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长江行|杭州打造“水下森林” 重塑河道生态系统

编者按: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浙江,地处长三角南翼,是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一环,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不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努力率先建成长江经济带水清地绿天蓝的绿色生态区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
5月14日,“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浙江站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媒体记者将在接下来一周的时间里,前往杭州、金华和温州,用文字和镜头记录长江经济带上独具生态魅力的浙江风采。
浙江在线5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仲瑶卿)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古往今来,这里的人们不断探寻着治水之道。
2013年,浙江作为国内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率先感受到环境污染带来的发展压力,打出了一套以“治水”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组合拳,并创新推出“河长制”,形成强大的五级联动机制。
而今,环顾浙江大地,江河容颜蝶变,河川日新月异。据统计数据显示,浙江已累计消除垃圾河6500公里、黑臭河5100公里,全面消除劣v类水质断面。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占82.4%,较2013年上升18.6个百分点,国家首次“水十条”考核我省名列第一。
西湖湖面波光潋滟 水质清澈
水域环境质量的改善为百姓带来了幸福,与此同时,各地不断探索出的治水经验正日趋丰富。
西湖湖底,藏着一个曼妙的“水下王国”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初夏的西湖,山清水秀,游人如织。乘游船溯湖而上,一个郁郁葱葱的透明水下世界就此被打开:水中藻荇交横,鱼儿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西湖水域环境的改善,与这些错落有致的沉水植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工作人员陈琳告诉记者,在环湖截污、底泥疏浚、引水入湖、湖域西扩等工程措施相继实施后,西湖的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但还存在沉水植物匮乏、局部湖区水体更新滞缓、低等藻类异常增殖等问题。
湖中水中藻荇交横 鱼儿往来翕忽(资料图)
为了进一步提升西湖水质,让市民更有环境获得感,自2009年起,相继实施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西湖水质改善和水环境生态恢复项目”和“西湖水质提升与生态系统稳态调控项目”。
“这几年,在茅家埠、浴鹄湾、乌龟潭70万平方米的湖区里,陆陆续续种下了菹草、苦草、狐尾藻、金鱼藻、黑藻等沉水植物,它们可以吸收湖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这些水草形态各异,相互搭配,构建出了一个水下生态系统,可供鱼虾栖息、螺丝繁衍,实现生物多样性。”陈琳向记者介绍道。
与此同时,针对北里湖流动缓慢的情况,一根长为1450米、直径为45厘米的水管于2012年被埋到了西湖水底,这根水管从4个地方向北里湖引入活水,换水周期由原来的60天缩短至22.5天。“2013年,为了让北里湖摆脱‘西湖水质最差’的帽子,在这里种下了近2万方的水生植物,增强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加快湖区水体新陈代谢的速率。”陈琳说道。
夹岸两侧 草木葳蕤
时至今日,经过湖西水域水生植物群落优化示范工程、钱塘江大规模引水高效降氮示范工程、北里湖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西湖水生态稳态转换和流场优化示范工程的相继实施开展,西湖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近5年来,西湖主湖区年均透明度保持在80厘米以上,湖泊生态系统日趋稳定。
大功率“净水器”,让“黑臭河”蝶变重生
无独有偶,十字港河从一条“黑臭河”到“水清鱼欢,岸绿人乐”景观河的蝶变重生,归功于水底那片浓密茂盛、四季常绿的“水下森林”,就像安装了一台大功率的“净水器”,让河道具备自净与修复能力,常年保持在iii—iv类水质。
十字港河碧波荡漾 两岸绿树成荫
十字港河,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祥符街道,全长2487米。“在开展生态治理以前,十字港河因截污不到位、市政管网不配套、河水‘断头’等原因,水质一直为劣v类。”拱墅区河道监管中心副主任范能向记者介绍道。
随着浙江省“五水共治”攻坚战的打响,拱墅区根据实际情况绘制“治水作战指挥图”,从源头着手开始了截污纳管、打通“断头”河、河道驳坎等整治工程。“拱墅区率先提出‘生态治水’理念,并试点运用在后横河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2年的实践和摸索,在2015年的时候,将生态治理2.0版本运用到十字港河生态治理工程上,工程于2016年2月完工,并于同年被评为省级河道生态建设优秀示范工程”范能说。
水质对比:左侧为取自十字港河的水样 右侧为矿泉水
简单来讲,生态治理2.0版本,便是采用“食藻虫+水下森林+曝气复氧+生态浮岛+水生动植物”的工艺,根据河道特点及治理目标,构建“水下森林”,通过合理布置和搭配水生动、植物,在完善食物链的同时,让十字港河有了一台天然的“净水器”,实现河道水体自净。
范能告诉记者,接下来拱墅区将从“治水”到“亲水”进行转型。据悉,该区于今年发布了《“美丽河道 亲水拱墅”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将通过3年时间,完成河道文化长廊开发、河道整治清淤工程、生态廊道建设、泵站改造提升等共计140个项目,打造10条以上水清鱼欢、岸绿景美、宜赏宜游、功能完善的美丽河道,以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环境获得感。

含山打好特色种养业扶贫“组合拳”
非洲16国相中“漯河造” 中非CA16国商务峰会签约自由战士
高举新思想伟大旗帜 为实现奋斗目标努力奋斗
我市开展城市阅读空间业务培训
开春第一课 喜捷镇农民夜校课程“杠杠的”
美丽中国长江行|杭州打造“水下森林” 重塑河道生态系统
旗帜鲜明讲政治 持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李峰梁宪廷等市委常委参加指导各区(市)和市直部门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
各热电厂均检修完毕供热站今起注水打压---全力确保11月1日达标供暖
2017年广元GDP732.12亿元增长8.1%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启动 南通首批青春护河站揭牌
以园区化形式发展高等教育 李岚清感叹“宁波成功了”
6月份“文明市民”评选结果揭晓 多名党员入选(图)
河北日报:养“脱贫驴”奔致富路
三十多年奔走抗洪一线
热门海岛长滩岛为恢复生态“闭关”半年
遇见浦东
黄标车淘汰任务超额完成
2017年度四平域外人员在平新设立企业占三成
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唐山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编制中标公告
张海军区长督导大南街办事处边死角改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