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血液库存仅能用5天,血液中心称有三措施应对

每年,在广州看病患者需要的血液多达1亿毫升,而这些血液100%来自于无偿献血。今年3月31日后全国取消互助献血,其后的第一个献血淡季即将到来,作为华南地区医疗中心的广州,血液供应跟得上吗?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天(10日),广州市庆祝2018年世界献血者日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血液中心举行。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了解到,去年全广州市共有37.6万人次参与无偿献血,占全省的28%,千人口献血率是全国水平的三倍。今年3月底取消互助献血后,广州血液供应到目前为止保持平稳,4、5月供应量甚至稳中有升。但是,日前的暴雨导致街头献血量下降,血液库存“负增长”至仅有5天存量。而即将到来的暑期导致大学生献血、街头献血减少,是取消互助献血后的第一个献血淡季。广州血液中心表示,将采取安排集体献血、延长献血点服务时间、增加献血点等措施来应对。
广州市副市长黎明在启动仪式上为获得广东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广州献血者颁奖,并在活动后参加了无偿献血。
▌广州无偿献血量始终高居全国第二 
今年6月14日是第15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是“为他人着想,捐献热血,分享生命”,旨在提请关注自愿献血制度在鼓励人们相互关爱以及建立社会联系和加强社区团结方面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献血量总量位于全国前列。2017年全省血站采集血液134.4万人次,比2016年增长1.1%,其中全血386.5吨、成分血15.3万个治疗单位,分别比2016年增长1.6%和6.3%。省千人口献血率为千分之1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7),临床成分输血率超过99%,超过发达国家97%的平均水平,基本保证了全省医疗临床用血的需要与安全。
在这其中,广州献血者的贡献功不可没。2017年,广州市参与无偿献血37.6万人次,其中献全血33.48万人次、53.73万个单位(10746万毫升),献机采成分血4.12万人次、6.94万个治疗量,基本满足了临床用血的需要。如此算来,广州市无偿献血人数、献血量均占全省总量接近28%,机采血小板占全省献血总量45%。不仅如此,广州市千人口献血率达到28,是全国水平的3倍,无偿献血量始终高居全国特大城市的第二。省、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都在发言中表示,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广州是个有大爱的城市。
▌取消互助献血后,广州至今平稳过渡
由于广州集中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临床用血需求高,因此尽管无偿献血量大,血液供应仍然时现紧张。而今年3月31日起,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除边远地区外各地均要取消互助献血,广州血液供应情况引人关注。
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取消互助献血全省无因血液短缺造成的医疗问题,尤其是医疗资源高度集中的广州市,过渡平稳,在血液保障上走在大城市前列。
广州血液中心主任付涌水介绍,由于前期各级卫生计生部门、采供血机构和医院采取了多项措施,阶段性缓解用血紧张的局面,目前为止血液供应平稳,“广州在去年的第二、四季度已经试行过互助献血,今年正式实施后,4、5月份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供应,和2017年同比持平,甚至还略有增长”。其中,重病患者需求量较大的血小板,由于采集条件要求高、时间长,且保存时间只有5天,供应一向较为紧张,而取消互助献血后,通过发动广大献血者,捐献血小板的人数明显增多,保持了广州市临床医疗的良好秩序。
▌面临首个淡季,三措施应对
付涌水同时坦言,广州平均每天需要1000多人参与无偿献血者才能保证临床血液供应,但即将进入第三季度,是取消互助献血后的首个淡季,“广州无偿献血量有60%来自街头献血点。六七月开始到九月份,天气炎热、街头行人少,加上献血一大群体大学生放假,这段时间的献血量都持续走低。”
他表示,预计接下来几个月,广州血液供需矛盾会增加,广州市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市卫计委、广州血液中心已经做好应对准备,采取措施,努力保障血液供应基本平衡。首先是把高校以外的集体献血集中安排在第三季度。另外,广州的7个血小板(成分血)采集点、15个全血采集点,一年365天均开门服务,还会延长服务时间,“比如天河中怡广百的献血点,原来的献血时间是早上10点到下午5点,我们延长到早上8点到晚上9点,一个月采集的血小板量增加了一半。”
