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代表团从“竹子之乡” 走来的“竹编苗妹”


  头上戴着银饰,身穿苗族服装,贵州代表团驻地的电梯、餐厅、会议室里,她总有很高的“回头率”。
“您是今年年纪最小的代表吧?”“您这么小的年纪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了!”她总能引来人们的惊叹和赞赏。
她就是来自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的“90后”苗族村民杨昌芹,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她,现在是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一缕竹丝配备一双巧手,精美竹编让人赞不绝口。
“我在两会代表通道展示的茶杯,外套就是我自己做的竹编。”她指着茶杯,向记者介绍。
2007年,杨昌芹作为贵州印江民族职业学校的10名学生代表之一,到赤水学习竹编工艺。学习结束后,杨昌芹主动留下来,跟随贵州竹编工艺创始人、贵州省竹编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兰深入学习平面竹编技艺。
从此,杨昌芹就在赤水扎下了根,也在这里收获了爱情。
“过去我们印象中的竹编,就是家中日常用的背篓、筛子等竹制品,而细细研究起来才发现,这是工序复杂的精美艺术品。”从杨昌芹的话里,能感觉到她的热爱。
有着“竹子之乡”美誉的赤水,现有竹林面积131万亩,种植竹子是当地农民增收渠道之一。采伐的竹子,要经过刮青、破竹、拉丝等多道工序,才能拿来制作竹编。“赤水竹编”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昌芹是省级传承人。
她说,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手艺不太感兴趣,如果没人传承,真的觉得很遗憾、很可惜。
在赤水这片红色土地上,超80%的森林覆盖率和丹霞地貌,让旅游产业越发红火。竹编作为赤水特色工艺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大。经过杨昌芹在当地发掘和培养,不少村民靠着竹编,“旅游饭”越吃越香,日子越过越富足。
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在“代表通道”接受采访。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在杨昌芹的公司,目前有固定工人20多名,其中80%是当地留守妇女。随着电商发展,她的产品逐步“触网”。目前,带动300多村民在家中实现“来料加工”。
经过简单培训后,大同村村民袁兴明在自己家中给杨昌芹上了两年“班”。“把样品和材料送到他家中,做成竹编成品我们再收回,一个月可以挣2000多块钱,在家不出门就可以做,不算太费力。”杨昌芹说。
当果盘、花瓶、书柜、椅子等物件“穿上”竹编,她们的气质就变了。杨昌芹想着,未来不但要让更多人知道“竹编之美”,还要让更多当地村民保护传承这门工艺。
新华社电

湘乡市壶天镇:有了驻村帮助队 村民日子有盼头
40岁男子参加同学聚会狂饮差点出人命 抢救8小时脱险
张家胜调研督导全面从严治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政府建设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问题导向 务求更大实效
高建强常委副市长主持召开驻邯央企座谈会
市经信委到市企业联合会和市工经联调研
贵州代表团从“竹子之乡” 走来的“竹编苗妹”
兴水利促进经济发展 除水害造福水乡人民
粽叶飘香 手缝香包迎健康端午
建平县村集体经济快速壮大总量增多
魏都区:“一次办妥”让政务服务更高效
我市首家海洋生物馆10日开馆
拉祜媳妇本地郎 唱响幸福脱贫歌
宿迁市党建学会2018年年会召开
电子证照共享应用运行首月张家港市减少收取证照复印件5.75万份
城东再生水厂正式投入运行
中纪委:5月近7200人违反“八项规定”被处罚
我市推进清明节移风易俗工作
林海雪原中一个人的除夕
朱曲镇财政所“三优三勤”推进“两学一做”
网络创新助推司法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