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第一要务 坚定转型方向奋力开创平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乡村旅游
品牌农业
新农村建设
科技创新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平定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三个坚持,四个围绕”工作思路,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5亿元,增长3.4%,经济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财政总收入7.85亿元,增长9.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7亿元,增长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09亿元,增长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48亿元,比上年净增2.3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259元、12427元,增长6.1%和6.5%。
  坚持改革创新 创优环境 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措施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扩大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全方位加以推进,保障和有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着力激发转型发展内生动力。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的各项重大改革任务,紧紧围绕省委“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聚焦产业转型、机制创新和振兴实体经济三大主攻方向,为推动全县发展注入新活力。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关键性改革,有效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障碍。进一步加大平定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力度,全面对标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提升“三化三制”改革水平。深入推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深化企业机制体制改革,深化娘子关、冠山等旅游景区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创新,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把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力驱动转型发展。突出科技创新。今年,抓好开发区与山东高端科技工程研究院合作共建,推动一批技术成果在平定落地、开花、结果。研究出台综合性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长青、贝特瑞等企业广泛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进行合作,发挥平定紫砂研究所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快人才引进,制定出台平定县《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招才引智奖励办法》,做好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
  三是把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作为推动项目建设、产业转型最主要的抓手,提升招商引资效果。招商引资重点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加强产业转移对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健全完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考核和责任落实机制;强化领导带头招商,拓展亲情招商、扩大会展招商。县级领导、乡镇和有关经济部门党政负责同志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手中有项目,形成全员抓招商,齐心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是强化激励引导和主动服务,为企业发展和企业家舒心干事营造良好环境。依法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在全社会营造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促进企业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创优政府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全面推广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着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健全干部入企服务常态化机制,建立党政与企业双向沟通机制,培养一支有眼光、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县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执行、监督、考评、奖惩等工作机制,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告知、重大经济工作专项督查等制度,定期分析研判经济形势,强化对经济工作的调度,全面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县直部门加强工作指导,各乡镇党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强化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好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责任。强化督查督办,完善抓落实的机制。健全督查督办、工作考核、问责追责机制。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强化责任和压力传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善抓落实的干部队伍。严明政治纪律和规矩,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担当作为、破解难题,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2018年目标任务
  2018年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结合起来,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围绕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和县委“三个坚持、四个围绕”的思路,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平定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要载体和牵引,以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创新驱动为重要手段,狠抓产业转型,狠抓实体经济,狠抓城乡面貌改善,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2018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为圆满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和做好全年各项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 以新兴产业为重点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
  在稳定煤电铝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陶瓷、耐材、石灰、陶粒砂等传统产业,形成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产落实优先发展要求。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进农业特色化、精细化、功能化发展。今年围绕建设省级农产品特优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等目标,集中实施阳泉壹号集团100万只蛋鸡养殖、富利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等一批农业重点项目,围绕中药材、红薯、养蜂三大重点,打造一批农业种植、养殖集中连片发展基地,培育壮大万和油脂、泰东农业等一批有带动性的农业经济主体。
  二产是全县转型的战略重点和难点。把开发区作为平定工业转型的最重要抓手,坚定不移走市场化运作、公司化运营、集群化发展的路子,着力打造现代煤化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三大新型工业。今年,开发区高标准谋划和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重点推进瑞丰年产10万立方pc构件、益智年产180万平米生态陶瓷透水砖、泵阀集团“退城入园、搬迁改制”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阳煤乙二醇二期、贝特瑞10万吨人造石墨、亿晨60万吨镍铁合金等项目落地开工。实施龙川工业园区新区主干道建设,实现园区各条主干道基本贯通。同时,大力发展以陶瓷、砂器、紫砂产业为代表的富民产业。今年开始,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强化招才引智和本土技术人才培养,通过市场化运作和引进民间资本等方式成立一批龙头企业,推动新成立20家以上标准化作坊和一批家庭式小作坊,让紫砂产业在重点乡镇开花结果,重点产品初步实现规模化、批量化生产。
