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浙派中医大讲堂授牌仪式现场。记者 王诚/摄
温州网讯 昨天,首届中医药健康服务暨中医药特色街区发展高峰论坛在市区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逍遥里10号楼举行。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清华大学医学院等单位以及中医药界的“大咖”共同探讨温州中医药发展前景。
副市长郑朝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任德权,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方剑乔,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市名城集团董事长徐孟鹤等嘉宾先后致辞。随后,中科院院士陆林、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肖鲁伟、清华大学医学院健康中国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周生来等作主题演讲。
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分三期建设
浙江中医药历史悠久,有包括永嘉医派、钱塘医派等在内的十大流派。作为浙派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州中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宋时期,永嘉的王硕著有《易简方》,瑞安的王执中著有《针灸资生经》,永嘉医派陈无择著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浙派中医发展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清光绪年间,浙江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新式中医药学堂——瑞安利济医学堂,为浙南地区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民国时期,温州市中医院的前身永嘉普安施医施药局,为温州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作为“两线三片”重点项目的主要活动场地之一,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于国庆期间围绕“医汇南塘康养温州”主题,面向全体市民和中医药行业人士开展系列中医药特色文化活动,包括“南塘中医药街区开街仪式”“首届中医药健康服务暨中医药特色街区发展高峰论坛”“中医药特色健康服务(名医义诊、互动体验)”和“商家开街大促”四大板块内容。
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位于南塘风貌街南段,从2015年开始筹建,一期建筑面积约1.48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入驻3家药店、5家医馆,聘请享誉浙南的中医药名医坐诊,经营地道中药材,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街区二期建筑面积约2.35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开始招商。三期建设正在规划之中。
街区具“医派、名科、非遗、特色、共享”五大特色
昨天,瓯越名医特色馆、三馀堂药店、恬真堂·睡眠中心、浙派中医名医馆、杏和南塘门诊部、延生堂国医馆等在内的中医药企业机构也举行揭牌仪式。
同时,街区设有温州南塘名医大讲堂、温州历代名医展示厅、马氏家族医读文化展馆、《浙南本草》甘慈尧工作室等中医药特色文化项目,整条街区具有“医派、名科、非遗、特色、共享”五大特色,将成为诊疗、养生、文化、历史、旅游、产品等产业链相对完整的中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
2015年初,温州市中医院、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温州叶同仁控股有限公司、温州延生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筹建温州市健康产业和中医药促进会,并提出在温州打造中医一条街的初步思路。
市卫计委主任程锦国表示,中医药特色街区除了能给医学专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也有助于普及医疗、保健、康复等知识。以后我市还会不定期举行高峰论坛,把前沿的医学理念导入温州,提高温州的中医学水平。
据悉,10月1日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举行开街仪式,市民可通过电话预约的方式预约名医,街区里的医馆、药店均已纳入温州市医保定点单位,市民可刷医保就诊。
高峰论坛嘉宾发言摘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任德权
希望温州成为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一面旗帜
对于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我有几点建议:一是要有特色服务,广大民众来这里享受特色服务,在享受服务的时候,可以弘扬中医药文化,拉动内需消费。二是要有特色文化,这个特色文化包括温州中医药文化、瓯越中医药文化。中医发展离不开临床,同时要和文化发展结合起来。三是特色街区的建设,现在有了中医药特色街区,要思考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好这一特色街区。希望街区从今天开始,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到一定的时候可以把温州中医药的特色和街区建设经验一起向全国推广。希望未来温州能够成为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的一面旗帜。
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方剑乔
以特色街区带动中医药服务、贸易、旅游、文化等发展
温州是浙江的人口大市,也是浙江中医药群众基础最好的城市,温州是上浙江中医药大学读书的学生最多的城市。温州在南塘街建设中医药特色街区,以后到温州,不光可以去五马街,还要去南塘街。看好中医、名中医,就在温州的中医药特色街区。
杭州的上城区、拱墅区在这方面发展得不错,希望南塘经过几年努力,在浙江省乃至全国成为重要的中医药特色街区,推动温州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如果我下次来温州,一定会再到南塘看看中医药特色街区发展的情况。希望这条特色街区未来能够带动温州中医药事业,带动中医药服务、贸易、旅游、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
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路径
中医药特色街区不是一条简单的街道,未来会在温州康养产业的建设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温州有传统的看中医的治疗习惯,温州医科大学也设了中医系、中医药研究院。
在中医药方面,温州医科大学非常关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发现中医药在治未病、肿瘤早期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
中医理论很好,但中医要和西医结合起来,更容易被国际认可。西方不认可中医,往往是因为没有人用西方的理论去理解、解释中医。中医和西医的结合,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路径。我们在这方面的发展结合过程中,探索出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温州正在大力推进健康温州和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建设,希望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能够取得成功。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肖鲁伟
要更多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作用
2016年,国务院颁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首次颁布的中医药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作用,中医药治未病就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一个养生保健过程。《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
在国外,特色街区一直就有,他们是发现一个点,通过这个点,把产业、人才、资金、机制汇聚到一起,再由这个点扩散,形成巨大的聚集效应。这条中医药特色街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以后可以体现更多中华文明。
清华大学医学院健康中国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周生来
慢病时代医疗服务模式需要改变
过去的医院功能是治病,今后的医院是治病加防病。对医生来说,“救死扶伤”是职责,今后还有比这更神圣的事情,就是“让人如何少生病,不生病”。
所有的慢病都有一个过程,等它发作了再治就晚了。现在的医疗手段,可以让这部分病人提前治疗、提前管理,这个时候,中医可以发挥它的功效。
现在进入慢病时代,医疗服务模式需要改变。医生需要改变坐诊室等病人上门的模式,而要“看完这次看下次,你不找我我找你”。
在弘扬中医的当下,更要明确中医的定位,建议中医科医生也要多去查房,了解慢病病人的症状,这样才能达到中西医结合的相辅相成。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王春霞 吕进科
东莞家庭医生今年服务覆盖率将达40%以上
一批物业管理先进喜获表彰
向着阳光奔跑!雨花区举行第二届“小雨花”颁奖典礼
殷商题材古典舞剧《妇好》登陆盐城
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濮阳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
首届中医药健康服务暨中医药特色街区发展高峰论坛举行
林宝金主持召开市委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孟津县城乡规划办对河清路进行清网
集中培训学习
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打造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
“中国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示范基地”落户慈湖高新区
省司法厅戒毒局政委郭震威到洛阳视察十九大期间安保工作
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分会科考基地落户中科睿谷 闽南日报社入选分会理事单位
娄底市审计局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微党课活动
湘潭志愿者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全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夏吉苗出席
市卫计委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进乡镇活动
宋庄镇人大代表“赶大集”
市畜牧局组织观看“清风株洲”
市文明办到雁田督导“全国文明村”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