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区2017脱贫摘帽“双认定”268户 提前完成年度任务

  2017年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后,港口区贫困户为482户1670人,2016年脱贫户为173户704人,2015年退出户为176户757人,2014年退出户为246户1019人。2017年,港口区脱贫摘帽计划任务为773人,力争脱贫1290人,截至目前,港口区已完成“双认定”268 户 982 人,超过计划任务数209人。港口区主要做法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紧盯目标任务
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全面调整充实了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8个专责组。及时下达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明确各镇街、各专责小组以及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并与各镇街和区直有关部门签订了脱贫攻坚目标责任状,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同时,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和领导小组会议,区委常委会多次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区委书记、区长亲自参加会议并部署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港口区脱贫攻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推动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
二、注重资金投入,持续改善基础设施
今年港口区投入扶贫项目资金2039.7万元,目前扶贫项目资金支出1892万元,资金支出进度92.76%,截止至2017年11月30日,扶贫项目资金结转结余率7.24%。。安排道路交通、产业发展、人饮灌溉、危房改造、村容村貌等方面扶贫项目56个,其中,道路建设项目24个,已竣工24个,竣工率100%;人饮灌溉项目5个,已竣工4个,竣工率80%,在建1个;危房改造项目66户,已竣工61户,在建5户,竣工率92.4%;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15户,已竣工15户,竣工率100%;贫困村改厨改厕项目410户,竣工410户,竣工率100%;污水处理设施和路灯项目各1个,均已竣工。
三、聚焦精准施策,夯实脱贫攻坚质量
一是加强机制保障,形成攻坚合力。出台《港口区脱贫攻坚产业项目以奖代补》实施方案(试行),对实施种植、养殖特色产业或成立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贫困户给予奖励,共发放以奖代补资金100余万元。二是注重产业发展,夯实脱贫攻坚质量。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将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特色示范区创建、美丽广西宜居乡村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规划发展具有港口特色的虾蚝养殖、螺(文蛤)养殖、杂粮杂豆种植等5个主导产业和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岗松种植等2个自选产业(简称“5+2”产业)。统筹科技、扶贫、残联等部门专项资金130万元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据统计,今年港口区有90户贫困户发展海水养殖493亩,476户贫困户养殖光坡鸡、五黑鸡和雁鹅近6.5万羽,420多户贫困户种植红衣花生和红香薯2000亩,109户群众种植岗松1000多亩,预计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比例达85.6%,其中山新村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比例达92.6%,栏冲村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比例达94.4%,白沙村产业覆盖贫困户比例达97.56%。三是组建合作社,不断扩大经营规模。鼓励贫困户进一步完善经营结构,扩大产业规模,并加强指导建立覆盖面广的各种种养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已建立种养专业合作社94家、家庭农场54家。四是整合资源优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区26个村(含农村社区)全部完成村民合作社组建工作。落实15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到三个脱贫村,与脱贫村村民合作社合作开发大型汽车修理厂项目,以固定投资收益及入股分红合作的方式确保贫困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固增长,力争年底前投入运营。充分挖掘和整合三个脱贫村集体现有资产资源,以出租闲置房屋、虾塘、山岭及土地流转等方式多渠道创收村集体经济,今年齐山镇山新村、光坡镇栏冲村、王府街道白沙村3个脱贫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为23000元、21420元、22407元,均已符合自治区要求。五是落实小额信贷精准扶贫,发挥金融助力作用。完成设立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22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478户2104.58万元,发放金额占授信金额的95.13%,主要投向种殖业、养殖业、工商业、服务业等领域,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生产发展上的资金问题。
四、全力抓好信息管理,确保贫困户应纳尽纳
全面开展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和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回头看”工作,动态调整期间共错评剔除4户17人、退出户返贫1户5人、新识别贫困户12户34人;动态调整“回头看”期间识别出退出户返贫2户6人。按照要求配备完善了区、镇(街道)、村三级扶贫信息(档案)员,目前港口区共配备37名扶贫(档案)信息员(其中专职9名)。完成了辖区内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包括今年新纳入的贫困户和返贫户)、2014年退出户、2015年退出户、2016年脱贫户、以及3个脱贫村及所辖的各村民小组的信息采集工作,对信息系统数据及时进行了更新,脱贫攻坚基础数据更加真实准确。
五、统筹资金安排,加快扶贫档案精准化管理
全面开展区、镇、村三级2015年、2016年扶贫档案收集管理工作,组织干部赴外地考察学习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先进经验。安排60万元资金专项开展档案工作,确保档案设施完备和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已完成区、镇、村三级2015年、2016年扶贫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工作,2017年扶贫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按要求有序推进。
六、持续改善民生事业,不断增进贫困户获得感。
坚持抓好扶贫政策落实,促进贫困群众民生进一步改善。教育扶贫方面,全区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农村营养改善计划补助387人(次)28.2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寄宿生活费补助169人(次)16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前教育免保教费87人(次)8.85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助学贷款77人52.021万元。雨露计划学历教育共发放170人(次)30.55万元。健康扶贫方面,投入35万元为全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病住院费用享受各类保障政策措施后实际报销比例为91.78%;患有国家集中救治9种大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治疗比例达100%;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患者治疗比例达 100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比例同比降低了1.36个百分点。养老保险方面,港口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应参保1448人,已参保1448人,参保率100%;60周岁以上(含)参保老年人均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深入开展残疾人脱贫工作,完成贫困残疾人补助67人,占全年任务数60人的111.7%。 加快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将符合低保条件的扶贫户,按程序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截至2017年11月,全区有473户贫困户1347人纳入农村低保,重合率为54.69%。(港口区 曹树葳)

东昌区专项整治违章建筑
刚买的汉堡被咬过? 汉堡王南环汇邻店不承认有问题
陈彬率队赴中江通济镇开展脱贫攻坚联系帮扶工作 锁定脱贫目标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东营市粮油市场信息动态(第18期)
我市出台共享单车发展实施意见
港口区2017脱贫摘帽“双认定”268户 提前完成年度任务
无声有爱!佛山这间“天使餐厅”,让我们邂逅最美“天使”
苏仙区扎实开展投资统计业务培训
脱贫攻坚催开“幸福花”
宁高城际新增列车上线 行车间隔缩至15分钟
今年 我市计划746亿元投入大建设
市司法局组织开展中小微企业“点对点”法律服务
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晋城市非遗展演活动明天启幕
新时代谋新发展 2018年第1次岳塘区委常委会召开
提前21天完成任务 岩泉街道白门口村顺利“销号”
长沙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离退休老同志迎春座谈会
北汽新能源聚爱成川,情动中原
12345市民服务智慧联动平台“圈粉”外国友人 海口经验值得全球共享
东营市开展书香飘万家——庆“六一”国际儿童节家庭诵读活动
市领导深入基层开展节前慰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