付涌水介绍,取消互助献血后,广州在龙洞已增加一个无偿献血点,接下来,北京路的献血点有望从“献血车”转移到固定的两层献血小屋,花城广场也即将新增一个献血点。
▌献血者的心声
黄伟志:从为救父亲开始,献血献出了国家无偿献血奉献金奖
“其实我献血的初衷,是为了救我的家人。2002年,我的父亲住院,需要用血,我第一次走上献血车。”黄伟志说,还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收到广州血液中心号召献血的短信。当时的他刚献完全血不久,要间隔半年才能再献,他决定献血小板。当时自己在从化驻村工作,在从化血站,护士告诉他,他的血管太细,不适合献血小板。“我不甘心,回到市区后我又第一时间去到家附近的献血屋,所有的准备就绪后,护士又发现我血管太细,还是不能献血小板。”
这成了黄伟志的一个遗憾。于是,之后每隔半年,他都坚持捐献全血,“为了家人,为了他人,为了需要用血救助生命的人们,我就坚持到现在。”至今他已经捐献超过8000毫升血液,获得了国家无偿献血奉献金奖。他呼吁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捐出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
▌用血者的心声:
谭逢英:是献血者一袋袋的血液,把我一次次地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在台上发言时,谭逢英感触得声音都打颤。2015年她患上血液病,每一次化疗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降到低得无法想象,“看见每天指标都在降,心里很慌。我以前也是献血者,我知道,有的时候医生再高明也束手无策,在关键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一袋献血者献出的血液,才能把我们从死亡边缘上拉回来。”她深深地感谢各位她不认识的献血者们:“如果不是你们,我不会活下来,也没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见面了。”
▌志愿者的心声
王金萍:不是家人患病,都不知道血液这么宝贵
今年,白云区居民王金萍的丈夫患上血液病。3月份,他血液中的各项指标降到接近0,需要输血,却又正好经历了取消互助献血后的过渡阶段。“我在医院里绕啊绕啊,揪心得很,想着都是哪里能找到血、哪里能找到血。”王金萍说,幸好丈夫后来成功输上血,目前已经做了移植手术,恢复良好。
丈夫的患病经历让王金萍发现,身边不少人对献血还存在不少误区:“我自己过去也从来没了解过无偿献血。很多人的传统观念认为,献血会导致‘血虚’、‘气虚’。我身边90%的人都不知道,一个人每隔半个月就可以限一次血小板。我在小区里住了20多年,从来没看到过小区里有无偿献血的宣传。无偿献血的工作应该深入到社区里,让更多人知道。”于是,她加入了一个无偿献血志愿者组织,“老公住院时,我还看见有很多等待移植的孩子,特别有感触。人们不知道,200毫升的血,对于我们不算什么,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就意味着生命的重生。
文/图:广报记者 伍仞

太仓市举行纪念32个国际志愿者日活动
培训建设队伍 提升工作水平
牢记为民初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邮储银行安庆市分行迅速传达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推进会议主要精神
广东民生眼科医院开展“学雷锋送光明”活动送上眼健康服务传递满满正能量
广州血液库存仅能用5天,血液中心称有三措施应对
唐山市烟草专卖局加强节日期间安全管理
剑阁县提升乡镇卫生院品级推进构建分级诊疗体系
大咖共话人工智能新动态 跨界人工智能论坛圆满收官
市领导调研春耕脱贫等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西安市纪委通报5起损害营商环境典型问题
洪泽区织密民生“四张网”提高民生保障质量
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全力以赴保供热确保市民温暖一冬
夏邑县多措并举 深入开展城市清洁行动
[金牛区]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 未来三年有“看点”
南充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 项目立项审批好快
武陵源区部署“扫黄打非”工作
衡阳市雁峰区罗家湾小学班班通及计算机教室设备采购招标公告
我市三产品获评“2017年长江三角洲名优食品”
经开区工委副书记刘晓东同志视察黄河社区清明节前森林防火工作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