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万山:一位老矿工眼里的万山巨变

  8月7日―9日,“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贵州大型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进铜仁市万山区。
  万山,古称大万寿山,因朱砂工业开发最早、质量最好、储量最大、产量最多、技术领先而闻名世界。由于历经600多年的超强度开采,朱砂资源几近枯竭,2001年被迫实行关闭,3000多年朱砂王国成为历史长河中永恒的印记。
  在朱砂古镇,曾经的万山区矿部所在地,记者见到了李晓康老人。42年前,刚大学毕业的李晓康被分配到矿区做技术员,那时的矿区生活非常热闹,每天有近8000人在矿区做业,创下日处理矿石千吨的历史。
  “当时万山的汞矿质量排全世界第一,汞矿是一种战略资源,是做弹药的原料之一,所以在还苏联外债的时候,苏联指定就只要万山的汞矿。在60年代初,我们用优质汞矿偿还苏联外债,4年时间就还了5000吨”。说到曾经的辉煌时刻,李晓康依旧倍感自豪。在国家3年困难时期,万山为国家偿还外债,创收15亿元,万山汞矿被周恩来总理亲切地称为“爱国汞”。196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行政特区――万山特区。
  然而,汞资源是有限的,大力度开采后几近枯竭。“我们一开始勘察计算的时候,汞矿有30700吨,在2001年关闭汞矿的时候已经开采了3万吨”。当时矿区有4000多退休职工,4000多在岗职工,达到退休年龄的选择退休,不愿意退休的国家给予一次性安置费,剩余的人待岗。
  当时已经达到退休年龄的李晓康不愿意退休,拿到5万多的安置费后组织了40多人进行企业重组,开办了冶炼厂。最终因为市场价格低,没有资金经营下去,转手给别人,所有职工自谋出路。
  面对“一汞独大”的困境,万山勇于打破汞资源依赖,撕掉“汞都”标签,推动绿色转型,打造了全省第一个农业博览园、武陵山区第一个以新能源汽车为主题的百亿级新能源汽车城、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
  如今已经68岁的李晓康,见证了万山的转型蜕变,退休后的他时常到朱砂古镇转一转,有时也会向热心的游客说一说万山的矿区故事,“虽然当时矿区关闭了,心里有很多不舍,但是我们总要为后面的子孙留下青山”。(贵阳网记者 唐倩)
编辑 覃 会
统筹 彭钥嘉
编审 干江沄

平昌县六门小学开展5月份食堂安全卫生拉网式大检查
福州市经信委来景考察
乌溪江畔,举村藏宝
天全县副县长程叶督导贫困村“两室”建设工作
市领导深入内黄县检查高考准备工作
铜仁万山:一位老矿工眼里的万山巨变
【农安县】县食安委召开2018年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
市国资委监事会对黄山城投集团开展工作调研
龙海浮宫:“洗公园”迎中秋
我市农村改厕改厨工作显成效
【津云微视·现场】电梯“封印”妈和娃,救援30分钟不来会挨罚!
浦口本土品牌“新零售”寻突围 开启线上+线下全新运营模式
六安市2018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永定区:三家馆乡控违工作继续保持违建零增长
福建省海渔系统对接146个项目 总投资约277亿元
小心!这些植物是“隐形杀手”
白沙闹元宵火树银花不夜天 天上有“星星”地上也有“星星”
党代表心声|林强:以党建强 引领发展强
江门市2018年慈善公益活动邀您参与
我市举办工业互联网大会 融合网络科技打造智慧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