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来到陈凤先葡萄大棚时,他正冒着骄阳在采收最后一批夏黑葡萄。绿色的藤蔓透露着勃勃生机,一颗颗紫色的果实诱导着人的味蕾,一串串成熟的葡萄是他脱贫致富的“法宝”。
今年58岁的陈凤先是泗洪县青阳镇重岗社区后陈居委会“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之一。面对困难,他拒绝“等靠要”,用了两年的时间,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党的好政策,用实际行动成功实现了脱贫致富。
因病致贫,他拒绝“等靠要”
母亲长期生病,为了给母亲治病,陈凤先几乎花光了家中的积蓄,家庭也变成贫困户。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仅靠家里的几亩地,实在难以维持生活。他想,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啊,怎么样才能靠自己的努力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呢?
种了几十年的地,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怎样在土地上做文章呢?有了这个想法,他经常到居委会里、镇里,还有其他乡镇去了解政府帮扶脱贫的政策以及其他人脱贫的办法。渐渐的,一个计划在脑海里成型……
陈凤先搞起了大棚种植,但是搞大棚种植的人不在少数,并不是人人都能脱贫的,自己又怎样通过大棚种植实现脱贫呢?
于是,他在脱贫种植项目上动起了脑筋,经过多方考察,决定选择用工少、产品价格稳定的葡萄种植项目。
脱贫致富,离不开党的好政策
有了好的想法,没有资金不行啊。这时候,政府的好政策给陈凤先带来了好消息……
在镇里和居委会的帮助下,他办了小额贷款,有了资金的注入,葡萄大棚快速启动了起来。去年,他精心选择种植优质葡萄品种夏黑,“夏黑和过去的葡萄品种相比,不仅产量好,价格高,而且上市早。”他对自己的致富“法宝”信心十足。
今年是种植夏黑葡萄的第二年,基本上还没上市,他家的葡萄就被预定一空。“我这几个大棚种的全是早夏,品种比较好,口感也好,这两年,在葡萄成熟前,就有南京、淮安、徐州、安徽等地的客户来提前预定。现在,每亩地年产葡萄三千斤到四千斤,纯利润都在一万三千元左右。”说起葡萄销路好,陈凤先笑得合不拢嘴。
“后来居委会又流转了一部分土地,并把陈凤先作为优先考虑的承包对象,现在他已经承包了六七亩地,他的葡萄大棚也从最初的两个发展到了现在的八个。”后陈居委会会计陈垚介绍,“除了在政策上给予帮助外,居委会还会定期回访,了解他家大棚的管理情况,确保信息实时更新,以便向他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脱掉“贫困帽”,不忘带乡亲
为了提高大棚的收益,陈凤先没少花功夫,今年他又拿出两个大棚育苗,开始种植蔬菜。“我利用空地套种茄子和辣椒,每亩地年收入大概有五六千元”。两年时间,他真正脱掉了“贫困帽”。
成功脱贫的事迹传开后,周围不少种植户经常到大棚里观摩,陈凤先也乐于向他们传授葡萄栽培技术。
葡萄种植户陈坤家里种了8亩多葡萄,但是由于品种种植的时间长,产量一直上不去,上市也比陈凤先家的早熟品种晚20多天。“陈凤先家的葡萄长势旺盛,果型好而且早熟,我从他这里学到了种植早夏的技术,明年也准备种植早夏。”他从陈凤先这里学到了技术,继续种植葡萄也有底气了。
“葡萄采收高峰的时候,我这里要用工20人左右,都是本地人,一天工资80元,还提供午饭。”陈凤先脱了贫,也不忘带动乡亲们,不仅向种植户们传授葡萄种植的技术,还为居委会里的困难群体提供赚钱的机会。
目前,陈凤先主要种植夏黑、阳光玫瑰等葡萄品种,预计进入盛果期后,每个大棚的年收入上万元。对于未来的发展,他有着自己的想法,“我想再扩种几亩地,同时也想带领更多居民搞大棚种植,带领大家共同富起来。”(蔡倩蕊)
专项巡查促年货市场烟花爆竹摊点有序经营
0比6惨败威尔士队后国足继续训练
国家级数值预报业务体系将全部由自主研发技术替代 精准计算洞察风云变幻
复兴区举办红色经典朗诵会
县委书记宋存汉看望慰问省直、市直驻村工作组
【脱贫致富示范户】陈凤先的致富“法宝”
特约记者行:做好长江大保护“绿”文章
城洽会北区招商引资达22亿
市农委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中期推动会
蒙阴守住生态保护红线 放大生态优势打造宜居家园
【金湾】区档案局到沙脊村进行创文督导2018.8.31
开房后男友不让吃榴莲,姑娘一气之下报警称被强奸
“隐私换便利”?愿意也须慎行!
云岩区开展法制教育讲座进校园活动
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党建引领发展 服务提质增效
我市举行“6·19”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主题宣传活动
用心关爱老干部营造尊老爱老氛围
【咸阳市2018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节】艺术盛典丝路回声
亳州一燃气公司私挖马路埋设管道!不好意思,您违法了……
邵阳县: “产业社区”鼎助乡土人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