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非急救转运社会化服务8月底正式启动,首批20辆“非急救转运服务车”上路后,已经服务了数百市民。但被百姓点赞的同时,也透出了另一重尴尬——因非急救转运车无法配备呼吸机、吸痰机、心电监测仪等,不能满足放弃治疗需要转运回家及部分跨省转运的患者的需求,让“黑救护车”还有“可乘之机”。
近日,人们在街头不时能看到新投用的“非急救转运服务车”。来自南京长客非急救转运服务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31日—10月8日,共接到744次转运业务。其中,骨科有关转运占比70%,放弃治疗的转运占比5%,其他转运占比25%。因服务规范、价格明明白白公示等,转运业务获得多位患者点赞。市民吴女士在点赞的同时提出:“希望车上医疗设备更齐全,来保障我们患者的生命安全。”
“没有呼吸机、吸痰机、心电监护仪等运转特殊病患需要的设备以及医护人员,确实给营运带来了一些尴尬。”南京长客非急救转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卫介绍,运营一个多月来,就有500多起患者因转运需要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而放弃用车,“放弃治疗的病危患者,总是希望在离世前的最后一刻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对于随时可能死亡的他们,呼吸机等是必备设备,但车上没有配备,这样的业务只能拒绝。而有相应设备的120急救车又不承接此项业务。”柳卫告诉记者,转运跨省治疗患者也面临同样尴尬,“例如,从南京到上海或其他省市看病,往往是因为这部分患者病情较重或病情较急,在转运过程中需要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很遗憾,我们也没法提供服务。”
记者了解到,此前几年,正是这两类需求,为“黑救护车”提供了市场。“根据相关规定,南京市120急救须保证市域范围内的院前急救需求。如果患者申请跨省转运,必须是上级医院的技术水平确实高于南京医院的水平,且两家医院必须沟通好,只有这样,120救护车才会承担,除此之外的不行。”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放弃治疗的病危患者,其已不在院前急救范围内,因此120急救也无法承担相关服务。
“按照法律规定,医疗设备的使用需有行医资质,且必须在指定场所。非急救转运车辆能不能配备呼吸机、吸痰机、心电监测仪等医疗设备,是现有法律法规内的空白。”市卫计委相关人士认为,非急救转运要想真正填补120的空白,上述两类人群的需求必须得到满足。该人士表示,针对目前暴露出来的矛盾,相关部门将进行商讨探索,尽可能寻求到最佳解决路径。
本报记者 顾小萍
天心区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国际聚焦 省市助推 新区力挺 亚泰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园加快推进
张家港市以“三个变”实现“互联网+公共服务”深度融合
“世界第一美峡”等您来赏花 第二届湖南芷江佰瀑峡佰花节启动
石家庄希望工程岗位助学活动启动
南京非急救转运车服务遇尴尬 一个多月500多名患者放弃用车
咸宁举办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 120多家单位参加
衡水全力推进“多城同创”打造生态宜居滨湖园林城市
古马镇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办好建议提案 做好“三个到位”
采取有效措施抓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阜阳农村"炒炒面",很多年没见过了
农技中心开展动物诊疗检查行动
驱逐非法中介20余人次,抓获并拘留7人
成都6家民企上榜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团市委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动员会
副市长孟祥红到长安区调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王小平在薛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市直专场座谈会上强调挖掘总结提炼归纳好薛勇同志先进事迹 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城市凝聚力量
广水快活岭公司引导周边农民种植猕猴桃
第二届长江上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在成都举行尹力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