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改造后的伊通河秀美若仙(唐如蜜摄)
近年来,伊通满族自治县紧紧围绕“旅游强县”战略目标,创新发展理念,突出抓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以旅游产业大发展带动全县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整体提升。上半年,全 县共接待旅游人数2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13.5亿元。年初,在国家发改委、人民日报社、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美丽中国绿色城镇推选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高峰论坛暨典范城镇推选活动中,伊通满族自治县荣获“全国特色旅游名县”称号,标志着伊通旅游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跨越阶段,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里程碑意义。
精心谋划 构建旅游发展格局
根据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精心组织、科学统筹,全力谋划全域旅游推进会议筹备工作。编制完成《全域旅游营销方案》和《2018年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要点》,为创建工作和伊通今后一个时期旅游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持续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旅游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率先实施“1+3”综合执法模式,着力构建全域旅游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综合执法体制“三位一体”大旅游格局,以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体制要求。此外,还设立了旅游产业发展资金,用于支持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
七星山之西尖魔塔(郭旭东摄)
强化支撑 打造旅游精品项目
依托县内优势资源,扎实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目前,域内有5家3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家4星级乡村旅馆(农家乐)和2家3星级乡村旅馆(农家乐)。大孤山旅游风景区、世外桃源风景区正在积极开展申报国家级景区工作。今年,谋划、包装旅游招商项目10余个。其中伊通火山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现已完成农业公园建设工作,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马鞍果蔬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园区项目游客接待中心、垂钓园已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夏季水上乐园、儿童游乐园项目已改造完成;民俗文化产业园多彩薰衣草庄园项目计划建设农业大棚15栋,现已完工4栋,建设总面积3万平方米;福临满族民俗文化风情园项目、世外桃源风景区二期工程项目、乾旭四星级标准酒店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规划,项目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绿色保南(郭旭东摄)
注重推广 放大旅游节庆效应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伊通不断开拓新的旅游项目,通过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为全县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机遇。节庆活动已成为伊通推广形象、传播文化、促进经贸合作、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伊通旅游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年初,首届“满族文化冰雪节”在南山旅游风景区隆重举行,这为积极开展冰雪产业发展战略、深入挖掘冰雪旅游资源、着力打造萨满文化冰雪旅游项目以及吸引广大游客进行休闲娱乐奠定了坚实基础。4月份,在伊美果业园区迎来了以“樱约而至,香飘贝府”为主题的“第三届大樱桃采摘节”,此次采摘节的举办,对于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及乡村旅游业、调整伊通种植结构、培育伊通特色产品、实施旅游扶贫攻坚战略、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全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都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七星山之孤山石林霞光(郭旭东摄)
着眼乡村 促进旅游融合发展
为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整体扎实推进,坚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伊通第一支柱产业,伊通结合建设美丽乡村和建设休闲度假旅游基地总体部署,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区域乡村旅游(农家乐),搭建旅游服务平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全县乡村旅游(农家乐)达到80家。在全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和乡村旅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中,全县共有5家被评为3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家被评为4星级乡村旅馆、2家被评为3星级乡村旅馆。
伊通河晨曦(杨贵东摄)
吉水:盘谷计生办三严抓 为计生户中考加分保驾护航
【两会之声】郎军芳代表:老城改造要与新区建设互动发展
随州市疾控中心严管“三公”经费支出
法官精准普法 破解拆迁难题
市气象局召开防灾减灾部门联络员会议
伊通着力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
“国民师范旧址”暑期活动丰富
张海虹视察城区防汛工作
把村里的事当家事——记恩施州政管办驻穿洞村第一书记李贤
电影《追梦少年》开机仪式在安州区举行
南丰牡丹节醉游人
我市举办地标优品展示活动
选专业跳不出“老一套”?同学,这些热门专业了解下
周口市安监局帮扶村里送“安全”
江南产业集中区扎实推进财税工作
记宝坻区潮阳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宗岩:以群众满意为工作标准
要向更多人介绍沈阳的好
柯俊在恩施州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第一次会议上强调以党的建设工作新成绩 推动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市安监局组织开展2018年全市冶金等行业粉尘防爆安全生产专项培训
2017年沙县文化体育广电事业成绩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