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炝锅确实会产生致癌物丙烯酰胺,但数量极少,该物质为2a级致癌物,不属于已知对人类有致癌能力的1级致癌物。动物试验表明,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但是研究尚未确认丙烯酰胺的摄入量、相关生化标志物水平与人类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因此,不能说只要用大蒜炝锅,就一定会增加致癌危险
最近,在某档电视节目中,有嘉宾拿着两种经大蒜炝锅后的菜去检验,结果显示内含致癌物质丙烯酰胺,由此认为大蒜炝锅会致癌。大蒜炝锅是很常见的一种做菜方式,因此这种“反常识”的视频内容迅速在社交网络上一传十、十传百,引发一些消费者担忧。那么,大蒜炝锅真的能致癌吗?
大蒜炝锅确实会产生致癌物丙烯酰胺,但数量极少,该物质为2a级致癌物,不属于已知对人类有致癌能力的1级致癌物。动物试验表明,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但是研究尚未确认丙烯酰胺的摄入量、相关生化标志物水平与人类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因此,不能说只要摄入丙烯酰胺,就一定会增加致癌危险。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曾将大蒜、洋葱、西葫芦、生菜、空心菜、灯笼椒、茄子等22种蔬菜样品送至实验室,研究炒制过程中丙烯酰胺的生成量,发现炒大蒜会产生丙烯酰胺,但每1克大蒜平均仅能生成0.2微克丙烯酰胺。此外,炝锅时大蒜只是作为配料,一般用几克大蒜就足够了,能产生的丙烯酰胺实在有限。
专家表示,炝锅过程中产生的类似“丙烯酰胺”等有毒物质,其实是食物发生“美拉德反应”的副产物。所谓“美拉德反应”,是指食物加工烹调中的非酶褐变现象,它是产生香气和深浓颜色的关键所在。只要食物中同时含有碳水化合物(淀粉、糖)或脂肪以及蛋白质,那么无论是煎、烤、红烧、油炸等烹调操作,还是食品加工时的加温处理,都可能会发生“美拉德反应”。不仅是大蒜炝锅会产生丙烯酰胺,咖啡、薯片、黑糖等食物中也含有丙烯酰胺。
大约500年前,瑞士医生、毒理学之父帕拉赛尔苏斯就曾在书中写道:“所有东西都含有毒素,没有任何东西是完全无毒的,剂量才是决定物质毒性的关键。”网上传的视频只提到大蒜炝锅会产生丙烯酰胺,却没有公布丙烯酰胺的含量。据此就简单得出“大蒜炝锅致癌”的结论是不充分的。
当然,丙烯酰胺对人体无益。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为减少丙烯酰胺的摄入,在用大蒜炝锅的时候油不要太热,蒜粒稍微偏黄色就可以了。在日常烹调食物时,尽量多蒸煮炖、少煎炸烤,不要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太长,有助于减少丙烯酰胺生成。注意饮食均衡,减少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减少丙烯酰胺带来的影响。
《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14日 18 版)
市水利局:方城县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
19-20日!南阳建业凯旋广场举行2018年秋季大型公益招聘会!众多职位“虚位以待”
四营社区:开创大党建新格局
南通市“263”专项行动满意度测评开始
四川省启动青少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
大蒜炝锅真的致癌吗?
株洲县再生稻示范推广成效显著(图)
植树好时节
莱阳市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
肖毅在全市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忠诚履职 奋力开创全市公安工作新局面
广州一镇财政所会计7年间侵吞公款7745万元
江文军法医生涯20载:破死亡密码 让证据说话
当前物价水平继续保持总体平稳
锦州发布:世界五百强企业正威国际集团来锦考察!多领域与我市达成初步合作
全国数控技能赛在京落幕
胡衡华在长沙市项目建设观摩现场点评会上强调: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道里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级河段长洪明到松花江(道里段)进行巡河检查
城市公共交通分析报告出炉 宁波出行服务指数全国排第四
重磅!定海一品牌入选京东10大国民最爱生鲜品牌
从各个角度提供全面实用的网络营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