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村支书的美丽乡村梦


一个村集体经济欠债近200万元的“空壳村”,发展成了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近40万元的“湖北省美丽乡村”。近年来,襄城区尹集乡肖冲村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和村集体经济的迅速发展令人刮目相看。
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一座座温馨的农家院,一排排整齐的草莓大棚,健身设施齐全的村民休闲文化广场……1月10日,记者在襄城区尹集乡肖冲村采访时,村民们都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国斌当初谋划的蓝图,正逐步变成现实。
致富能人成了“穷当家”
44岁的肖国斌是肖冲村靠种植果树致富的第一人。
1998年,在村委会的帮助下,肖国斌引进30多个品种的杏树、桃树苗木,开始种植果树。到2011年,他已种植杏树、桃树达40多亩,毛收入25万元。
“我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起来,我们村才能变得更好。”这年9月,肖国斌接过村党支部书记的接力棒。
肖冲村是尹集乡比较偏僻的小山村,唯一的通村公路宽3米多,满是坑洼。肖冲村二组500多名村民共用一个50千瓦的旧变压器,用电饭锅做顿饭得个把小时。五六个大龄青年娶不到媳妇,附近村民开玩笑说“有女莫嫁肖冲村”。
当时,全村1072人,人均年收入不到9000元。上任伊始,肖国斌就表示,未来5到10年,要让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两到三倍。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履新后的肖国斌很快发现自己面临艰难的局面:村委会全部资产是6间破瓦房、一个不保温的开水瓶,以及近200万元债务。逢年过节,要账的群众排成队;想开村党支部会,来开会的党员还不到三分之一……
“堂堂一个村委会,账上还没我家存款多。”肖国斌一肚子酸楚,“村集体经济如此薄弱,村里一点凝聚力都没有,跟村民说话都不硬气,这个‘穷家’不好当。”
事业举步维艰,家里也一团乱麻。半年里,肖国斌一心扑在村“两委”工作上,无心管理自家的果树,收入大不如前,妻子对他一肚子埋怨。
如何摆脱困境?肖冲村有3500多亩良田、2000多亩林地,村民有种植林果的传统。肖国斌仔细分析、反复琢磨后决定: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发展林果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2011年底,通过土地流转,村委会挣到了第一桶金——10万元。
这笔钱怎么花?花好了皆大欢喜,花不好会惹来群众的质疑。
“肖书记广泛走访了村里的党员、群众,最终决定,一部分用来偿还债务,一部分用来改善村容村貌、修建基础设施。”村党支部副书记袁付华说,肖冲村第一次拥有了垃圾箱和保洁工具,村民们对此拍手叫好。
跑供电,更新价值38万元的变压器;跑交通,2.4公里通村公路加宽并整修一新;跑规划,要让肖冲村“处处是景,四季如画”……这些年来,肖冲村点点滴滴的变化让村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截至目前,在肖国斌的努力下,村“两委”累计偿还债务近100万元。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肖冲村还建起标准化的村级办公场所,配备了设施齐全的医务室,方便村民们办事、就医。
支部书记当起“项目参谋”
自从当上村党支部书记,肖国斌就一直在思考,肖冲村的富民兴村路该怎么走。2013年,襄阳市、襄城区在尹集乡启动整镇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肖国斌从中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每年春天都有上万人来村里赏杏花、看桃花,乡村游大有商机。”肖国斌认为,肖冲村距离城区不远,交通区位好,如果进一步丰富乡村游内容,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肖国斌开始鼓励在外务工村民返乡创业。
2013年底,在外打工多年的村民肖华伟回家过年。感慨于家乡的巨大变化,他决定留在家乡创业。“我想发展盆景草莓,但是一方面对前景没把握,另一方面怕返乡发展被村民笑话。”肖华伟说,肖国斌主动上门当起“项目参谋”,帮他分析产业前景、流转土地。2014年春,在村委会帮助下,肖华伟流转农户土地5亩,建了7座草莓大棚,当年获利10万元。
1月10日上午,肖华伟正在给20亩大棚除雪、加温。他对肖冲村的发展信心十足:“肖书记的发展思路很清晰,跟着他干,不会错!”