  三产以打造娘子关5a级旅游景区为龙头,加快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老,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和新增长点。扬起娘子关旅游龙头,开发西郊-上下盘石-娘子关和巨城-董寨-娘子关两条古道,打造冠山、玉皇洞和红岩岭、药林寺和浮山三大景区,突出生态休闲游、红色文化游、古村古院古庙古街民俗游、陶瓷砂器紫砂体验游四大主题,抓好对外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宣传推介、策划重要活动五大支撑,推动全县旅游产业成规模、上档次。今年,推进一批重点景区开发建设,实施一批旅游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策划推出一批重大文化活动。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要抓手 以重塑城乡关系为重点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城乡面貌改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互促互进、融合发展的路子。
  城市建设方面,持续推进县城扩容提质,重点打通断头路,整治臭水河,抓好绿地广场新建和沿街、沿路美化亮化绿化,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承载能力。今年重点完成姜家沟新村道路、南川河北岸景观大道、北大街西延道路及平定二中周边道路新建任务,以及新建路、一中路、自强路等道路的续建和改扩建,贯通新北大街等城市主要道路。启动新建路中心广场规划设计,完成一期宪法广场建设以及崇文园、秦王园等游园小品建设。实施县城主干街道美化亮化工程,启动嘉河、城南河水体综合治理和上城、南营街修缮工程。在西郊村选址建设大型停车场。
  乡村振兴方面,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协调抓好农村煤改电、煤改气、垃圾污水治理等重点工程,形成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常态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干部队伍。利用农村“四好”公路政策,统筹实施建制村通硬化路、县乡公路改造提质、危桥改造等重点工程,42个贫困村全覆盖。以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为重点,统筹推进其他农村改革。
  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目的 以三大攻坚战为重点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最优先的位置,让发展成果更多地转化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综合运用好各类扶贫政策,重点抓好产业脱贫。巩固脱贫成果,保证脱贫质量,集中力量攻坚,确保剩下的9个贫困村731户1649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发挥好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三支队伍”的作用,选好配优贫困村“领头雁”;继续对脱贫任务较重的乡镇实行台账管理,加强考核监督。强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二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大气污染防治,大力开展“控煤、治污、管车、降尘”等专项整治。加强对煤矿、洗煤厂、城市污水等水体污染的源头管控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深入开展“控源头、保清流”专项行动,消除黑臭水体。全力完成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加强生态管护;加快推进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太行山绿化、矸石山治理等重点环保工程。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快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保持严厉打击私挖滥采高压态势。
  三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强化金融机构主体责任,有序推进信用社改制化险,积极防范化解企业违约风险。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强化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等机构的监管。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依法打击非法集资。加强改进信访和调解工作。提高预警、预判、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好重大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做好各行业、各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完善“678工作法”“abc分级分类管理”“四不两直”等制度,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加大隐患排查治理,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深化平安平定建设,加强社会治理、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社会治安防控等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双创”工作,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离退休人员待遇和低保人群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动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做好中、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狠抓师资质量提升,持续抓好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平定二中、实验小学改扩建和第三实验小学、阳泉师专附校续建等教育重点工程。进一步改善县医院医疗条件,加快推进县中医院选址新建。继续全面深化医改,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大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健康平定”建设。在成功创建“全省农产品安全质量示范县”的基础上,创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
  今年是省委、市委提出的“转型项目建设年”,在项目建设上,集中精力抓好全年确定的103个重点项目,特别是娘子关全域旅游开发、贝特瑞年产3万吨高端人造石墨、鼎裕年产200万件紫砂、蒙牛阳泉物流基地等10大标杆项目。
  今年,平定县要在办好省、市民生实事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办好6件实事:
  1.实施贫困村饮水安全和村通硬化路全覆盖工程。
  2.建设“互联网+社保服务”便民系统,通过“线上综合服务”+“线下边远地区入户服务”的方式,为全县城乡参保职工、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社保服务。
  3.实施农村留守儿童日间照料全覆盖工程,将农村留守儿童全部纳入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统一管理。
  4.启动实施红卫学校新建和阳胜中学迁建工程。
  5.在柏井镇、巨城镇建设两个“120”急救点,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卫生应急保障能力。
  6.实施燃气供气扩展工程,新增城乡燃气居民用户1万户。

初三学生酒后听力受损 当心!熬夜也会损害听力
南通警方集中销毁1600余件非法枪爆物 市民举报涉枪涉爆违法犯罪线索有奖励
推动小区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发展——昌黎县人大常委会召开小区物业管理情况调研座谈会
市农委开展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督导
肥乡区举行中世智装技术控股有限公司智能装备(邯郸)项目签约仪式
狠抓第一要务 坚定转型方向奋力开创平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关于召开北沈家桥配套道路项目绿化苗木迁移设计方案听证会的公告
一男子通过网络非法销售香烟 人财两空终获刑
云岩区卫计局组织辖区医疗机构开展义诊宣传活动
北京考古新发现汉代窑址 摆放整齐青砖极为少见
生态育人促学生幸福成长
徐水区正村镇开展“五个一庆七一”活动
颍泉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截至13日17时 迎椰路口南往北尾部排至美舍河桥
田师付镇:农民画画出大市场
齐云山镇困难学生收到“温暖包”
河东新区群工局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反邪教网上斗争三年攻坚战
审计局:加强轨道工程现场跟踪审计
路桥街道良一村志愿消防队经过约谈达到质的转变
贾汪区开展“中秋”“国庆”期间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