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耸的喜马拉雅山下,湍急的雅鲁藏布江边,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一对来自万里之外惠州的援藏夫妻,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故事。
“谈不上西藏情结,只想用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在这圣洁而艰苦的高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约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一年半的援藏工作,46岁的观晓辉深有感触。观晓辉是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这是他第二次以援藏干部的身份来到青藏高原。这一次,43岁的妻子、富民小学教师缪玉维也在他感召和带动下,来到当地支教。从南海之滨到雪域高原,这对援藏伉俪用汗水和热血,浇灌着盛开的高原之花。
观晓辉、缪玉维夫妻俩到帮扶对象格桑卓玛家走访慰问。(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观晓辉
时隔12年再赴青藏高原
2016年7月14日,观晓辉作为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的援藏干部之一,走进了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2004年,观晓辉曾在林芝市人民医院传染科工作过。时隔12年,故事得以续写。
到达朗县第二天,观晓辉顾不上高原反应,踏着300多级台阶,早早来到朗县卫生服务中心上班。与上次援藏送医问诊不同,这次观晓辉承担着完善当地医疗服务管理的重任。
不久,观晓辉得知了这样一个情况:朗县卫生服务中心为创建“二乙”综合医院整整准备了两年多,但由于缺少人才,经验不足,基础薄弱,感觉差距太大准备放弃。“那可不行,评上以后,对本地医疗卫生条件的全面升级大有帮助!”观晓辉找到该中心负责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毛遂自荐担起了创建“二乙”综合医院的牵头工作。
繁重的医疗工作之余,观晓辉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扑在了创建工作上。他带领医务人员,梳理工作思路,组织全员培训,引进惠州援藏医疗队,主持整体改造,制作宣传汇报材料等等,带动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推进创建工作。在他的牵头和努力下,改造后的服务中心焕然一新,科室布局更为合理,服务流程更优化并充分凸显人性化。
2017年12月底,已完成援藏工作返回惠州的观晓辉,接到了来自朗县卫生服务中心的报喜电话。“当得知中心创建‘二乙’成功,我感到无比满足!”观晓辉长舒了一口气。
队友眼中的“下班困难户”
凌晨两点多,手机铃声响起,观晓辉“噔”地从床上爬起。值班的同事在电话中告诉他,中心来了急症病人。观晓辉外套都来不及穿,就急匆匆地从宿舍跑到了医院。
在朗县,观晓辉经常在下班后开展培训或救治病人,因此被援藏工作组的队友们戏称为“下班困难户”。
观晓辉还参与全县的农牧民体检工作,经常要克服高原反应,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有一次,观晓辉和同事们带着体检器械,驱车到海拔4200多米的拉多乡昌巴村。那几天一直下雨,崎岖的山路泥泞不堪,车轮多次在悬崖边打滑,让大家惊出一身冷汗。驱车一个多小时,翻过50多公里山路,他们终于来到了村里,近百位村民早已等候着。雨持续下着,天气寒冷,观晓辉感到头痛欲裂。他强忍不适,顾不上休息,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在当地村医的协助下,观晓辉仔细询问村民病史,检查村民身体,详细记下每位村民的情况。看着淳朴的村民脸上溢满喜悦,观晓辉有了坚持的动力。
帮藏族同胞看病的同时,观晓辉还对口帮扶了一位名叫格桑卓玛的困难学生。他不时到格桑卓玛家里走访,鼓励她奋发向上,并资助一些生活费和学习用品。
缪玉维
受丈夫影响加入援藏队伍
援藏期间,观晓辉发现,朗县除了医疗条件落后外,教育也相对落后。每天从朗县中心小学经过,一个个孩子带着高原红的面孔,这让他内心泛起一阵阵触动:“除了医疗援藏,教育援藏同样迫在眉睫。教育上去了,当地的发展才更有希望。”联想到自己的妻子正是一名人民教师,观晓辉悄悄地动起了“小心思”。
观晓辉刚刚抵达朗县时,夫妻俩几乎每天都要通过电话进行视频聊天。除了互诉衷肠,聊些家长里短之外,缪玉维总是能听到丈夫半开玩笑地说:“老婆,你也来援藏吧,这里特别缺老师。”
