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海街道“精致发展”模式破题发力 努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外海街道正以“经济发展、城市提质、生态环保、民生幸福”的新城姿态,崛起于西江之畔。付师华/摄
    开栏语
    山青、水秀、树绿、人和,错落有致的新民居、笔直宽广的公路,承载江门高端产业的现代厂房,和林立的商厦一起,构筑成美丽的外海风景图。作为连接粤东西的重要门户和节点所在地、国家高新区所在区域,外海街道在高新区(江海区)乃至江门市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过程中,誓要担起更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今年以来,外海街道各项工作亮点频现,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党建示范点频现,街道党建广场拔地而起,榕树下的龙溪讲习所成为兄弟市(区)学习的榜样和群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大项目落户、规上企业茁壮成长,优美科长信等大项目在这片土地上进展火热,区域发展后劲凸显;国家高企数量全市靠前,科创实力彰显;西江外滩、江门高新产业新城、麻园商圈呼之欲出,持续扮靓新龙溪……外海街道正以“经济发展、城市提质、生态环保、民生幸福”的新城姿态,崛起于西江之畔。
    今年上半年,这个面积47.1平方公里的小区域再度爆发大能量,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57亿元,同比增长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8亿元,同比增长10.2%;完成区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13.18%……外海街道党工委书记蒋方君表示,外海不仅要争当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也要为全区创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添砖加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前列。
    目前,面对土地有限、资源日益趋紧的现状,外海街道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区委相关指示精神,在认知自身发展历史、把准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到强化创新驱动、追求高质量效益谋发展的迫切要求,选择“精致发展”模式,继续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借产城融合发力破题,推进“三大产业”重点项目落实,寻求社会治理新路径,以更远眼光、更高标准谋划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力争各项工作走在全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前列。
    即日起,外海街道党工委联合《江门日报》推出“高质量发展看外海”专题系列报道,展示外海街道如何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肩负起全市、全区的重要使命,敬请垂注。
    李雨溪
    a 依托重点项目 擎起经济发展大旗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年高新区(江海区)提出,要进一步推进高新区提质升级,着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努力建设创新型经济主导的高水平高新区。外海街道积极响应,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坚持“工业强街”,不遗余力推进高企培育,大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助力重点项目建设,从而推动经济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
    今年,外海街道重点支持高端机电装备、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与通讯等新兴产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继续做大做强,1月—6月,辖区174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57.91亿元,累计增长8.61%。今年以来,优美科、利和兴、中电等优质、环保企业均有意愿在外海街道继续增加投资,预计总投资额达40亿元,“这将进一步优化街道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进产业聚集,提升产业层次,有效激发街道工业增加值增长活力。”外海街道经促局局长刘文峰表示。
    2017年,外海街道高企数量呈井喷式增长,完成从78家到160家的跨越,成为全市首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过百的镇(街),从160这一数字折射出该区域科技创新和后续的区域发展动力。未来,该街道将继续开展“高企培育计划”,构建“科技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化发展的体系,加强研发机构培育,着力推动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
    而重点项目建设,则是外海发展的另一重要抓手。今年1月—6月,外海街道总投资额9.73亿元的19项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2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4%,超时间进度5个百分点。其中,正大康地项目、金溪实业研发大楼项目、奇德新材料科技园建设项目、城央绿廊外海段等重点工程均全速推进。其中,正大康地项目将引进先进生产线和检测设备,打造国内先进动物营养生产线;奇德新材料项目将用于建设6万吨环境友好型、功能性高分子新材料的生产建设……这些项目都是未来外海继续发力攀登的基础,也进一步彰显了外海速度。
    在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外海街道主动与区住建、国土、财政等部门进行沟通,及时解决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用地指标、规划设计、资金落实、维稳及水电等问题,并严格按照“四个一”的工作要求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项目进度。
    b 提升城市品质 开启产城融合新篇
