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柏井,绝对是井陉古道上最古老的驿站,也是出入二百里井陉最紧要的关口。直到现在,柏井村古老的西阁上,还保留着两块石刻,一块是“秦晋要路”,一块是“燕赵合衢”,连同那块已经躺在村委会院内很久的“柏井驿”石刻,都向人们昭示柏井古道的古老以及柏井驿站的重要。
然而,这“燕赵合衢”的说法,着实让我纳闷了许久。是啊,说连通东西的柏井——井陉古道是沟通秦晋的山关要路,这我能理解;同样,要说直通东西的柏井——井陉古道是沟通燕赵的必经通衢,我也能认同。可这一个“合”字,教人费尽思量,不得其解啊!这意思是明摆着的,就是说这是燕国与赵国共同拥有的一条要道。怎么可能?难道这“燕赵合衢”的背后,有什么历史隐情?为此,我在柏井西天门古老的八叠坂石道上一次次行走,也在柏井一至五村的街头一次次徘徊追问,数不清的摇头与叹息,让我感到迷惘、困惑。
不过,在阅读《史记》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记载,还是给我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或许能解开对“燕赵合衢”的疑团。
《史记·赵世家》载:赵孝成王“十九年,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也就是说在公元前247年,赵国和燕国交换国土:赵国把龙兑、汾门、临乐给燕国;燕国把葛城、武阳、平舒给赵国。这次交换国土,显然是为了就近方便,赵国把靠近燕国的龙兑、汾门、临乐换给了燕国,而燕国把靠近赵国的葛城、武阳、平舒换给了赵国,这显然是一次互惠互利的平等交换。只是从古至今,这六个地名所对应的地望却一直模糊不清,更多的时候只是大致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真要丁是丁卯是卯地较起真来,往往含糊其辞,不知所云。但是,其中的平舒,我还是略知一二。
徐广在注解平舒的时候说:“平舒在代郡。”当时赵国的代郡范围很广,北起灵丘,南到和顺,都曾经是赵国代郡的版图。《括地志》说:“平舒故城在蔚州灵丘县北九十三里。”而《读史方舆纪要》载:“平舒城在县(灵丘)北。《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十九年,与燕易土,燕以平舒与赵。即此。”且不说《读史方舆纪要》的明显错误,将赵孝成王十九年张冠李戴成了赵武灵王十九年,单单是这灵丘平舒的断言,就犯有常识性错误。我们知道,赵简子去世后,他的儿子赵襄子赵毋恤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杀死代王,将代国收入囊中,直到赵武灵王去世之后,还将尸体埋在了这里,正因为如此,此地才被命名为灵丘,就是赵武灵王的墓地所在之意。这是赵氏立国最坚实的根据地之一,直到赵国灭亡,也从未有将此地易手燕国的记载,怎么平白无故到了赵孝成王之时,这平舒就成了燕国的领土,并要拿赵国的城池与其交换,这不莫名其妙吗?
其实这灵丘平舒,就是今天灵丘县北的广灵县。广灵县在战国时期为平舒邑,就属赵国。秦朝属代郡。到西汉韩信下井陉背水一战灭亡赵国之后,这里才设置平舒县,与周围的崞县、灵丘县一起,隶属幽州代郡。到东汉时期,属中山国,也叫常山国。张耳首任常山王,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常山赵子龙,这些人物都来自我们所熟悉的中山国这块土地。这也就是西汉、东汉时期这一带的来龙去脉。难不成《括地志》与《读史方舆纪要》将东汉幽州代郡的平舒,硬是关公战秦琼地按在了几百年前的赵孝成王头上吗?此平舒的注解,断断经不起推敲。
历史上的幽州渤海郡,也曾经有过一个平舒县,为区别于并州刺史部代郡的平舒县,还特意加了一个东字,就叫东平舒县,也就是今天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的大城县。但是,考证东平舒县的历史,我们发现大城县境内,很早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到春秋末期,境内才有城邑,即今天的平舒镇,而当时名叫徐州,是齐国北部的边城,正处于齐、燕、赵三国交界地带。燕昭王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攻打齐国,占领齐国70余城,其中的徐州才由齐国改属燕国,并更名为平舒。
直到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在今天津市静海陈官屯镇西钓台村附近才第一次建东平舒县。大致包括今天的河北大城北部、静海全境和天津市郊海河以南地区。西汉初元二年,即公元前47年,因“海水大溢”,就将东平舒县迁至现在的大城县境内,仍属渤海郡。到北魏太和十一年,即公元487年,东平舒县去“东”,正式称平舒县。后晋时,这里沦入契丹,周世宗显德六年,即公元959年柴荣收复,更名为大城县。
由此可见,渤海郡平舒,从始至终都没有属于过赵国,当然,赵孝成王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47年的“易土”外交,赵国就绝不可能拿已属于燕国近半个世纪的平舒,再与燕国交换。
此平舒,也绝不是彼平舒!