“一开始,我以为是老观太想家了,跟我开玩笑。后来才知道,他是真想我去,真真切切地想为当地多做点事。”缪玉维说,她借着探亲机会来到朗县,特意了解了当地的教学情况。
得知朗县中心小学新学期开学缺4个数学老师,缪玉维向惠城区教育局提出了援藏申请。“现在儿子出国留学,我也能放心援藏了。”
2017年8月13日,朗县中心小学开学前两天,缪玉维经过长途奔波,于当晚来到朗县。开学后,缪玉维走进了朗县中心小学三年级的课室,她拿着不同于惠州的教材,开始给学生上课。
边吸氧边备课
缪玉维每周要上10多节课,还有两节晚自习课,有时周日晚上也要给学生上课。晚自习结束后,缪玉维常常会为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进行辅导。每次辅导结束时,已是晚上9点半。冒着高原上寒冷的夜风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她脑海中浮现的满是学生求知的渴望目光。晚上,她边吸氧边备课,直到深夜还在思索如何才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
11月中旬后,早晚变得特别寒冷,最低气温有时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早上7时许,缪玉维赶往学校给孩子们上早读课,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如刀割般痛。爬上三楼的课室,连续40分钟站在讲台上,缪玉维常常感觉到气不够用、体力不够,她不得不在中途停下来休息几次。
寒冷袭击让缪玉维的身体吃不消。“有几次实在是太难受了,甚至怀疑是不是该放弃,但一想到孩子们可爱和渴求知识的目光,又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支教最后一课,学生献舞送别老师
2017年12月,离开朗县前一天下午,缪玉维一口气给孩子们连上了两节数学课。“孩子们,明天我就要离开朗县回家乡了。”讲完教学内容后,缪玉维深吸一口气说道。思念家乡,更舍不得西藏,她忍不住有些哽咽。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眼圈渐渐泛红。随即,不少学生奔上讲台,将她团团围住,深情的话语喷涌而出:“老师,别回去。”“以后还会来看我们的吧!”“老师,我们能给你打电话吗?”缪玉维一边为孩子们拭去泪水,一边劝慰着:“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如果到惠州读书,就可以到老师家里玩了。”“老师,我给你跳一段舞吧。”平时总爱找缪玉维辅导的学生西洛,主动跳起了一段藏族舞。随后,西洛趴在地上,哭成了泪人……
看到孩子们学习成绩提升,以及浓浓的师生情谊,缪玉维感到很欣慰。几个月来经历的种种辛苦和付出,是那么值得。“支教期间结识的朗县孩子、同事、山水……将成为我今生美好的回忆。”她说。
统筹 本报记者潘高耸 采写 本报记者陈春惠 潘高耸
路南街道路南社区开展征兵宣传活动
市政府与海康威视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包头市稳步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举办保密教育专题培训讲座
自贸区开封片区首批十四项试点经验向全市复制推广
惠州一对夫妻双双远赴西藏朗县援医支教传佳话
[双创双修]昌江区:今年将改造85条背街小巷
市地震局组织开展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
岳阳市政府党组召开扩大会议
如何让团队更卓越 创业武汉公开课上华为专家告诉你
阜新补换驾驶证实现自助服务20项便民措施9月1日起实施
新店子镇加强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一季度扬州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收入7717元
唐山市质量强市考核组来我市考核
南平市委常委会召开议军会议
石家庄市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 人均月增加144元
州委经济工作会议代表集中视察吉首重点工程
濮阳市2018年度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情况公告公示
信州公安查获一起微信售卖假药案
微信销售“祖传秘药” 涉案金额达百万元
江报小记者与中山日报小记者联谊采风 两地小记者初次见面羞涩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