    发展经济,更要保护生态环境;振兴产业,更要提升城市品质。今年以来,追求产城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外海街道上下的共识。蒋方君表示,产城融合是外海街道工作的最大特点,“产业”的成长是其落实“工业立市”的支撑、作为国家高新区所在地的特征;“城市”方面,街道将充分利用好区委、区政府规划建设城央绿廊的机遇,提升城市品质,全方位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为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推进“宜业、宜居外海”的建设,外海街道把钱花在刀刃上,大力修缮优化宜居环境,投入523万元修复坑洼道路,投入300万元改造、新建公厕,投入300多万元优化西江边、外海大桥两侧及江边楼盘公路灯饰,投入400多万元严格对标,统一市场外商铺招牌……一项项基础设施改头换面,外海“颜值”高了。
    五邑路、连海路、江睦路等道路扩建项目也在全速推进中,结合未来江海区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点工作,外海街道将全面启动村级公路升级改造工作,让交通大会战的成果惠及沿线群众。同时,随着区域内中外运码头项目如期推进,码头运力将被全面提升,良好解决原有码头货运量少、交通不方便等难题,城市功能、品质实现双提升。
    而为了营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水环境,外海街道精准施策,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整治,计划部署污水管网二期工程建设。对辖区内麻园河、龙溪河、中路河及其他支流等河段采取扩宽、清淤、护岸、绿化等整治措施,全力改善生态环境。上半年,外海已开展河道整治共清理面积2万多平方米,清理水浮莲1万多平方米,清理淤泥9万多立方米。
    如今,伴随着外海街道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到一定程度,“城乡协调”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今年,外海街道致力于走好乡村振兴这盘棋,致力于让产业、人才、生态、组织振兴起来,最大程度调动群众广泛参与振兴的积极性。如今,外海不少乡村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如麻三村,提出了大办工业区、兴建工业厂房、大力开发商住区,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用好自留地,盘活了“沉睡”资产。
    今年创文期间,外海街道环卫站与各村(居)联合进行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干群、企业员工纷纷上街,以十足的干劲、“实”字当头,有序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力争为居民群众提供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蒋方君表示,接下来该街道将全力配合全区建设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工作,继续探索乡村微管理经验,“一村一品”、“一村一策”,发动村民自治,切实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奋力实现“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c 以人民为中心 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让所有在外海工作生活的人们都有家的感觉,这是外海街道的宗旨,也是其发展的目的。今年1月—6月,外海街道已经拨出财政资金1.4亿元,积极推进各项便民、利民工程的开展,让群众享受到该街道的发展成果。
    上半年,外海街道“三二一”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外海实验小学即将于9月投入使用,可为辖区提供1200个优质学位。而学校建设过程中的小插曲,恰恰体现该街道政府号召,民众响应的良好政民关系,据街道社会事务办主任陈锡鹏介绍:“该校部分建设用地是中东村村民的鱼塘,当村民得知鱼塘的位置将要建学校时,非常支持,甚至将鱼苗提前卖出,使得工期得以提前。”
    而在教育工作上,外海街道从不“手软”。同样在今年,外海街道中路小学、麻园中学新教学楼和操场全部投入使用,街道还加大教育奖励,上半年共颁发初中高中教学成果奖金148万多元,激发了全街道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外海教育美誉度逐渐提升。
    同时,外海街道在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大病救助、城镇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等惠民政策上发力,帮老百姓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今年上半年,街道为58户低保户发放低保金50多万元,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5万多元,救助困难人员40 人,救助金额1万多元。
    工业的飞速发展,大批外来人口潮涌而至,如何补齐外来人口管理与服务的短板,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一直是外海街道积极探索的课题。对此,外海街道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联合市、区两级服务中心,许多业务甚至不用出村、出街就可办结。街道还在辖区内安装出租屋门禁视频,同时实现了外来人口的信息化管理。
    作为全市“首善街道”,外海今年将构建街道+村(居)+社会资源三位一体慈善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外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何淑娴表示,外海素有慈善传统,善长仁翁乐善好施,街道则力争将慈善工作的平台搭起来,目前已有17个村(居)成立了慈善联谊会,彩虹、墟镇、银泉、永康社区慈善联谊会也已相继成立,年内街道全部村(居)都将有自己的慈善联谊会。(李雨溪 陆月如)

收心充电鼓干劲 奋力开启新征程
实施“强乡富村”工程保障乡村振兴
“价比三家”4月第四期(药品类)
中国南社文史馆在苏州开馆
高青县国井文旅小镇入选省级服务业特色小镇
外海街道“精致发展”模式破题发力 努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刘学聪书记调研燕窝、中坑、塘尾乡村振兴工作
路上捡钱包 辗转还失主
总投资2亿元的爱利多纺织机械制造项目开工
去年第四季度诚信“红黑榜”发布34家企业和个人列入“黑榜”名单---我市多部门联合惩戒失信者
市三院召开节后“收心”工作会 部署重点工作
张彤听取市政协委员讨论组代表对市政府工作报告意见
市供销社荣获2017年度全省供销社系统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万载两名教师进入第三届中华诵读大赛百强
2018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十项系列赛象棋比赛(个人赛)顺利举办
刘和生实地调研督查长江岸线港口码头专项整治工作
注意!高考期间 临沂市这些路段将进行交通管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台州大陈岛成为“红色学府”讲习点
东平一交警脱下警服 为老人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