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学生营养餐不能沦为“唐僧肉”


  天津新闻网讯:9月12日中午,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谭庄镇大曹小学供应的营养餐主食是蒸面条,配有少量鸡架、豆角和洋葱。有学生家长发现,餐厅内张贴的食谱是鸡丁60克、炒西葫芦85克、包菜85克、蒜薹60克,旋即将事件曝光。14日,该校校长被免职,多人被处理。
学生营养餐全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2011年起实施的一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就餐问题的健康计划。为了确保计划顺利实施,中央财政拨付了巨额资金。但是围绕着营养餐,麻烦一直不断。今年4月,有媒体报道河南虞城营养餐配送过程中,原本中标的知名品牌食品被换成本地生产的不知名产品,更严重的是该产品没有拿到生产许可证。10天前,江西万安有家长举报,多所小学配送的营养餐存在腐败变质的问题,导致学生出现腹痛。
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好的计划需要好的落实。为学生提供营养餐,由于销售稳定,对食品企业来说是一项颇具诱惑力的买卖。只要保证菜品新鲜、搭配合理、制作卫生,其他要求不多。唯一的缺点是利润不太丰厚。个别想将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开始动歪脑筋。本来营养餐质量逃不了学校的“法眼”,但是营养餐质量再高,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得不到好处。相反,要是睁一眼闭一眼,最后还能和企业一起“分赃”。何况,营养餐面对的是未成年人,即使对营养餐不满意,孩子也不敢当面质疑。等家长发现,已经是后知后觉了。就这样,无良的企业与利欲熏心的学校一拍即合。营养餐到了学生的饭盒里就只剩下蒸面条了。
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不是国家或者某几个人一时兴起,而是从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出发。青少年的健康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大事,马虎不得。用蒸面条打发正在长身体的学生,用从学生嘴里克扣的食物将自己养的脑满肠肥,这样的企业和学校必须严惩。为了确保学生吃到真正意义的营养餐,要进一步强化监督机制,考虑创新监督模式,比如邀请家长参与。让所有人都明白营养餐不是“唐僧肉”,营养改善计划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我市首个眉山籍外出务工妇女维权工作服务站在京挂牌成立
售卖铝含量超标九倍的“毒油条” 早餐店主被判禁售食品半年
助500名学生圆了上学梦
为节省运输成本 国道上开起“小火车”
15岁初中男孩不幸成孤儿 志愿者真情陪伴营造家的温馨
评论:学生营养餐不能沦为“唐僧肉”
“学做小铁人”研学冬令营引来首批浙江娃
宝鸡国际机器人展来了!人工智能、娱乐教育…黑科技让人目不暇接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新突破:重庆无人超市将开到新加坡
1584个红十字救生圈走进景德镇沿湖百姓家
点燃梦想之灯(张冬悦)
铜山区残联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
罗江诗歌节开启诗意田园之旅
博罗县城5个点可免费领矿泉水 月底前可领取
去年杭州有16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
湖州市农业局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及岁末年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万福镇三举措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常态化
尉氏县首个村级扶贫基金组织成立致力于贫困户脱贫攻坚资金不足问题
“学校组织,集体出行”研学旅行在大庆开先河
像照顾孩子般呵护花草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