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暴雪极寒因北极变暖


尽管1月北京“初雪”来过,但雪落痕轻,南郊观象台连续“无有效降水”天数已达108天,将有望改写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长“无有效降水”天数。这个冬天降雪掠过全国多地,为何独独绕过北京?放眼全球,北美、欧洲、东亚先后遭遇极寒天气,我国东北的低温逼近历史极值,这个冬天缘何如此冷?气象专家指出,这是因为海温上升、北极变暖。
北京:“无有效降水”天数破纪录
“记录是否为有效降水日,北京均以南郊观象台为代表站,而不是全市平均情况。这个冬天,北京初雪也确实来过。”北京市气象台气象服务首席预报员杨洁说。
因水汽条件差,这个冬天,北京的雪,踪迹难觅。尽管高海拔山区多次出现“地面见白”的飘雪,平原地区只有1月21日夜间出现大范围降雪,但雪落痕轻。
“延庆、怀柔、密云、平谷、门头沟、昌平等地降雪相对明显,为小雪量级。城区和东南部地区,包含南郊观象台站,均为微量降雪,即日降水量小于0.1毫米。”杨洁说。
按照《北京地区初雪日定义》,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首个降雪日为“初雪日”:北京全市20个人工站中多于10个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城区5站(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观象台)均观测到有降雪现象;城区5站中的3个或以上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且至少1个站降雪量大于等于0.1毫米。
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长“无有效降水”的天数是114天。近十年,其最长“无有效降水”的天数为108天。去年10月23日至今年2月7日,南郊观象台连续“无有效降水”已达108天,并将有望改写前述两项纪录。
据介绍,南郊观象台建于1912年,是国家级气象观测站,也是北京地区的代表站,参加全球常规气象资料交换。在北京地区气候资料分析中,一般以该站为代表,进行历史比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四平气象局积极开展大田旱情调研
宁波地铁进入“4分钟”时代
适当“挨饿”7大好处!给身体减负 打开长寿基因
松江区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宪法根基
市纪委监委驻市食药监局纪检监察组打出监督检查“组合拳”
全国多地暴雪极寒因北极变暖
李荣调研铜川博物馆建设工作
布吉网格员协助公安 查获冒牌苹果平板电脑
部分公交因封路施工绕行
通城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为民企保驾护航
住建委|今年80家社会停车场实现智能化 出门停车轻点手机即可找到车位
市农业局:京宛合作促南阳农业转型
甬舟铁路海上勘探正式启动
网红女主播侮辱国歌 被依法行政拘留5日
长春进入雨季 222路公交车开始早晚消毒
全省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召开
男子掏“枪”滋事还抗警 警察鸣枪示警缴获2支塑料枪
五四青年节临近 学校开展节日远足活动获家长点赞
谯城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启新规
虹口区北外滩街道以大调研推动旧改拔点新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