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老人为椰城“第二故乡”发挥余热

  本报4月4日讯 4日下午,龙华区金贸街道玉沙社区内,老人们或载歌载舞,或挥毫泼墨,处处热闹温馨。在这群精神矍铄的老人中,有不少“候鸟”老人,他们常年两地“迁徙”,把海口视为“第二故乡”,他们在享受这里的阳光、空气的同时,也积极发挥余热,融入海口文明城市建设。
  “这里就像自己家一样,和朋友们跳一跳广场舞、健身操,别提有多惬意。”每年10月,七旬“候鸟”老人刘英都会来到海口,过上六七个月“候鸟式”生活,待到来年夏天时再返回。而在这期间,她每天都会来到玉沙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与老朋友们聊聊天,活动活动筋骨,偶尔还加入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文明劝导、环保宣传等一线服务。
  和刘英阿姨一样,不少“候鸟”老人或是文艺骨干或是学术教授,玉沙社区让这些“候鸟”老人参与社区建设,不仅激发了“候鸟”老人热爱海口这片土地的热情,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发挥余热的平台。其中,来自山东的戴希凤阿姨热爱歌舞表演,自己出资组建了艺术团,艺术团成员都是玉沙社区的老年人。平时,她会带领老姐妹们一起排练节目,参加文娱活动。
  记者见到戴希凤阿姨时,她和老姐妹们正在为6月份的唐装走秀比赛认真准备,个个身着大红色的盛装,精气神十足。“海口很美,我们都觉得在享受这里舒适气候和美丽环境的同时,应当为这里的美丽做力所能及的贡献,所以我利用自己的特长组建艺术团,不仅能带领这里的老人参与进来,丰富晚年生活,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戴希凤说着,还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起唐装的文化。
  “玉沙社区的‘候鸟’老人大约有150人,不少‘候鸟’老人多才多艺,有退休后的京剧演员、舞蹈老师、军医、音乐老师、大学教授等,我们发现‘候鸟’人才后牵线搭桥,帮助他们开展文体活动,让他们老有所乐。”玉沙社区星海社工服务站负责人陆盛媚介绍,社区帮助“候鸟”老人组建了夕阳红合唱队、京剧沙龙、歌舞团等社区团体,每周都安排固定时间,提供场地,保证每个月每个队伍都能活跃在玉沙社区,这样一来不但增强了“候鸟”老人对玉沙社区的归属感,还能引导社区老年人参与到海口市的社会文明大行动中来。

2 岁半的幼童从 17 楼坠下!但她竟自己爬起来走回家,奶奶脸都吓白了!
聚力脱贫攻坚 人大代表在行动浮屠镇公桥代表小组开展意见建议办理回头看活动
固镇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城关所开展糕点类小作坊整治工作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多CA和电子签章互认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全市工会作风建设工作会议暨“一提升两强化”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召开
“候鸟”老人为椰城“第二故乡”发挥余热
河北区小红星路 监控杆被撞变形(图)
岚山区纪委监委召开第四季度工作推进会
漳浦:金浦大桥7月底通车
建微信群聚赌牟利俩“群主”走邪路被起诉
暑运期间多趟列车将调整运行
滨州肺癌患者马爱荣垂危时刻捐出眼角膜
抗美援朝英烈事迹宣讲队进社区
我市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初评考核认定工作
武功山林场一项国家林业项目竣工
【椒江区】椒江做精渔业大文章创品牌 建牧场 抓安全
眉山与亚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网络空间平安示范城市
延安市体育局召开创文动员会
兴业路小学完成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编印工作
北京市旅游委:旅行社一季度投诉同比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