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英通讯员杜王义赵敏)“利用闲散时间来挣点零花钱,既不影响接送孩子上学,也不影响照顾家里,乡村微工厂确实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心里挺高兴的。这不,利用今天早晨和中午的零散时间就挣了20多元。”幸福的笑容洋溢在峰峰矿区界城镇西老鸦峪村村民苏婷的脸上。
日前,记者走进西老鸦峪村的乡村微工厂,看到村里的妇女们正在忙碌着。“这个微工厂从创立初的一间屋子、几个人发展到现在6个车间、70多人,机器也从最开始仅有几台脚踏式缝纫机到电动缝纫机,再到如今拥有60台智能电脑缝纫机,短短几个月时间规模不断扩大。能让大家不出村就挣到钱,我心里挺有成就感的。”微工厂创始人师保弟介绍说,“这个微工厂主要是来料加工制作劳保用品、服装,有厂家定期收货,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乡村微工厂其实是将村里闲置的民房腾出来,改造后变成一个个小车间。每个屋子可以容纳8——12台缝纫机,一个院子就是一个大车间。
厂里的工人主要是本村的妇女,包括残疾人和贫困户,每个人平均每天能赚到四五十块钱。“微工厂让留守妇女实现了就业,使闲置的房屋成了生财资产,村里话致富的多了、传闲话的少了。”西老鸦峪村委会主任王文喜说。
在乡村微工厂的第一车间内,二十几台缝纫机咔咔作响,收货方苏洋劳保用品厂的李代表则在一旁抽检工人的货品质量。“现在我们村的留守妇女除了有工作的,基本上都到我这就业了,为了赶订单,在邻村东老鸦峪新开了一家‘微工厂’,现在已招了四十多人。”师保弟说。
据该区农工委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区开展实施了“百家单位企业帮百村兴百业”活动,号召各村在帮扶单位帮助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地域“特色”转化为乡村振兴“亮色”。据统计,散布于该区各个乡镇、街道的“微工厂”、“微车间”不低于60家,大多从事种养殖、服装、食品加工、苗圃、陶瓷、旅游服务等产业,带动留守老人、妇女就业千余人,人均增收9000余元。
邢台南沟门村的致富“三连跳”
网购八大乱象你最恨哪个 给你撑腰的来了(图)
第六届四川农博会开幕 我市推出16个招商引资项目
上个厕所丢了5万元 粗心女子吓“懵了”!
阳江放宽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
峰峰“乡村微工厂”助群众增收
眉山市借力信息平台助推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工作
贵阳市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为贵阳喝彩!
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岗位大练兵”专项活动谈话函询业务技能比赛举行
乡村振兴 共建共享 开平市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千村大行动
打造乡村旅游、山地旅游 催生独特韵味旅游项目 打造国际范儿精品业态
潮安区上半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自信久病能成医,“老糖友”自行服药吃成尿毒症
通城县人社局“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
2018年市委第三轮巡察全面启动 首批进驻4家单位
汪一光:加强政策研究 抓好政策落实 确保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刘家湾赶海园完成提升改造
孩子放学了家长没下班?湖里区开设四点半课堂 高效有趣丰富
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莞城分局审批事项统计表(2018年汇总表十三)
我市制定时间表倒逼巩卫复审迎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