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题:从“国家账本”看新时代国计民生
新华社记者韩洁、何欣荣、胡璐、刘红霞
大国财政,夯实大国治理基础。
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党的十九大后首份“国家账本”亮相,提交人大代表审查。
为国理财,为民服务。打开2018年政府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数里行间折射新时代的国计民生。
收支之间,彰显新时代政府理财之道
新时代的大国经济,离不开大国财政的支持。
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国家收支大账
2018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超过18万亿元,支出接近21万亿元,与美国的支出规模进一步缩小差距,彰显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气度。
财政部部长肖捷说,经济是财政的基础。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扭转了2012年以来增速放缓态势,“恰恰印证了我国经济发展不仅总量扩大,而且质量和效益提升。”
这是一份聚力增效的宏观调控大账
收支之间,存在2.38万亿元财政赤字。2018年,我国赤字规模与去年持平,赤字率预计为2.6%,比2017年预算降低0.4个百分点。
“调低赤字率,主要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财政增收有基础,也为宏观调控留下更多政策空间。”政府工作报告如是说。
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委员看来,赤字率降低释放进一步防控经济风险的信号,同时赤字总规模并未减小,彰显积极财政政策更加聚力增效的新特点,更侧重在结构性方面发力。
“治大国如烹小鲜”。财政支出虽然数额庞大,但也要像老百姓过日子一样学会精打细算。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财政状况出现好转,各级政府仍要坚持过紧日子,执守简朴、力戒浮华,严控一般性支出,把宝贵的资金更多用于为发展增添后劲、为民生雪中送炭。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尤其要管好钱袋子,多谋民生之利,要把钱花好、花在实处,让每项民生工程、公共服务真正发挥作用,以解民生之忧。”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代表说,只有这样,百姓才能有更多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灵武市3.2万名居民享受免费体检
吴斌主持召开利辛县金融工作座谈会
铁路公安为婴儿开辟“生命通道”
芦山县召开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
大庆油田唱响学习宣讲“三重奏”
从“国家账本”看新时代国计民生
国家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办调研组到清镇市检查指导工作
卤阳湖开发区召开安全生产暨环保工作专题会议
全椒法院异地执行庭外围堵“老赖”
这个端午,3.5万旅客收到了绵阳机场别致的礼物
苏炳添狂飙 谢震业也在铆着劲
市社保局:阳江直升机紧急转院救援服务启用
最多跑1次丨他用百分百服务换取群众百分百满意
开封市公交总公司三分公司多措并举保障市民便利出行
市财政局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中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中国画名家作品展4月10日在石家庄开展
张维国在竹溪县竹山县走访督导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时强调户户走到精准施策解心病治穷病防未病 因地制宜做细做实扶贫作坊和安幼养老
“世界无烟日”记者走访室内公共场所
全市统一战线成员代表参观市统一战线展览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阳西县:开展节后联合执法,整治无证经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