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口部分小学现超大班额 挤呀挤呀挤
一个班塞70人 如何“瘦身”?
省教育厅:多举措增加学位,年底前基本消除超大班额,大班额问题预计明后年得到较大改善
2017年5月,我省印发《海南省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 2017-2020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指出从2017年起,用4年时间分市县分年度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到2018年底前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底前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随着今年秋季学期的开学,海口部分小学大班额问题再次引发学生家长的关注。那么,该如何解决大班额问题呢?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厅已启动新一轮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规划,将结合我省发展状况,科学规划教育布局,同时要求各学校不得新增超大班额,现有的超大班额将通过内部挖潜、增加教室等方式逐步消除,“根据目前各市县进度来看,大班额问题预计到明年或2020年会得到较大改善。”
学校发愁
小学一年级平均每个班70人,教学、管理压力大
新学期开学后,海口二十六小副校长钟海燕很是忧愁,原因之一是超计划的招生数和超大班额。该校一向是龙华区辖区内学位较为紧张的学校之一,今年也不例外。钟海燕介绍,今年该校小学一年级计划招8个班约400名新生,但由于片区适龄儿童较多,统筹后最终入学新生达9个班共600多人,平均每个班学生达70人。“不止是一年级,其他年级也存在超大班额的情况,平均每个班68人左右。”钟海燕说。
大班额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全校49个班,3000多名孩子,每周举行升旗仪式,操场都挤得没地方站。”看着乌泱泱的学生,钟海燕感觉压力很大,“集体活动怎么组织?安全问题如何保证?班级作业如何批改?学校和老师都有难处。”她说,“现在老师的工作压力也很大,一个班近70名学生很难照顾得过来。”
行政班教室紧缺,但学校周边没有可扩建的空间
让钟海燕无奈的,是学生家长的不理解。“有些学生在后期统筹时取得入学资格了,结果家长一看每个班这么多学生,就转学了,还有家长去教育部门投诉。”钟海燕也很委屈,“学校尽可能让更多的孩子有学上,但迫于教室有限,扩大班额实属无奈之举。”
钟海燕介绍,近几年学校片区范围没有变化,但多个小区建成入住以及棚户区改造带来外来务工人员,导致对学位的需求越来越多。虽然学校新建的北楼今年已投入使用,原在南楼上课的部分学生转移到新楼,但空出来为数不多的教室是作为功能性教室,用于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教学,行政班教室仍紧缺,“学校占地面积有限,周边全是居民楼,没有可供扩建的空间。”
记者走访
部分学校通过新建教室等措施将班额控制在50多人
海口二十六小的大班额现象并非个例,据龙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西小学、丁村小学等学校,由于片区内适龄儿童较多,在优先保障入学需求的前提下,部分班级的人数达70人左右,教学和管理压力很大。“接下来我们打算从内部挖潜,通过改扩建学校等措施增加教室数和学位供给。”该负责人表示,结合棚户区改造,区教育局计划对坡巷、盐灶等片区学校进行改扩建,预计未来几年大班额问题有望得到明显改善。
记者走访海口多所中小学校了解到,在学位紧张的情况下,学校采取了多种方式增加教室,将班额控制在50多人。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今年一年级招收15个班,由于原校区教室不足,学校将新生全部安置在南校区,从之前公示的分班情况来看,每个班都是56名学生。
海南白驹学校今年小学毕业班仅有6个班,但计划招收新生16个班共800人,经过统筹后最终招生人数超过千人。为顺利安置一年级新生,该校在原琼山体校即学校操场内新建三排共9间板房教室,同时通过内部挖潜,调整老师办公室用作新生教室,将每个班级学生数控制在50人左右。
探因
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学位供不应求
“就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海口和三亚作为我省中心城市,学位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经过统筹调整后,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已经比较少了,但仍有很多学校是50多人的班额。”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杨永飞表示,本学期开学后,省教育厅也在着手统计学生信息和班额等数据,将根据各市县各校实际情况,逐步解决大班额问题。
杨永飞介绍,出现大班额是因为学位供不应求,而根源则在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海口为例,以往每年有5000到6000的新增学龄人口,而今年大概有7000人。”他表示,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规划的前瞻性不足,没有预留足够的教学用地,“尤其是老城区的一些学校,面积很小,但是周边都建起了小区,想让学校扩建扩容都很难,导致矛盾比较突出。”
