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文明新理念秉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开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指引了道路。
生态兴则城市兴,生态衰则城市衰。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遵循着习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我市以生态文明建设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抓好全域环境整治,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具有马鞍山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播种绿色森林在这里“安家”
漫步街头,茂盛的树木葱茏翠绿,飘落的花瓣随风起舞,公园绿地,处处春意盎然,广大市民享受着这美美的绿意,更享受着生活的幸福美好。
虽占尽了“半城湖光半城山”的山水优势,我市却从未放松过对“绿色”的追求:城市主干道实行全方位、多样化立体绿化,乔、灌、花、草、藤合理配置,繁花似锦,绿树成阴,五彩缤纷,生机盎然。在主次干道、滨湖景观、中心绿地、小区绿化的基础上,全城植绿、顺街铺绿、见缝插绿,点、线、面、环相结合的城区绿化体系,最大限度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也诠释了“城市、自然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以及“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城市成为人们惬意栖居的美丽家园。
“林在城中,城在林中”,不再是梦想。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确定,将紧紧围绕“一江两岸森林城、吴楚画廊马鞍山”的总体定位,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和自然山水优势,全面推动森林生态体系、森林产业体系、森林文化体系、森林支撑体系建设,用3年时间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打造生态文明马鞍山样板。
按照实施方案,到2019年,我市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通过国家森林城市核查验收,跻身国家森林城市行列。届时,诗城森林生态体系将更加完善。以城区绿化为中心,道路、河渠林带为骨架,城镇、村庄、山地等为主体,点线面协调、带网片结合,将逐步建立翠环绕城、林城交融、林水相依、林路相连、山水相映,具有马鞍山特色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森林覆盖率达37%以上。
为实现“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的目标,我市把城区、村镇、水系、山场、干线公路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主战场,构筑点线面协调、带网片结合的森林城市格局。在具体行动上,启动实施城区绿化增美工程、镇村绿化增绿工程等八大工程,掀起一场遍及城乡的“绿色风暴”。
整治环境全域“拥抱”生态文明走进花山区濮塘镇凤山村横塘自然村,目光所及之处,道路两边簇拥着生机盎然的草皮绿植,远处则是白墙灰瓦的农家小屋,一派风景秀美的田园景象。
“在坚持最低标准即道路沿线视线所及无盲点、无死角的同时,注重打造特色村落,增添亮点,横塘村垃圾治理可以说是花山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的典范。”濮塘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以横塘村为例,2017年该村共改造房屋29户,道路1条近500米,绿化面积达4000平方米,污水处理能力10吨,新增休闲区域3处约800平方米,公厕1座,池塘环境提升改造面积近2500平方米。
横塘村的变迁,只是我市开展环境整治获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在城区,开展四整治四提升、五项重难点整治等行动;在农村,开展全域环境整治、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等行动。城乡环境面貌同步改善,全域环境治理效果显著提高。
针对农村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域环境整治行动明确以“清垃圾、清杂物、净化水体、绿化家园”为主要内容,不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与此同时,我市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狠抓各项任务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每月约谈考核排名靠后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以及县区、开发园区分管负责人。随着“三大革命”持续开展,农村整体面貌正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正从过去普遍“脏、乱、差”,被如今“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环境所取代,乡村及城乡结合部的一道又一道靓丽风景正不断呈现。而随着田园乡村“颜值”的不断提升,村民从中收获的“满足感、获得感”及美好环境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传统观念。“很多村民从垃圾治理最初时的‘不关我事’,到后期的‘我要管事’,村民环境自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濮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大革命”开展以来,村民们自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意识不断增强,从根本上达到了农村环境治理的目的。
治污攻坚筑牢生态环保之基
2016年6月,因利用渗井排放污染物以及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擅自更改生产工艺,直接排放污染物等违法行为,马鞍山市玉江机械化工有限公司被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相关负责人被移送公安部门。
建设生态强市,持续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核心要素。围绕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持久战“三大战役”,我市持续发力,不断改善全市环境质量,努力为推动“三个走在前列”筑牢环保基础。
始终坚持日常污染源监管与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执法相结合,做到源头防范、严查严处、查处分离。全市建立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网络,236台(套)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24小时监控所有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9个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点、3个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点不间断监测运行。环保机构和人员逐步向基层延伸,各开发园区成立专门环保工作机构,部分重点乡镇设立环保所。与此同时,大力实施黄标车淘汰、建筑施工扬尘整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违法排污小企业整治等工作,开展化工企业环境专项排查、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非法码头专项整治等行动。对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交办群众信访投诉问题,严格规范办理程序,迅速按期办结,雷霆万钧、利剑出鞘,大批环境问题得到治理。
据了解,今年,我市还将紧扣源头管控和重点领域这两个关键,严格落实污染防控措施,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源治理,加强工业污染防控;强化道路运输、施工工地、非煤矿山等场所管理,加强扬尘污染防控;协调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同时积极推进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初步排定大气污染治理项目298个。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统筹推进长江流域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强水质监测和管控。精心组织土壤环境质量详查,加大土壤污染防治防控力度,实施土壤污染生态修复工程,提升土壤污染防治水平。
探索长效标本兼治力护“蓝天碧水”
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的治标“攻坚战”鏖战正酣,治本“持久战”帷幕已启。
《关于全面开展违法违规问题企业长效整治的实施意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方案》、《采石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非煤矿山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推进畜禽规模养殖长效管理的实施意见》——2017年5月,我市印发了5项关于环保工作的意见方案,探索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水源地环保、矿山治理、畜禽规模养殖以及采石河流域的水环境治理等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环保问题。
今年,我市在推进生态强市建设中,还将以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为抓手,不断提升生态创建工作整体水平;认真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和保护工作,协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统筹做好全市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工作。
良好的生态需要全社会共同呵护。除了画出环保“红线”,我市对破坏环保的行为实行“零容忍”,严守环保“底线”,力护城市“蓝天碧水”。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权”,对不符合生态文明发展方向、不符合环保要求、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项目一律不批,积极推进慈湖高新区、当涂经开区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和慈湖高新区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建设。
在我市,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理念正随着生态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创建活动而深入人心,公众参与、厚植绿色发展根基的态势也正渐入佳境。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县(区)、29个省级生态乡镇、63个省级生态村。
记者余萍
海盐:2018年交通运输系统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市盐务局制定2017年电子政务工作要点
应对租金上涨 “合租族”青睐三房
威海市出台文件推进建立科技报告制度
市教育局、市交警支队召开高考交通保障协调会
共筑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家园
市规划局建设项目审查处荣获省住建系统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荣誉称号
“春泥计划”构筑未成年人快乐暑假
邮储银行芜湖市分行开展春节、元宵节假日集中清收
文明观鸟 爱鸟护鸟
丰南区直机关党工委举办2018年度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商丘市睢阳区娄店乡 昔日废坑塘变身休闲小公园
演员登台秀艺 观众过足戏瘾
围绕“全面落实年” 成都即将对24个市级部门开展巡察
厉害!乐清这位老师打字胜过机器人
宣城启动皖东南名品展销会走进长三角-杭州站活动
蚌埠市律师协会党总支召开市直律师事务所2017 年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经验交流会
东莞市石碣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东莞市石碣镇东部道路路灯养护项目招标公告
市领导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一线员工
神州全国投放万辆新车助力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