这里的平舒只有一个,那就是寿阳平舒。
你是说灵丘平舒未曾归属过燕国,渤海郡平舒未曾属于过赵国,难道说赵国境内的寿阳平舒就曾归属过燕国吗?是的!
因为历史上的平舒,曾经是中山国的领地!这个问题,就说来话长了。
你知道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灭亡了西周之后,中国历史曾经进入过二十年可怕的真空期吗?
《古本竹书纪年》载:幽王“十一年春正月,日晕。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犬戎杀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申侯、鲁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是为携王,二王并立。”这是发生在公元前771年的事情。由于周幽王宠爱褒姒,于是废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与宜臼只好逃回申国,寻求申侯庇护。这使周幽王的老岳丈申侯大为恼火。为了夺回失去的势力,申侯一不做,二不休,联合鄫人、犬戎偷袭首都镐京,结果,周幽王及太子伯服败死,郑桓公为护幽王力战而死,周室灭亡。这文武成康创立的西周王朝,在经历了十一代十二王大约275年之后,就这样灰飞烟灭了。犬戎大军焚烧、抢掠周朝京城镐京,杀贵族卿士大夫无数,虏王后褒姒向北而去。
战后,以申侯为首的诸侯秦、郑、晋,在申国共尊废太子姬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但姬宜臼太子位早已被废,其交通敌国犬戎、弑父杀弟、灭亡西周王朝的恶行,已经丧失其继承王位的资格,所以九年之内,诸侯们都不来朝贡他。战国楚简《系年》载:“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与此同时,以虢公翰为首的十多家诸侯,共同拥立周宣王次子、周幽王之弟姬望(别名姬余、姬余臣)为周王,史称周携王。虢公翰一族也从此向东迁徙,立国于中山一带,以拱卫新成立的周王朝。从此,周朝二王并立。
姬望的封地,应该是钜鹿莫国。古钜鹿范围极大,在今天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而莫国首都,应该在今河北任丘,鄚阳城即古颛顼城,大致就在望都。这望都的名字,应该是一个古老的传承。周携王,名姬望,莫国是他的封国,莫国的首都,后来就被称为望都。
周携王即位为王时已经二十多岁,政令不易为外臣操控,而周平王还是七八岁小孩,权臣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周携王当政年代,在河北、山西一带和揖北方少数民族,结好上古唐尧虞舜遗族,为政宽裕慈仁,恩能及下,和而不流,能绥四方,南通荆楚,北结燕国,东联齐国,西善旧晋。外有王室支柱虢公翰的强力支持拱护,内有和揖百族的大政国策,所以政通人和,百业并举。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井陉古道的周围,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小国,鲜虞国、鼓国、仇犹国、肥国以及后来的中山国等等。周礼浸淫的那个时代,人们大概都不知道如何处置这突如其来的巨变,当然也不会把彬彬有礼的贵族都想象成不堪防范的小人。姬望大概就对近邻姬姓晋国,更是丝毫不加防备。
但晋文侯姬仇,却绝对是一个有抱负的人物。他早有向北开疆拓土的野心,其占据井陉要地的东北方莫国的强大,肯定会成为晋国未来发展的巨大阻碍。
终于等来了机会。苦心经营二十一年的周王姬望,有一天,竟然要经过晋国的土地大摇大摆地去巡视黄河边上的虢地,这是西周栋梁虢氏的最初封地。三门峡现在有一座气势恢宏的虢国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了虢国曾经的辉煌。这么重要的活动,竟然就被晋文侯截获了消息。而晋文侯就在姬望必经之地设伏,以姬望无权继承幽王大统之名将其袭杀,并进而派兵攻打莫国都城,鄚阳城也由此毁于战火,从而终结了这二十一年之久的二王并立局面。
自古以来,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然而,在西周灭亡之后的二十一年里,竟然就是二王并立。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二十一年,天下竟然太平,各国竟然相安无事!
