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 引领晋中绿色发展
记者 郭娟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扎实开展节能、减排等各项工作,力促节能降耗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赢。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趋于平稳,增速放缓,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亮点纷呈。
上下一心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速放缓。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全社会对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全市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速放缓,规上工业能耗低速增长。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10.89万吨标煤,较上年同期增长2.92%,增速较上年同期和一季度分别回落14.23和0.53个百分点。
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占比下降且增速回落。上半年,全市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93.75万吨标煤,同比增长2.75%,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4.61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综合能耗的比重为97.59%,较上年同期下降0.4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综合能源消费量呈“六升一降”格局,除化工行业较上年同期下降7.45%外,其余六大高耗能行业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耗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0.61%。
产品单耗明显降低。为实现节能目标,我市不断淘汰落后工艺,努力推广先进技术,加强企业节能管理,节能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市纳入重点监测范围的21项主要产品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多数较上年明显下降,下降面达67%。其中,降幅排在前五位的是吨钢耗新水同比下降47.37%,电厂火力供电标准煤耗同比下降18.84%,轧钢工序单位能耗同比下降16.97%,炼焦工序单位能耗同比下降12.10%,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0.57%。
加工转换效率稳步提高。一直以来,我市以节能为主要抓手,对工业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上半年,全市加工转换总效率为87.64%,较上年同期提高1.81个百分点,节约能源79.96万吨标煤。分类别看,火力发电效率为39.62%,较上年同期提高1.93个百分点;供热效率为86.09%,较上年同期提高0.99个百分点;原煤入洗效率为92.44%,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再接再厉
攻坚克难迎战新目标
尽管我市上半年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但也应看到,能源消费结构与生态文明建设矛盾加剧,由于我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仍是以煤炭消费为主,占比高达93.3%,以煤、焦、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依然激烈。生产设备和技术条件与节能的矛盾明显增大,目前,全市有些企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已经接近或达到甚至超过全国先进水平,产品单位能耗已经实现降幅最大化,节能空间逐步缩小。产业结构偏重也给节能降耗带来压力,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453户为重工业企业,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为80.42%,产业结构明显偏重工业化。此外,环保政策解禁与节能降耗压力的矛盾也在不断增加,今年以来,全市深入开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工作,对全市煤炭业和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施限、停产,造成上半年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如果下半年仍采取限、停产政策,能耗会持续低位运行,这将给明年节能工作带来考验,一旦经济持续向好,在基数较低的情况下,能耗很可能高速增长。
面对新的挑战,下半年我市将继续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节能降耗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多举措继续推进煤炭消费总量削减。首先,加快调整能源结构,从实际出发,把“煤改气”作为减煤的重要途径,工业天然气消费增长快的背景下,通过设计合理的机制落实气源和定价,解决用气缺口问题,保障“煤改气”工作的顺利推进。其次,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既要发挥大型热电联产企业的作用,完善城市管网设施,尤其是城中村与城乡结合村子的冬季取暖与日常生活使用的小锅炉拆改工作,同时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治理,促进大型热电厂向周边区域集中供暖,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从而提高用能效率、降低污染控制成本,从而减少煤炭等能源产品的消费,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积极推动高耗能企业节能技术水平,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全面提升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加大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壮大新动能。大力支持节能低碳技术改造和工艺提升,积极推动高耗能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或设备,提升高耗能企业装备的节能技术水平。在化工、冶金和电力生产等资源型行业发展过程中,注重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工业废气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综合利用,推广节能利废的绿色建材等产品的开发,加快发展节能产业,鼓励节能和新能源车辆的推广应用,建设充电桩、电网配套等基础设施。加快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服务新机制,推广节能等绿色金融。
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优化步伐。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从源头控制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切实减少结构性污染问题,确保新上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充分发挥企业规模优势和效应,通过集中打造工业生产园区,在政府帮扶的情况下,降低投资风险和成本,提升生产水平和竞争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服务业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三产比重。要保证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能源结构调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民用散煤治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以源头为突破,把好项目立项、审核工作。首先,加大执法督察力度,进一步夯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强化部门联动,落实“一岗双责”,充分发挥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数据共享,进一步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防治工作格局。其次,加强对部门的综合管理,加大项目审核审批力度,重点在项目审批和管理的环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从源头上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建立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对于不达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一律不予立项、验收,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
昆明滇池水务将投资4140.26万元收购湖南浏阳热电项目
清远降低入户门槛,想落户清远,速看!
黑虎庙镇促进党建工作“接地气、有灵气”
妻子无照“代驾” 夫妻俩被各罚千元
这个暑假下了53天雨 “劳模”雨还要冲“业绩”
上半年我市节能降耗形势良好
古田两男子拒服兵役遭处罚 不交罚金被列失信人黑名单
涵盖多领域!我市标准化专家库专家名单公布 67人上榜
曾都区委2018年基层党建专项巡察公告
高考第一科考前40分钟入场 6月24日公布高考成绩
《人民日报》关注:海口湿地 绿沁于心
营造良好风气 2017年宜宾市共端掉黄赌窝点167个
铜川市扎实推进中医药创先工作
闽清县地税局多措并举强化陶瓷业税收管征
各界群众“点赞”齐商大会
泸州市殡仪馆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
乐山环保部门生物多样性主题活动进校园
全市新闻发言人暨舆论引导培训班开班啦
来西水墩赏“笔上敦煌” 王亚林、王小宇书画展开幕
韩长赋率农业部调研组来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