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的十月,在中国第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西太平洋上的明珠舟山。这个城市不产一滴油,但为什么会在这里举行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油商大会呢?原来共享“一带一路”机遇,共商油气合作大计,实现共赢发展目标!10月18日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袁家军在油商大会上给出了漂亮答案。
油气等能源资源是今年浙江省“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社会今天高度关注的地方舟山。据了解,本次大会以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推动“一带一路”油气产业合作愿景与行动为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去年浙江省举办了首届世界油商大会,在杭州举办,相比去年,今年的大会本报记者在现场关注到三个特点:
一是主题更加鲜明
从首届油商大会,以石油为主的油品全产业链,拓展至石油和天然气并重的油气全产业链,彰显油气全产业链的新机遇、新空间和新市场。
二是产业对接更加紧密
本届大会共签约25个项目,总投资1656亿元,涵盖了油品储运、石油贸易、lng等领域,彰显了大会的行业峰会、产业对接和成果落地的特点。
三是层次更加高端
这次3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800多名海内外嘉宾应邀出席大会。特别是世界前十大石油公司中的八家以及世界前十大石化公司的七家,还有世界五大石油贸易商的四家都参加了会议,彰显了大会的国际性、高端性。
顺应全球能源发展潮流,浙江油气全产业链建设步入快车道。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在全球依次能源消费中,石油占了1/3,天然气占了1/4,两者合起来占了将近半壁江山。2017年,全球石油消费量是46亿吨,天然气消费量是1.89万亿方。据预计,2035年,石油仍然是世界的第一大能源,天然气即将超过煤炭,成为第二大能源。石化将占据全球能源的75%以上。特别是全球油气供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带一路”在内的东半球将成为全球油气需求增长的主力。中国在东半球里占“一带一路”石油销量的51%,天然气占52%,石油产量占全球的57%,天然气产量则占有全球的53%。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去年中国原油的表观消费量达到了6.1亿吨,进口量是4.2亿吨,天然气消费量则达到了2368亿方,进口量是920亿方,油气约占能源消费的1/4。伴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未来油气需求巨大。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明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未来五年将贡献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37%。浙江是中国经济的动力,经济的大省,也是能源消费的大省。去年,全省gdp达到了5.18万亿元,也就是7667亿美元,增长7.8%。今年前三季度,浙江省经济总量增长了7.5%。去年浙江的成品油销售量是1950万吨,天然气的消费量是105亿方,原油加工规模,居中国的第四位。浙江积极融入自贸区油气全产业链步入快车道。
据了解今年浙江省引进了一批油气企业,新增注册企业是9566家,注册资本则达到了3752亿元。其中,油气企业203家,注册资本是1328亿元,累计引进外资企业339家,注册资本721亿元。落地了一批标志性项目,浙石化4000万吨年,一期在今年年底将试验。推动了油气贸易,今年1-9月,实现油品贸易额1614亿元,保税燃油的交易量是268万吨,天然气交易123万吨,煤炭交易1876万吨。今年,保税油加注量可突破300万吨,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到555亿元,增长了16倍。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而且会越开越大。2015年5月,总书记在舟山调研时指出,舟山的开发、开放不仅具有区域的战略意义,而且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要求浙江发挥优势,继续开发建设,为国家石油储备打好基础。今年的9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舟山指出,强调舟山绿色石化项目建设给了市场一剂稳定剂。油气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力推动浙江油气全产业链建设。浙江省的战略任务是一中心、三基地、一个示范区,就是要加快国际油品交易中心、国际油品储运基地、国际石化产业基地、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加快打造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跨境人民币交易结算的示范区。目标是三个1亿吨,1亿吨油品的储运能力、1亿吨炼油能力、1亿吨交易能力,这样一个目标,可以说舟山自贸区是万亿级的油矿。
共享国际油品交易中心建设机遇,加强油品交易领域合作,对标合作,打造以原油、成品油、保税燃料油交易为重点的国际油品交易平台,力争到2020年,年交易1万亿元。浙江省将引进国际大型石油企业,形成国储、商储并重,力争到2020年,油品的储运达到4000万吨,把国际油品搬到家门口,将推进海港、陆港、空港和信息港四港联动,推动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浙江也是天然气消费的大省,预计2020-2030年,浙江的天然气消费即将达到200-400亿方。将以宁波为核心区块,全力打造lng全国登陆中心,推动lng全产业链建设,力争到2020年,形成180亿方的接收能力,远期要达到年接收957亿方的能力。共享国际石化基地建设机遇,加强油品加工领域合作。“十三五”期间,中国将重点打造浙江,包括浙江在内的七大世界级石化基地,目前浙江省正按照民营、绿色、国际、万亿的定位建设总投资1730亿元人民币的舟山绿色石化基地。这是目前世界上投资最大的单体产业项目,也是国内外迄今为止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该项目到2020年,将实现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能力,800万吨的对外甲苯这样的产能。目前,这个基地像一座超级的工厂,有接近40000人在现场工作,创下了世界记录。同时,也彰显了舟山速度。将以乙烯、芳烃等高端产业为特色,扩大油品加工领域的投资开放,创建以石化为特色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国际一流的石化产业集群。
共享国际海事服务建设的机遇,浙江省在加强海事服务领域合作。将对标国际一流,以发展船用、低硫油生产供应业务为切入点,加快打造全球知名的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力争到2020年,保税油的加注量要达到700万吨。将扩大船舶燃料油加注市场份额,建设低流燃料油的生产基地,打造国内第一大供油地。东北亚保税燃料油供税中心,积极发展国际船舶保税维修,打造国际一流的综合性船舶供应服务和船舶修造基地。大力发展金融、租赁、保险、经济等服务,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享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示范区建设机遇,加强油品金融服务领域合作。以油品等大宗商品交易为突破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国家赋予浙江自贸区的重大任务,将推进油品贸易人民币计价与结算,大型石油公司在自贸区成立进口原油结算中心,支持国际航型船舶在舟山加注保税燃料油用人民币结算。积极引进跨境人民币结算机构注入自贸区,支持具有离岸资格的银行在自贸区内扩大相关离岸业务,力争到2020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到800亿人民币。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全球油商、油企在浙江投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我还想说,在我们中国的自贸区成立一年多来,围绕油品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已经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自贸区有59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的有23项,浙江省率先试点,优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创新开展国际航型船舶的一单四报(音),口岸、港航通关服务一体化“4+1”模式。正在积极打造数字自贸区,努力走在全国口岸通关效率的前列。
我市重建健康主题公园
蕉城北山村:畲药兴村造就“绿色银行”
被母亲说了几句 芜湖少年竟连夜跑上高速离家出走
中秋敬老情 为敬老院老人送祝福
定了!今年7月1日前取消流量“漫游”费 这些费用也要降
袁家军:不产一滴油的浙江积极打造万亿油气全产业链
“小小科学家”走进出生缺陷与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
我市开展预定新兵役前教育训练
翠屏区开展第31个世界无烟日集中宣传
搭建供需平台 助力脱贫攻坚
沈学强在张湾区宣讲时要求谋求新作为 展现新面貌
铜川市2018年就业服务月招聘会公告
2017年度“黄石市岗位建功能手”、铁山三小附属幼儿园园长李秀莲 播撒爱心育幼苗 铿锵玫瑰写华章
杭海城际铁路盾构始发
贾汪区委书记曹志主持召开贾汪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指挥部第二次全体会议
化工学校成立沈阳职校首个校企合作管理平台
市安监局将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我市积极应对长春长生公司人用狂犬病疫苗事件
姜龙: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 聚力高质量文化发展
巨鹿县有个项目“帮扶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