袭杀周携王,迎立周平王,确立天子正统,晋文侯由此获得了拥立周平王的投名状,清华简《系年》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晋人焉始启于京师,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拥立平王东迁洛阳,这绝对是改变历史走向之举,最大的受益者是原本并无尺土之封的秦,却一跃而超越晋国侯爵之上而成为公爵秦襄公;其次是郑,原本“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国策禁令,而此事件之后,郑武公却拥有了讨伐东方诸侯的尚方宝剑,以至尾大不掉,这郑国后来让东周尝尽了苦头;最后就是晋国,晋侯终于可以在成周天子的朝堂上来回走动。
当周平王得知晋文侯袭杀周携王之后,欢喜激动,溢于言表,那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喜不自禁的周平王还挥笔写下了《文侯之命》以表彰晋文侯的功绩。《尚书·周书》中有一篇《文侯之命》,那就是周平王专门写给晋文侯的表扬文章,还铸在了青铜大鼎之上。周平王在册命的结尾处极尽肉麻地写道:“族父义和啊!您能够光耀您英明的祖先唐叔……继承和发扬文王和武王的美德。您很伟大,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您保卫了我。像您这样的前辈是值得敬重的,我很赞美!”堂堂天子,对自己的诸侯国君这样露骨地奉承,不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不可能这么掉价儿。
什么叫“礼崩乐坏”?这就是。本来周礼规定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晋文侯身上,直接就变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此之后,整个春秋时期,周王朝就一直处于这种打破规矩、自立门户的恶斗之中。由此我们也就理解了晋文侯姬仇的弟弟姬成师,一直以推翻大宗哥哥这一支为己任,通过七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曲沃代翼终于取得成功,姬仇一族被曲沃桓叔一支消灭得彻底干净,到曲沃桓叔之孙姬称的时候,终于成为晋国国君,并威逼利诱周釐王将其由侯爵封为公爵,是为晋武公。
到他的儿子一代英主晋献公姬诡诸的时候,雄才霸略,创造了“假虞伐虢”的奇迹,在晋国境内,“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到晋文公重耳的时候,晋国霸业横空出世。到公元前632年5月,晋文公以周天子之命,召集诸侯,齐昭公、宋成公、鲁僖公、蔡庄侯、郑文公、卫叔武及莒子,践土为盟。更有甚者,参加会盟的竟然还有周天子。这连写《春秋》的孔子都看不下去,只好以周天子“河阳狩猎”的名义,碰巧遇上了会盟,就来讨一杯酒喝,天子威风扫地到不忍直视,致使史官不可直书,只能隐晦,后人将史书的这种写法称之为春秋笔法。
晋文公开创了晋国一百多年的春秋霸业,同时,也为晋国的灭亡准备了掘墓人。晋国的六卿制度,最大限度地限制了公室的权力,也为六卿崛起创造了条件。这我们就很好理解后来发生在井陉古道周围的那些蹊跷事情了。
就在古州平定的周围,一条井陉古道串联着的那些神秘古国,仿佛就在眼前,却又那么遥远,昔阳的肥子国,盂县的仇犹国,河北正定周围的鼓国、鲜虞国、中山国,无一例外,我们几乎都说不清它们的来龙去脉,甚至我们都怀疑真的有过这些邦国吗?这些邦国真的都是戎狄之国,和周王朝的分封毫无瓜葛?怎么可能?
指示牌与地面标线"打架" 交警:修路遗留问题立即更改
广东省扫黑除恶第二专项督导组进驻中山
春季养护正当时 绿化带换新颜
钟楼区:话剧社挂牌成立并首演
2018中招政策出炉 看看有啥变化
柏井古驿 燕赵合衢为哪般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班在井冈山举行
我市举办高新企业军民融合研讨会
挡不住的神奇小子姆巴佩!世界杯法国4:3胜阿根廷晋级八强
记者跑腿:常住洛阳的异地户口老人能在社区免费体检吗?
娄底市规划局召开2017年党支部书记“双评双述”工作会议
我市启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筹备工作
长春市儿童医院邀北京专家指导 完成吉林省首例儿童肾盂积水腹腔镜微创手术
【暖新闻·江西2018】盲人情侣遇险 夜查交警救助
惠东:高标准建设“德法讲堂”德法教育全覆盖
广元交警三大队交通事故逃逸案侦破率达100%
万米高空飞机失压!8月26下午 昆明至杭州一航班因机械故障返航
空军年度突防突击竞赛考核拉开战幕
努力提升文明创建水平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市以党建总揽全局引领高质量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