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我修路”到“我要修路”,安溪破解山区“出行难”——
700公里“通村路” 通到村民心坎上
过去,在大山深处的安溪祥华乡珍山村,有一条仅3米多宽的村道,路面坑洼难行,路旁是悬崖峭壁,村民出行心惊肉跳。然而不久前,这条路全然变了个样,6.5米宽的双车道路面焕然一新,临水临崖路段砌起钢筋水泥护栏,视线开阔、安全便利,往来村民交口称赞。
珍山村民的惬意,得益于安溪首个农村公路改造提升项目——珍山公路。事实上,为解决边远山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安溪今年结合“项目攻坚2018”活动,已将25个道路建设项目提上日程,其中,像珍山公路一样提级改造的农村公路将达700公里,成为茶乡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要致富,先修路。然而,长期困守大山,一些群众满足于现状,“出路”卡在不够开化的思想之根。筑路之前,当先打开“脑路”。为此,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动员广大领导干部、政治团体、社会贤达等力量来到百姓身边,深入浅出地把农村公路提级改造的重要性、政策的优惠力度用平实易懂的语言讲给村民听,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一番苦心换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要我修路”逐渐转化为“我要修路”,广大群众开始纷纷投入筑路热潮。感人的一幕发生在大坪乡。当地农村公路提级改造需征用茶园、农地、林地、临时搭盖建筑物等超1800亩,累计2500多万元。朴实的山民却自愿将这笔征迁补偿款全部用于工程建设,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的精神。
农村公路是疏通区域脉络的“毛细血管”,茶乡公路总里程数累计有4807公里,在这之中,就有乡道961公里、村道3167公里。这几年,安溪公路建设不断从以“量”的增长为主导向以“质”的提高为主导进行转变。农村公路的提级改造给群众带来的不仅是通行便利,更是经济繁荣、发家致富的希望。“一年半载不通车,有女不嫁水缸村”,长坑乡水缸村曾背负这样的戏言。但自从一条12.5公里长、3.5米宽的公路修到家门口后,村里的林木、茶叶开始源源不断运往山外,货车、轿车往来络绎不绝,村民不但不愁嫁娶,生活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更为广阔的农村土地上,“拓路招商”“筑路引资”已然成为茶乡突破交通瓶颈,通山达海,深挖经济新增长点的发展出路。□记者 陈林森
【责任编辑:赖闽荣】
当街销售涉传书籍 查!
市公安局: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部署推进会
我市国资系统召开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推动会
我市启动消费维权宣传活动
保障自贸区改革开放措施依法顺利实施
安溪:700公里“通村路” 通到村民心坎上
全市600名中小学生免费上冰训练
房县集中督查冬春困难群众救助
全市首家示范型居家养老 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试运营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胡红兵到市电教中心调研指导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工作
我区召开2017年度处级干部考核会议
市领导会见捷克客人 宁波与捷克开展水治理合作
车主花费百元改装的排气管为非法改造 被处以一万元罚款
佛山市领导向全市外来务工人员拜年共迎新春
部门活动显特色 福利院内欢乐多
李沧区老龄办《老年维权工作调研报告》荣获全市老龄工作一等奖
武大开学典礼上,窦贤康用“意大利面现象”解释这一精神
长兴画溪街道创新内审制度
常有宏杨时云出席华东地区农科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
富锦市组织集中销毁非法烟花爆竹违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