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素珍的作品
叶素珍的作品
叶素珍的作品
叶素珍和家人
通讯员贾文静 全媒体记者魏崴 文/摄
色彩绚丽的丝网花、做工精致的鞋帽、针线灵巧的刺绣枕套……这些造型别致的手工小制作,均出自83岁老人叶素珍之手。闲暇时,叶素珍喜欢在家做手工,享受“创造”的乐趣。
叶素珍掌握了多种手工制作技艺,在她所居住的樊城万户社区小有名气,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巧手奶奶”。遇到有居民喜欢她制作的手工艺品,叶素珍都会赠送给对方,她也因此结交了许多朋友。
迷上丝网花
“第一次见到丝网花,我就被吸引了,觉得很美、很有趣。”叶素珍说,丝网花展现出了“创造之美”,让一度情绪低迷的自己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
叶素珍的老伴儿十几年前去世了。当时,她应弟弟之邀,回到家乡上海散心。一天,她跟着弟媳一起参与当地社区组织的活动。那时,丝网花还是个新奇的东西,售价不便宜,当地社区便组织辖区困难居民学习制作丝网花,作为谋生技能。
这次偶然的机会,让叶素珍接触到了丝网花,她当即被这些娇艳的花朵吸引,决定学习制作技艺。
心灵手巧的叶素珍不仅一学就会,而且做得很好。一次,她拿着自己做的丝网花站在路边等人,几名路人过来向她询问售价,这让叶素珍很是惊喜,她的作品获得了别人的认可。
回到襄阳后,叶素珍利用从上海购买的材料,开始醉心于制作丝网花。看着一朵朵丝网花在指尖诞生,叶素珍慢慢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走了出来。“做丝网花时,别的啥也不想,就想着把花做好看些。”叶素珍说。
增进邻里情
渐渐地,叶素珍做丝网花的事情在万户社区传开了,大家都知道身边有这么一位“巧手奶奶”。每逢社区搞活动,网格员准会邀请她参加,叶素珍制作的丝网花还在活动中作为礼物,赠送给居民代表。
鸡年做小鸡、狗年做小狗……每到过春节时,叶素珍家中就格外热闹,邻居们知道她会用丝网制作生肖工艺品,都争相“讨要”,而叶素珍总是有求必应。
叶素珍说,虽然从上海来襄阳多年,但方言问题一直困扰着她,许多襄阳话她听不懂。而且,此前她忙于工作,鲜少串门,一直和周围邻居来往不多。可自从邻居们知道她会做小物件后,就经常来叶素珍家里串门,跟她学着做。久而久之,叶素珍和邻居熟络了起来。
前些年,在万户社区举办的妇女节活动上,有位王师傅很喜欢叶素珍做的丝网花,便跟叶素珍打趣道:“叶奶奶,你送我一支花吧,以后我就待你跟我老娘一样。”叶素珍听后,高兴地送了王师傅一支花。“从那以后,每次在社区参加活动,王师傅都热情地喊我坐到她旁边。”叶素珍说。
社区网格员的孩子要出生,叶素珍便送给她几顶亲手钩织的毛线帽;在北京居住时,儿子邻居家的孙子满月,叶素珍便送给小孩钩织的鞋子……在赠送亲朋手工艺品方面,叶素珍从不吝啬。
生活更充实
或许是天性使然,早在年少时,叶素珍就对手工制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叶素珍居住在上海,家附近有一个裁缝铺,每次遇到裁缝在做衣服,她都忍不住多看两眼。时间久了,她便主动向裁缝拜师,学习之余也帮店里打打下手,赚些手艺钱补贴家用。
刺绣、做丝网花、针织布艺……叶素珍说,这些手工技艺对她而言并不难,只要肯学就能学会。
打开叶素珍的微信,记者发现她关注了许多手工制作的教程视频。虽然已年过八旬,但叶素珍用微信聊天,发视频、语音,完全没有问题。
叶素珍说,她老早就在使用智能手机了。“这是我孙子耐心教导的成果。”叶素珍自豪地说,通过网络她能学到很多新的教程,从而丰富自己的手工制作技艺。“我现在是边学边创作。”叶素珍说,有了善于学习的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创造力,从而制作出更多的好作品。“每天做些手工,心情都会愉悦,而且很有成就感。”看着家里摆放的手工艺品,叶素珍满眼笑意。虽然大部分时间在独居,可叶素珍并不感到寂寞,因为爱上手工小制作后,她的晚年生活很充实。“关注美好的事物,发现生活之美,自身也会越来越积极向上。”叶素珍说。
东城人力资源分局举办2018年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培训班
博罗开展扫黑除恶邮路宣传活动
七旬老人车上突发病 公交化身救护车送院
湖北民族学院统战知识“六进”校园
南宁各级防汛部门积极防范较强降雨
“巧手奶奶”叶素珍:爱上手工小制作 晚年生活乐趣多
烈山区民政局全力打造标准化婚姻登记大厅
男子身患骨病仍顽强打工 志愿者帮他筹到2万多手术费
重庆开展“书香润万家”家庭阅读活动 一起寻找最美书香家庭
和县:彻底清理水域垃圾 规范垃圾定点投放
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切勿让违规夹杂物搭上进口固体废物的“顺风车”
华州区开展2018年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南阳市“坤奥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顾海文赴中兴通讯深圳总部调研
延平城区五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
视频|重庆万州坠江事故涉事小轿车驾驶员已被警方控制
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最新政策及其配套措施正式发布
通山黄沙铺镇“四个切实”严抓森林防火
周口市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开班
加蓬总统邦戈来宜参观三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