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花纹,这雕刻,实在是太棒了!”前不久,永康锡雕馆迎来了来自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学院的20多名美、德等国留学生。他们围在永康锡雕国家级传承人盛一原旁边,兴致盎然地观摩大师示范国宝级老手艺——打锡,发出阵阵惊叹。
浇制锡板、花样、裁剪、焊接……无数次敲打,小半天的精雕细琢,一块普通的锡片逐渐成形,经由锡匠的一双巧手,变身一个个精巧的锡罐,一盏盏精致的灯台,一幅幅精美的锡画,走进千家万户。
在一座城市的变迁中,五金文化并不少见,真正将五金做成标志,融入一方的精神却不多,永康就是其中之一。
永康历史底蕴深厚,黄帝铸鼎,春秋铸剑,汉造驽机,唐铸铜铳,五金文化源远流长。
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手工锡器逐渐退出了市场,民间锡雕艺人青黄不接,永康锡雕一度濒临消亡。“薪火相传辟新径”,盛一原将现代焊接技术应用到打锡上,实行“机器换人”,传统锡雕实现华丽转身。这一改进,让不少五金工匠看到了传统工艺复兴的曙光,更找到了一条生活出路。盛一原收了40多名徒弟,基本来自农村,其中有四五人回村开办了工坊。曾经因为贫穷,他们的先辈挑着行担走街串巷讨生活;而如今,锡匠已不再是“清贫”的代名词,它把财富带给勤劳的五金后裔,将汗水和硕果带回农村,滋养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故土。
在芝英镇被称为“半面街”的廊街,一批手工艺人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中的活计,钉秤、打铜、锡艺……许多停留在老一辈人回忆中的手艺在这里焕发新生机,让市民和游客重睹古老五金文化的风采;在前仓镇大陈村,一群90后与一群非遗文化手工艺者建立了永康第一个乡村旅游基地“创匠工坊”,竹编工艺、草木染、陶艺……“新”与“旧”在这里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去年,永康市“十大匠人”程志芳的“掌声工坊”正式落户石柱镇塘里村,为文化塘里又增添了一份传承,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来访;节假日是江南街道园周村最拥挤的时候,重要国遗项目“十八蝴蝶”在这里飞舞、“九狮图”紧接着舞动。非遗是城市历史的缩影,蕴蓄着一座城市最为人称道的风景。特色非遗项目作为乡村旅游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打开了外来人士探知永康文化的窗口。
6月10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走进永康,专程对永康锡雕等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进行采访,并努力探寻永康在非遗传承发展与助推乡村振兴之间的“密码”。永康独特的非遗文化,浓郁的地方元素,给媒体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永康市极其重视非遗项目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发展工作,充分发挥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该市已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6项,省级非遗项目16项、金华市级非遗项目41项,县级非遗项目81项,涵盖金、银、铜、铁、锡等五金传统手工技艺,木、竹制造,编织传统手工技艺,以及民间歌舞、杂技、传统戏剧等内容。其中,尤以五金类非遗项目引人注目,逐渐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2017年,全市五金类非遗文化产业生产总值达3.567亿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非遗为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内涵。“一方面,我们通过对一些非遗项目进行现代化转化,使其更好地融入百姓现代生活,重焕生机和活力。”永康市文化局局长丁月中介绍,市里采取观摩、学习等多种方式,分层次、分项目集中进行培训,不断提升非遗传承人传承技能,充分发挥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非遗为永康农村带来了“真金白银”,农民得到了实惠。目前全市有锡制品企业10家,年产值达6000余万元;省级保护项目铁壶传承人胡志强开办公司,经常参加各类展销会,年收入2000多万元;铜艺传承人蒋跃祖手工产品供不应求,年收入10多万元。厚吴民间民俗文化旅游节、舟山古民居节等节庆品牌游人如织,越来越多农民端起了“文化碗”、吃起了“旅游饭”。
“我这心里一直有一个‘锡雕梦’。”盛一原微笑着拍了拍心口说,过去,一副行担,一把小锤,出发即是远途;如今,一个“基地”,一个“馆”,他仍未觉得够,还想把五金打造成“一个世界”。盛一原的梦也是千千万万五金后裔的梦。这群深耕泥土的五金传人,高举传承的火把,承接着新与旧、传统与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文化动力。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永康非遗,一头维系着“传统中国”的记忆,一头承担着乡村振兴的重任,如今步履坚定,迈向新征程。
省委扫黑除恶第一督导组来我市跟进督导
保税区将打造成制造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2018年市本级第一批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摇号活动举行
《魔兽世界》广告把孩子"吓哭"工商部门回应
荆州市地税局“环保税微课堂”走进大型制造企业
永康非遗为农村带来“真金白银”
中秋节期间 吉林省气温偏低降雨稍多
游家镇开展地质灾害安全应急救援演练活动
乙肝小伙自杀前和医生微信告别,医生聊3个多小时苦劝
世界路桥商人大会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场硬仗 ——一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精神
三亚城市文明创建工作呈现新局面
烟台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引起热烈反响(下)
省局副局长俞开海到三明开展医疗器械使用监管法规宣贯及大型设备配置督查工作
听,那些峥嵘往事 市总工会举行“金秋助学·走进红楼”活动
春季农资专项执法打假行动启动
小小桑葚 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国姐大赛颁奖盛典惊艳上演
北京法院首次远程视频邀请鉴定人员作证
抢抓机遇 精准发力绿园:加快建设高标准城乡一体化新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