村民王健生技校毕业后返乡创业,经过多年努力,有了自己的葡萄园。“村里帮我流转土地75亩,其中17亩地用来种葡萄。去年葡萄园迎来盛果期,年收入达20万元。其他土地用来种植莲藕、梨树、桑树、蔬菜,修建鱼塘。”王健生说,在回乡发展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去找肖国斌,肖国斌都不会推辞,尽全力解决困难,为产业发展铺平道路。
周炜是宜城人,可他却在肖冲村流转了40亩土地,用来发展高端苗木种植和大棚蔬菜。“我来肖冲村看了几次,肖书记陪着我满村转,帮我分析哪块田适合种什么,简直就是个好参谋。”周炜说,在初期的投资中,肖冲村并不是首选,但肖国斌的真诚和热情,最终让他决定把投资放在这里。
2016年,在陕西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考察学习时,肖国斌发现袁家村的自然资源、交通区位还不如肖冲村,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该村年综合经济收入超过10亿元。从那时开始,筹办“杏花文化旅游节”的想法就在他脑海中酝酿。
去年3月6日至12日,在各方努力下,肖冲村首届“杏花文化旅游节”启动。短短一周时间,游客达6万人次,村民共获利8万余元,签订农副产品购买协议金额达60余万元。“我自己贴了5000块钱租音响、搭台子。”肖国斌说,这个钱,花得值!
党建带头人“兼任”微信群主
2017年,肖冲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9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7万元。在肖国斌的努力下,肖冲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入选“湖北省宜居村庄”“湖北十大美丽乡村”。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肖国斌还把党建牢牢抓在手上,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他坚持召开党小组会议,听取党员意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近几年,他建立了3个微信群,方便管理村里大小事务,同时加强与流动党员和在外务工人员的联系。
在“肖冲村党员之家微信群”,有5名流动党员和近30名在外务工人员。肖国斌每天推送村内各类党建信息,给流动党员发送“微党课”视频,还经常把村里的变化通过照片传递给流动党员。
肖国斌的手机里,“村民微信群”也十分热闹。“虽然村里有村务公开栏,但为了方便年轻人,我建了‘村民微信群’。”肖国斌说,他走村串户把每家每户的年轻人拉到“村民微信群”里,每逢村里有大事,他都会在群里发布消息,让村民们参与讨论。
去年,肖冲村被襄城区列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区里投资100万元用于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钱具体怎么用?村民们在群里热烈讨论。在大家的全力支持下,3000平方米村民休闲文化广场建成,65盏太阳能路灯点亮了,4公里通组公路、旅游循环路拓宽硬化……全部工程仅用了40天就竣工验收。“明上午9点在村会议室召开美丽乡村建设座谈会……请大家参加明天的活动,并认真思考,积极发言。”1月10日一大早,肖国斌就在“肖冲美丽乡村建设献言群”里发布消息。
去年2月,为了筹办“杏花文化旅游节”,肖国斌建了“肖冲美丽乡村建设献言群”,将思想活跃的年轻村民、策划公司老总、各大媒体记者、项目建设负责人、旅游组织负责人等拉入群中……大家在群里畅所欲言,将肖国斌的想法逐步变成现实。随着今年“杏花文化旅游节”日期临近,“肖冲美丽乡村建设献言群”又热闹起来。
2012年,肖国斌曾经为村民们描绘了一张蓝图:春花、夏荫、秋实、冬景——让村民过上城里人羡慕的幸福生活。如今,这一蓝图正在变为现实。“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学习十九大精神,我们经常在群里讨论交流肖冲村的发展。”肖国斌说,未来肖冲村将扩大林果采摘面积,成立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公司,大力发展农家乐体验项目,让村民尽享文化旅游带来的红利。

英山借力城乡一体建设加快绿色崛起步伐
城管巡查捡到钱包 通过微信找到失主
嘉兴海盐海事处与海盐县澉浦镇政府沟通非法卸砂点整治事宜
自作聪明 苏州一酒驾司机事故现场再喝酒
“美好光明 愉悦消费”拉开光明“3.15”系列活动序幕
一名村支书的美丽乡村梦
即墨区一项目获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
儿媳身患重病婆婆不离不弃
彭国甫专题调度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全市项目建设高歌猛进
99.09%!静安区115街坊旧城区改建项目二轮征询生效
泉州市国土资源局有效期内矿业权基本信息的公告
杨洪升到海峡能源产业基金管理
张劲松到县经济发展督查调度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调研指导
2018年全市质监工作会议召开
姐妹俩重拾快乐心情 学校将给予更多关怀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召开
和县举办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暨电商扶贫专题培训会
城建集团到亳州建工宣讲十九大精神
2018年度全市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召开
80后小伙组织近百人为家乡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