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旖旎福味浓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大石桥市建一镇黄丫口村,处处流露出小桥流水的恬静惬意,洋溢着悠远淳朴的乡愁浓情。近年来,大石桥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以生态旅游为基础,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优美宜居为目标,借助独特的山水资源和厚重的人文历史,全力推进黄丫口村宜居旅游特色小镇建设。
  黄丫口村位于大石桥市东部,东邻岫岩,北望海城,素有一脚踏三界之美称。该村下辖3个自然屯、11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496户、1916人。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党员86名。黄丫口村山多地少,耕地面积仅1045亩,村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农业、柞蚕和外出打工,是大石桥市12个省级贫困村之一。近年来,为摆脱贫困,大石桥市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抓手,重点打造黄丫口生态景区,建立食用菌产业基地,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2016年顺利实现了贫困村脱贫摘帽。一个环境更加优美、百姓更加富裕的特色小镇正绚丽呈现……
  景区打造 “生态村”住着“幸福家”
  黄丫口村内的群山系长白山余脉,重峦叠嶂、树繁林茂,站在黄丫口主峰上,东看岫岩,北望海城,三地风光尽收眼底。凭借着优越的自然资源,村党支部经过深入考察调研,邀请专家“把脉”,最终确定规划建设黄丫口生态景区。
  张桂玲是地地道道的黄丫口村民,她亲眼目睹了村规划打造生态景区后,村内环境发生的变化。“现在村内的环境真是变得越来越好了,盖起了楼房,铺上了柏油路,安装了路灯,建了文化广场,山上的杜鹃花连成了片,美得不得了。游客增多了,我们村里老百姓的收入也多了,每天晚上我们都到广场上跳广场舞,感觉我们过的就是城里人的生活。”
  黄丫口生态景区在打造之初并非一帆风顺,村民多是传统思想,不敢干、不愿干、不会干。为此,村党支部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宣传学习其他地区典型做法,统一党员思想。随后,党员们率先垂范,走家串户,向村民宣传发展黄丫口生态景区的前景,说明生态景区将会给村民们带来巨大效益,拓宽村民的视野。经过广泛动员,调动了党员和村民的积极性,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成立了旅游文化发展公司,全村496户紧紧拧成了一股绳。
  景区打造过程中,村两委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先后硬化了景区内7公里长的主干道,建成了8公里长的森林防火作业道,修建护坡6公里,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改善,为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不改变自然景观原貌的情况下,又修建了15处旅游景观,栽植树木2600株。现如今,景区内的一脚踏三界、杜鹃园、万里云海等自然景观已经享誉辽宁。在镇村党组织积极动员下,景区内村民自办的农家乐已经发展到13家,每年创收达100余万元。在旅游高峰期,村民向游客售卖鸡鸭鹅蛋等农产品、手工艺品,人均增加年收入近300元。2015年9月,黄丫口景区被评定为国家级aaa景区,并在2017年4月办理了收费许可,仅5、6月就为村集体增加了近10万元的收入。
  生态景区打造的同时,黄丫口村还探索了生态移民、集中安置的宜居新模式:投入资金910万元,为地处偏远、不宜居住、不宜发展且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71户农户,集中建设了7400平方米的生态小区。投资60万元,修建了2公里的柏油马路,在村内及道路两侧栽植树木6000多株,修建垃圾点24个。投资10万元建起了农家书屋,配置科技文化图书7000多册。投资30万元,修建了千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投资6万元组建了农民秧歌队。现在的黄丫口村可谓是风景旖旎,安乐祥和,村民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他们为居住在如此优美的“生态村”里、过着“幸福家”生活而感到知足。
  发展同行 “产业园”摘掉“贫困帽”
  穷则思变。为摘掉贫困的帽子,黄丫口村党支部大胆探索、开拓思路,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坚持农村产业带动村民致富总体战略,大力发展食用菌和中草药种植项目,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百姓收入不断增多。
  2015年,黄丫口村党支部在对气候、土壤、日照等自然条件充分论证后,把建立食用菌产业基地作为新的发展方向。借着精准扶贫的东风,在大连辽渔集团的帮扶下,投资120万元兴建了30栋现代化农业大棚。建设伊始,资金缺口大、菌类品种优势不强、缺乏专业技术人员,黄丫口村的党员们集思广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经过不懈努力,黄丫口村与沈阳农业大学开展了专业技术合作,利用山核桃树培育富硒木耳、双楸木、柞木耳等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新型品种,同时培训技术人员50余人。2016年,黄丫口村积极争取项目扶持政策,将食用菌项目申报为省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获得了200万元的奖补资金。截至去年底,第一批共计9万棒木耳已发育成熟,并投放市场,预计村集体收入可达10万元。
  在依靠种植食用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村两委通过各项政策,招商引资农业项目。徐小雯,80后创业青年,被黄丫口村迷人的风景和多项优惠政策吸引,来到这里发展蘑菇种植项目。2015年,她在村里建蘑菇大棚5栋,种植面积达3500多平方米,年培植菌棒6万余袋,年产姬菇6万多公斤,年收入超过60万元,为黄丫口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徐小雯还组织成立了大石桥市四兴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吸收7户黄丫口村民成为合作社成员,建蘑菇大棚7栋,面积4000多平方米,年培植菌棒7万余袋,年产姬菇7万多公斤,总收入超过70万元,切实增加了村民收入。
  黄丫口村独特山脉地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中草药便是其中之一。2017年,村两委班子瞄准中草药市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山西天圣药业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建中药厂,带动了黄丫口村中草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山西天圣药业借助黄丫口独有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健康旅游产业,形成旅游+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解决当地百姓就业问题,并带动其他产业同步发展。药厂计划在3年内完成,计划在2018年基地发展到5000亩,完成中药材展览馆和药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0.8亿元。
  “独具匠心育美景,风光不与四时同。”如今的黄丫口村,道路平坦洁净,环境优美怡人,产业蓬勃发展,处处洋溢着一派生机勃勃、温暖幸福的喜人景象。村支部书记李广满表示,愿借助十九大的东风,牢牢把握生态景区打造和产业扶贫兴村两大优势,带领全村人民奋力进取、锐意创新,把黄丫口村打造成美丽富裕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

俄出口中心:100多家俄公司将参加在上海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成都建设信用积分管理平台 这些情况会被列入黑名单
[成华区]猛追湾片区整治提升工程设计方案出炉 预计九月开工建设
南阳市召开“放管服”专题会议 深化政务改革 推进高效发展
温馨提示 宜春铁路地区中秋、国庆节期间加开13趟列车
风光旖旎福味浓
铜川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食品药品安全大讲堂·《行政复议法》专题报告会
打造平台开展常态助残服务市残疾人托养培训指导中心当选第四批全国学雷锋示范点
全省儿童水痘疫苗预防接种“一针”改为“两针”
铜陵市义安区顺安中学6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
大鹏办事处儿童青少年项目组开展“趣味小实验,科学大发现”活动
黄岑丽出席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工作会议
华茂悦峰住户可要求做入户噪音检测 油烟检测月底出结果
全省首届好医生评选活动揭晓
宿迁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管周报2018年第2期
打造一座鲜美的海滨度假之城
专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有助防控胃癌流行
才住8个月精装房的热水器就坏了 谁负责?
国内油价调价窗口今再开启 年内第二次搁浅概率大
全市宗教干部培训班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