调结构带来新效益


一季度,全市农林渔牧业实现增加值51.5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3.6%,增幅高于上年同期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2元,同比增长8.6%。全市农业生产呈稳中向好趋势,畜禽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在万物复苏的春季,襄阳农业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种植业保增长调结构
4月26日,记者在襄城区义鼎合种植专业合作社看到,该基地采用“虾稻共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基地负责人殷天军告诉记者:“去年有100多亩地采取了‘虾稻共作’模式,亩产小龙虾75公斤,产值在2250元左右;亩产水稻400至450公斤,产值在3000元左右,一亩田总收入在6000元左右,和以往单一种植水稻相比,每亩地年可增收1000元左右。”
今年以来,全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根据资源禀赋、市场前景等,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确保农民增收。
在稳定夏粮增收的同时,全市积极推广“虾稻共作”模式。夏收粮食面积584.02万亩,同比增加3.23万亩;其中小麦544.93万亩,同比增加2.05万亩。今年计划新建“虾稻共作”基地10万亩,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小龙虾产业的实施意见》,目前全市建成和在建“虾稻共作”基地面积达7.4万亩,占建设任务的74%。
特色农业打品牌促流通
襄阳牛肉面产业协会副会长夏朝阳创立的“朗舍牛肉面”在两年的时间里,已先后在襄阳、广州、沈阳、十堰等地开了5家品牌店。
我市的“襄故里”牛肉面、豆腐面等真空包装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了国门,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90多万元。
突出特色、培植品牌是我市推进特色农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农业品牌的目标。
据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襄阳牛肉面地理标志商标已经通过国家工商总局的审核,logo也获准使用;全市有240多名学员成功“走出去”开店,5家襄阳牛肉面示范面馆建成运营;襄阳牛肉面餐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正在研制开发牛肉面“走出去”信息服务系统,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今年市农业部门起草了《加快推进襄阳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用3年时间新建茶园15万亩、改造茶园20万亩,茶园总面积达到50万亩,茶业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
中国有机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生态建设、产业建设、有机标准建设、三产融合观光、有机谷+互联网等五大工程进展加快、成效明显、活力迸发。目前,全市“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总数达到502个,其中有机农产品12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1个;地理标志商标43件,全省第一、全国第八。
畜牧业重减排增效益
4月28日,记者在市畜牧兽医局了解到,一季度全市生猪出栏152.5万头,同比增长3.6%;牛出栏15.0万头,同比下降1.1%;羊出栏42.6万只,同比增长0.1%;家禽出笼2365.5万只,同比增长9.7%;禽蛋产量6.6万吨,同比增长2.2%。畜禽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据介绍,我市是全省畜牧大市,出栏一头生猪,产生近一吨粪污。今年以来,我市以推广先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推动畜牧业减量化增长,力争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69%,减少畜禽粪污排放约40万吨。
3月上旬,市畜牧兽医局对全市所有畜禽养殖禁养区的关停、搬迁养殖场进行了复查,未发现死灰复燃现象。
在正大集团,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投资3000万元在其自有猪场和代养场建设异位发酵床100多个,利用这种新型生态环保型养殖模式可将30余万头生猪产生的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粪污“零排放”。

用爱和责任守护平凡的幸福 ——记我市最美家庭钟妮家庭
今天的奉献,只为清水塘更美好的明天
南口镇卫生院组织医护人员到瑶美村开展送医送药活动
市政府党组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及省委、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
常德市一中特级教师杨智慧用27万字解读10位民国大师
农业生产稳中向好 调结构带来新效益
西安市招聘2256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江永启动“红盾护农”行动全面服务三农
女子夜里耳朵疼 里面钻进一只活小强
郑栅洁会见敏实集团董事长秦荣华 见证8个项目签约
市农机部门多管齐下保农机生产安全
绍兴市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园改造项目招标公告
加强业务指导 强化责任落实 我市全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做强扶贫产业助贫困户稳定增收
6岁男童爬进七楼防护栏 民警40分钟成功救出
给钱就能名次靠前?不可靠!也不可信!那是刷票公司行为!
我市召开“八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暨“八一”军政座谈会 惠建林张叶飞出席
沁水县龙港镇常柏村成立达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促农增收
早出晚归 遏制乱象反弹
海口积极推动湿地保护 打造“湿地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