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文化味”越来越浓

  全市134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全年送戏下乡800场,放映公益电影9.8万场4.5万人次享受文化消费优惠……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硕 通讯员 王金鑫
2017年,全市134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689个,全年送戏下乡800场,放映公益电影9.8万场,4.5万人次享受文化消费优惠……德州的“文化味”越来越浓。
去年,市文广新局以满意率第一的成绩,被确定为市政协委员民主评议部门工作满意单位,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全市134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
2017年,德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苏禄文化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五馆一院”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并在市民中心项目中,推动建设市图书馆新馆、美术馆和文化馆。目前,已组成市民中心建设工作小组,公示完成项目建设用地规划,拟采用ppp建设模式,加快推进三馆建设。
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面,2017年,我市的任务目标是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80%以上。目前,全市134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并达到国家三级站以上标准;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689个、达标率90.33%,超额完成省、市年度建设任务。在省文化厅委托第三方的抽样考核中,德州抽样考核达标率100%。
全年送戏下乡800场放映公益电影9.8万场
去年,我市深入开展送演出下基层活动。投入450万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送戏下乡,市文广新局积极统筹京剧、杂技、歌舞、曲艺等演出资源,不断提升演出质量,市级全年完成800场演出任务,进一步扩大了送演出下基层的覆盖面;采取“培训+活动+比赛”的模式,全市开展广场舞调演、元宵节民间文艺展演等文化活动1000余场,放映公益电影9.8万场;德州大剧院上演国际国内高水平演出57场、公益演出36场,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满意度。
5万余人次学生参与“非遗”传承
去年,我市全力打造具有德州特色的大运河文化带,积极推动“一线三段”德州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建设,完成四女寺枢纽水利科技展馆建设项目及四女寺船闸保护展示工程。全面加强苏禄王墓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提升内部展陈环境,建成无障碍参观通道,完成绿化提升工程,重新设计调整了展厅中英文对照展陈图文;成功开展了苏禄王访华6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中菲文化交流。
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市文广新局采取展览与展演的方式,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50余场,参与学生5万余人次,是近年开展场次最多、参与学生最多、社会效果最好的一年。同时在建立多个非遗教育传承基地,实现工作新突破。
4.5万人次享受文化消费优惠
首届德州文化惠民消费季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以“文惠德州”为主题,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消费活动60项,特约文化企业及商户100多家,成为全省第一个集中签约市,德州文化惠民消费季工作做法在全省推广。全市文化惠民消费券使用4.5万人次,消费券使用量占全省六分之一。市文广新局被授予首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优秀组织奖,两人荣获先进个人称号,12家单位、15位个人入选首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品牌榜。
在文化产业载体建设方面,2017年,鬲津文化名人园入选“第五批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我市评选公布第二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5家。
去年,德州开展全民阅读活动1000余场,表彰市级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和个人50个。德州电影产业实现历史性突破,德州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出品的电影《曲点鸳鸯谱》在全国115家院线公映,成为德州本土创作并在城市主流院线放映的首部电影,具有里程碑意义。

市住房公积金管委会举行2018年第一次全体会议
自然资源部通报14起“大棚房”违法占地案件
二手房所有的税由谁承担
关于商品住房配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评估的招标公告(二次)
“洋”学生爱唱评剧(图)
德州“文化味”越来越浓
我县举行中小学食药安全手抄报大赛颁奖典礼
【民生】新版公积金系统8月1日正式上线 市民可签办“自动逐月冲还贷”业务
禁渔期将“满月”海鲜价格平稳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第31
以体育活力激发城市创新
吴铺镇卫生院为福利院老人送温暖
2018年度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拟扶持项目公示
[成华区]成华区即将启动三条河道改造
岚山区专项整治在行动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五次主任会议
白荡海社区:人人动手 清洁家园
偃师市产业集聚区摘得省级“金星奖”
宜昌市中医医院 三伏贴本周六开贴
市发展研究中心多措并举确保查摆问题不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