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与留守儿童共度佳节

心手相牵 传递温暖
——宜春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与留守儿童共度佳节
   6月14日,对于袁州区金瑞镇洖村村的留守儿童来说,这一天过得特别有意义。原来,来自宜春学院的十六位少数民族大学生与中国好人谭良才、舒惠东一同来到村里,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用浓浓的温情暖了孩子们的心扉。
听好人故事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一大早,洖村村文化祠堂前,穿着传统服饰的孩子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读起了《弟子规》,书声琅琅,童声清脆,这是孩子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欢迎带着爱心前来的人们。据介绍,这个山里的小村庄自古就秉承耕读传家的理念,教育后世子弟要勤勉读书,立德立言,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迎接传统节日的日子里,以传统的方式呼应,更显出孩子们的用心。
  大家被孩子们别具一格的欢迎仪式打动,纷纷鼓起了掌。等孩子们诵读完,谭良才和舒惠东亲昵地拉着孩子们的手,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为孩子们讲起了自己的故事。三进三出火海的英雄,为救人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翁婿,将传统文化里的“仁”发挥得淋漓尽致;筑梦不悔的大山之子,倾尽家产开启绿色公益之路,将传统文化里的“义”诠释得丝丝入扣……这些鲜活真实的故事,由主人公亲自讲述,孩子们听得动容、动情。
  随后,换上了美丽民族服装的大学生们为孩子们带来了活力四射的舞蹈,瞬间将气氛点燃。孩子们脸上挂着笑,和着节拍与大家一起唱着、跳着,小山村里弥漫着欢声笑语。
  接着,最令孩子们期待的互动环节到了——包粽子。翠绿的粽叶、雪白的糯米,还有孩子们爽朗的笑声,都被包裹在一串串清香甜蜜的粽子里。孩子们纷纷把包好的粽子展示给大学生哥哥姐姐,他们的脸上流露出特有的童真。
学习包粽子
  金瑞镇前进小学五年级学生晏晓琴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很喜欢吃粽子,所以每年都在盼着端午节到来。而今年有大哥哥大姐姐的到来,感觉更不一样了,能够和他们一起包粽子、打麻糍、写书法作品、体验传统文化,感觉很开心。
  来自贵州铜仁的苗族姑娘龙小珍笑着说:“往年都是和家人一起过端午节,今年能陪孩子们一起过,感觉很有意义,他们都夸我的粽子包得好!”
  来自内蒙古乌海市的蒙古族姑娘甄颖妮是音舞学院的大一学生,她被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打动:“我们一边带着孩子们包粽子,一边让他们与在外打工的父母视频,我能感受到他们对父母的思念,但是他们都很坚强、乐观,我很喜欢他们。”
  书法艺术学院的大二学生张天等人则把书法课搬到了村里的文化中心,“你们知道端午两个字用小篆怎么写吗?”“在端午节我们要互致祝福,应该怎么说呢?”“端午节,我们还有哪些纪念习俗呢?”大学生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端午传统习俗,练习书法。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看着大哥哥大姐姐在白纸上挥毫泼墨,欢呼叫好声不时响起,还有孩子主动要求用毛笔书写祝福语。
  “我们村里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已经多年没有和父母一起过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写书法,一起体验端午传统习俗,孩子们能感受到许多人都在关心他们,他们不孤独。”村民卢广德说。
  (何杰 刘萌 记者 夏侯婷 文/图)

秋季要养生,喝汤好处多
全省高职院校联合测试将于3月19日举行
新宾抢抓春季绿化最佳时节 新一轮绿化开工忙
余干严把种子质量关
《安徽网》亳州举办华佗诞辰1891周年祭祀典礼
宜春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与留守儿童共度佳节
哈南工业新城大学城第五届供需见面会成功举办
林海燕:科技务农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六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
互联网“无人律所”开始服务
宁波美丽庭院创建提质增速 三年内每个村都将有美丽庭院
文化软实力吸引全球高端优质资源聚焦南海
共青团贵港市五届二次全委会召开
注意了!春运期间市区又有两条道路交通管制
本地|大热天"小青"跑到居民楼下"避暑",居民吓得报警!
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 女性题材电影斩获大奖
嘉定推广应用“中国社会扶贫网”进社区
友谊农场:中国农业现代化从这里出发
南山区招商街道拟升级改造花果山公厕
市政协、市慈善总会联手保险企业为特殊贫困人员投保“补充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