据介绍,目前海口的学生中约有36%的人非海口户籍。“外来务工人员来建设城市,其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的权益也应该得到保障。”杨永飞说,学生家长关于“减小班额,营造好的学习环境”的要求可以理解,但在学位供给不平衡的情况下,政府部门要优先保障孩子“有学上”,然后再逐步通过各种措施来解决“上好学”的问题。
省教育厅
措施 多举措增加学位供给
1、 新建学校,扩大“麻雀学校”规模
目前,我省也在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等方式解决学位供给问题。
“今年海口的几所新学校已投入使用,包括北大附小、海南侨中美丽沙分校、滨海九小美丽沙分校等,增加了学位供给。”杨永飞称,结合棚户区改造,不少原先校区面积较小的“麻雀学校”规模也得到了扩大。
2、 家门口办名校吸引学生回流
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杨永飞介绍,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9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现在农村的学校也得到了改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不用再大老远到城镇上学。”
“一市(县)两校一园”工程的实施,也让各市县有了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比如北师大万宁附中投入使用6年来,不仅使许多万宁户籍的学生从海口回流到当地,还吸引了周边市县的学生去上学。”杨永飞介绍,截至目前,全省“一市(县)两校一园”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引进工程已经落地和正在洽谈的合作办学项目有65个,其中21个项目已开学招生。“平衡各市县之间优质教育资源,有助于缓解海口、三亚等中心城市的学位压力。”
3 、新建小区配套建学校
“另一个措施是新建小区配套学校。”杨永飞称,去年年底,我省出台《关于加强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建小区建设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的问题进行了规范,要求居住区户数在1500户及以上的,应规划建设幼儿园;居住区户数在4000户及以上的,应规划建设小学;居住区户数在9000户及以上的,应规划建设初中。
“配套设施要和住宅小区同步建设、同步验收,这样就避免出现以往‘只建小区,却没有学校’的尴尬情况。”杨永飞透露,《意见》作为文件,约束力有限,“目前在争取通过立法形式将其确定下来,提高权威性和约束力。”
目标 年底前基本消除超大班额,预计大班额问题明后年得到较大改善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推进,以及《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的出台等,未来我省的人口会越来越多,对学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届时将如何缓解中心城市学位供需矛盾,消除大班额?
对此,杨永飞透露,目前省教育厅已启动新一轮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规划,将结合我省发展状况,科学规划教育布局。同时,要求各学校不得新增超大班额,现有的超大班额将通过内部挖潜、增加教室等方式逐步消除。
杨永飞介绍,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前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将控制在3%以下,达到基本消除的目标。而56人以上大班额的改善需要一定时间。“目前海口等市县都在努力,但无论是新建学校还是改扩建学校,涉及基建工程和师资配备等,不是一蹴而就的。”杨永飞表示,增加学位供给消除大班额,是个系统工程,根据目前各市县进度来看,大班额问题预计到明年或2020年会得到较大改善。
相关链接:
海口市第九小学和西湖实验学校周边多个寄宿点被责令整改
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 海南专项治理幼儿园“小学化”
自来水管被冻损冻堵 水务集团奋力抢修
开发区召开安委会成员单位联席会议
扎实推进济祁高速生态长廊建设
市农业局组织召开现代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研讨会
我市突出“四个先行” 做好先行区总体方案编制工作
海口二十六小一个班塞70人 如何“瘦身”?
我市开展城市公交综合应急演练
我市首个保护知识产权体系意见出台
上海友谊睦邻汇社区便民指导工作室开展公益敬老活动
济南市开展夏季关爱农民工系列活动
公务员招考笔试结束
安徽省国有林场完成岗位设置 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曲福田走进江苏广电总台《新时代 新使命》演播室,畅谈创新发展
为保护女孩不被蜇 他后背留下13个大红包
市城市管理局组织开展全局在建工程项目专项检查
南靖卢灯荣:积极投身技术创新 赢得企业市场
严查重罚规范经营 力保道路清洁净爽
市交通质监站督查利沾路改建工程
蓬溪县举行“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8周年巾帼文明岗文艺汇演活动
城口:垃圾“变废为宝” 让乡村环境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