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刘亚茹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却也要因人而异。夏练三伏要避开高温时段以防中暑。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而言,一味强调“夏练三伏”更不适宜。当最高气温在30到33摄氏度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早晚锻炼时间,以不超过半个小时为宜。三伏来临时,老年人要停止一切剧烈活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要备用藿香正气液、人丹、十滴水等防暑药品。更不宜久居空调室内,要走出家门,做适当的运动。对于夏季常见病的预防,记者采访了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杨存社。杨存社建议夏季谨防以下四种常见病:
中暑:
在骄阳似火、天气闷热、周围环境温度高的情况下,人会大量出汗,胃液分泌减少,再加上昼长夜短,晚睡早起,睡眠时间不足,容易发生头晕、头昏、疲劳,甚至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发生中暑。
热伤风:
夏天多热伤风的原因与人体免疫力有关。夏天气温高,能量消耗大,营养物质随汗液丢失多,如不及时补充,再加上空调器使用不当,冷热不注意,尤其是人体免疫力低的孩子和老人,容易高热、伤风。伤风,听起来是小病,可对孩子、老人来讲,大热天伤风,小病往往会酿成大病,不得不防。
脑中风:
盛夏季节中风病人增多,其原因是复杂的,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使用空调不当,室内外温差太大,这对于适应能力差的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人来讲,难以适应一冷一热、忽冷忽热的环境温度变化,造成脑血管不断舒张、收缩,导致脑血管循环障碍而诱发中风。
消化道疾病:
大量出汗以及盐分丢失,唾液腺分泌减少,胃酸浓度降低,高温引起皮肤血管扩张,使胃肠道出现相对贫血,胃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食欲下降,常常吃不下饭,略有疏忽,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病,所以腹泻等消化道疾病是夏天常客。
专家档案:杨存社,消化内科专家,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特长急诊内科领域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急性腹痛的鉴别诊断、有机磷中毒的诊治及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等。
歌声绽放梦想 一展歌喉备战群星合唱
旅游形态多元化 节日氛围格外浓——中秋国庆“双节”雅安旅游市场精彩纷呈
文化工作坚持严细实 大连百姓幸福感飙升
甜茶、中药特色产业助推梁平公平村振兴
“民告官能见官”!田阳县一副县长出庭应诉
夏季四种常见病症不容忽视 受访专家: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杨存社
“文明领跑”助力军运,外国留学生称武汉为第二故乡
莒县“五字”方针确保度汛安全
“金牌10公里”重磅归来 “2018奥跑中国”合肥全新启航
诏安建设:补齐民生短板 建设养老幸福院
市禁止焚烧冥币纸钱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
东港市委召开常委会
宁德市“河长制”公众号正式开通
我市召开城市生态水系规划专家评审会
新一季度城区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结果出炉 “僵尸车”整治有盲点
成都Parcours艺术节暨第二届全球风格论坛开幕
刘俊波、崔仲民就如意湖项目 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工作进行现场办公
房县政府采购节资2600万
古田县原某局副局长受贿庭审 法院邀请百余名干部参与旁听
黎阳街道全面行动狠抓人居环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