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三驱镇天成竹制品专业合作社内,合作社带头人冉均见展示三驱竹制品在电商销售平台上热销的网页。
村民在家里撕竹篾条为编竹席做准备。
村民将编好的竹制品放在楼顶晾晒。
村民因常年编制竹席等竹制品,双手布满了老茧。
村民在自家院坝里编竹席。
大足区三驱镇的竹编产品在当地颇有名气。仅以竹席为例,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打竹席”,以贩销竹席为业者就有上千人,年销售量曾达259万余张。
随着时代变迁,机械化生产的藤席、竹丝席等产品带来的市场冲击,让从事竹编生产的从业者越来越少,就连曾经商贩云集的竹席市场也逐渐消失。当地老一辈竹编艺人介绍:“竹编是技术活儿,要耐得住性子,同时,没有了专业市场,产品不好卖收入也少了。”
因为销售难,从前人们在茶余饭后,席地而坐、三三两两“竹编忙”的情形已不复存在,传统的手工技艺也正在没落。
转变从去年10月开始。三驱镇政府借助“互联网 ”的方式,利用电商平台,为“土里土气”的竹编产品找到了新的出路。该镇组织5名懂技术的村民成立了“天成竹制品专业合作社”,一边通过合作社重新调动村民的编制热情,一边将其产品统一进行网络销售,让传统的手工制品搭乘“电商快车”走向全国各地。
以竹席为例,当地常见的材料有慈竹、水竹、观音竹等,做工细腻、规格齐全、品种繁多。一床1.8米的水竹席,在网上的销售价格超过1000元,因其凉爽舒适、止汗解暑的特点,广受欢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当地已有60余户村民主动加入合作社,重新钻研起竹编技艺来。电销的竹编产品也从单一的竹席向竹篓、竹筐等产品延伸,产品种类达到了70余种,月销500余单,销售额达8万元左右。
“土货”搭电商成为“网红”,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体现,不仅让村民足不出户每月就增收上千元,更让传统的手工技艺重新焕发了生机。
达茂旗77个法官工作站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
威海市听力残疾人康复政策覆盖面扩大康复训练补助年龄由15周岁提至17周岁
清明踏青小心TA !遇上咋办?专家教你这样应对!
邢台部分县市农村产权交易取得显著实效
我市14项省重大项目投资完成超序时进度
竹编搭电商 “土货”变“网红”
在匈玉环博士创办全球首个海外“丝路国学堂”
2018戏曲文化进校园启动
昌黎县大滩完全小学开展清明节假期防火及安全教育活动
收玉米喽
我市召开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委员提案交办会议
今年贵州省电煤供应量确保达到7000万吨
沈阳首个小额案件巡回审判点沈北揭牌
保利八里翡翠梦幻灯光音乐节全城开放!
95后男孩创作歌曲《惠民路东》 网易云上线 引发集体“忆青春”
乐亭县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市公安局召开迎接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检查动员部署会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市动监所组织开展端午节前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市民政局:把学习成效体现在民生服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