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资料图片
天津新闻网讯:又是天高云淡的一天,家住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陈女士随手拍下窗外的蓝天白云,发送到微信朋友圈。“看到蓝天白云,就会忍不住拍下来和大家分享,今年分享的频率好像越来越高了。”
数据佐证了陈女士的感受。来自滨海新区环境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1日至9月3日,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58,与去年同期相 比下降14.9%,细颗粒物(pm2.5)浓度51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3%;空气质量达标比例为57.3%。
在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的同时,滨海新区大力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污水“一网打尽”。高标准做好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精心呵护好“京津绿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今年居民散煤基本“清零”
滨海新区抓住牛鼻子,围绕“控污、控煤、控尘、控车、控新建项目”,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坚持从源头控制主要污染物新增量,推进72家排放大户企业优化减 排方案,挖掘减排潜力。2017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429.14吨、氨氮136.47吨、二氧化硫9174.61吨、氮氧化物1.45万吨,完成减排目 标。对“散乱污”企业全面整治,截至目前关停取缔1432家,搬迁改造13家,原地提升改造330家。
实施散煤清零行动。2017年,城区9183户居民清洁取暖任务全部完成;农村地区10079户实现清洁取暖。2018年新区持续推动清洁取暖工作,除对纳入相关拆迁搬迁计划的采用无烟型煤取暖外,实施居民煤改清洁取暖39235户,今年将实现居民散煤基本“清零”。
2017年,天津市政府印发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4月底前天津港不再接收柴油货车运输的集港煤炭”的明确要求,较国家提出的任务完成 时限提前3个月。停止接收汽运煤炭,天津港每年减少柴油车运输200万辆次以上。2018年上半年天津港完成海铁联运27万标准箱,增长63.7%。海铁 联运通道达30余条。未来,天津港将加强煤炭铁运能力,煤炭将全都改用铁路方式集港。
在控制新建项目方面,滨海新区控制煤炭新增量,严 格实施总量控制,除因特殊情况待建或改建的热电联产工程项目外,新建项目严禁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不再审批新建燃煤发电项目。自打响2017年— 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以来,新区未审批燃煤发电项目。
与此同时,滨海新区推动清洁能源项目建设,2017年实现汉沽洒金坨和捷地减河等风电项目竣工发电,十多项光伏发电项目并网。
实现污水“一网打尽”
滨海新区地处海河流域下游,共有海河、永定新河、独流减河等7条一级行洪河道,沧浪渠、青静黄排水渠、北排河等6条二级排涝河道过境入海,上游来水几乎全部为劣v类,汛期污染程度更高,仅靠新区境内水体无法有效稀释,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艰巨。
滨海新区系统治理水污染,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巩固清水河道治理成果,全面消除建成区水体黑臭。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完成27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 新地标运行,新建改造3座污水处理厂、3座再生水厂,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运行负荷率,实现污水“一网打尽”。实施雨污分流工程,今年计划完成城市排水主管网 雨污分流改造20公里、32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未来三年建设雨污排水管网90公里,实现污水、雨水各行其道。落实污泥处置“五连单”制度,实现污泥 全部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节约保护水资源,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 线”。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综合利用,坚持分质供水、优水优用,严格用水总量控制、计划管理、量化考核,从严限制地下水开采,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水质监 测,配合做好北塘水库水源地保护,保障饮水安全。
整体修复水生态,建设区域循环水系、南北连通水系,近期实现两区循环、三系连通,形成 以“中心桥北干渠—八米河—十米河”为主线的北水南调连通水系,加强生态补水,让水连起来、流起来、活起来。全面落实“河长制”管理,发挥三级河长作用, 实现全区579条河道、400座水库坑塘长效管理、常态治理全覆盖,促进自然生态、河湖生息、水质还清、水体还美。
推进加油站双层罐体更新改造,完成501个地下油罐改造。抓好排海口整治,天津港一号雨水泵站整改工程进场施工。新建提升9个地表水自动监测站房。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35座污水处理厂达标率由2013年的57.9%提升至96.3%。
构建湿地保护体系
北大港湿地是天津市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京津地区的一颗明珠。滨海新区对标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国家重要湿地,高标准开展建设、管理、保护工作,强化保护区监督管理,构建湿地保护体系。
滨海新区搞好生态补水,今年已完成生态补水7000万立方米,新增有水湿地面积13平方公里,有水湿地面积保持140平方公里。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全面 退出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种植养殖活动,拆除渔铺193个、2721平方米;按国家级湿地标准,核心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缓冲区实行半封闭式管理,退出一切 人为活动,全面提高湿地保护管理水平;按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方式,持续恢复提升湿地生态功能,稳定湿地面积,提升湿地环境质量;按统筹布局、和 谐共生的原则,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同时恢复植物群落,增强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
经过努力,滨海新区将把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建成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旨,以鸟类保护为核心,以湿地保护为重点,以观鸟赏景为特色的国家级自然保护示范基地。(津云新闻编辑张晶晶)
东城区胡家园社区老锅炉房变社区综合服务楼
6月12日、13日部分用户停气
周桂萍调研包保重点工作和课题
设计师品牌LIYIHAN 2018FW大秀 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沙钢承担的南海海防工程用产学研前瞻性项目填补国内空白
天津滨海新区精心守护绿色家园 严控污染源 守生态红线
今年前4个月我市空气质量逐步改善
《燃烧吧大脑》获戛纳电视节唯一中国原创节目推荐
南京初中围绕“以学定教”,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
杜集区矿山集街道掀起“反腐正风 扫黑除恶”宣传高潮
2018年“民歌回娘家”民歌演唱会暨桑植民歌采风活动在桑植县举行
周乃翔赴各市调研
埇桥区法援中心送法进军营
长春新区布局大数据产业助力“数字吉林”建设
因泵站计划性清洗水箱影响 长春部分地区停水
脱贫故事丨摆脱“等靠要”,高新区贫困户罗启东的脱贫之路
国家税务总局常德市税务局正式挂牌
世界脊椎日:“驼背族”看过来!每天6个动作 “天鹅颈”向你招手
进贤县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