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上一把 暖了心田 安福横龙扶贫车间助民脱贫小记


电子厂内部
中国吉安网 童小梅、记者周玉莲 文/图
“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就业增收,脱贫致富”、“一人稳定就业,脱贫致富一家”。在这里,厂门口和车间墙壁上的扶贫口号十分醒目接地气。
近日,记者走进安福县横龙镇盆形村启胜电子厂扶贫车间,看到员工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这里加工电子元件。
厂里有活干  生活有信心
一旁手工熟巧的姚水秀边加工边对记者说:“扶贫车间的建立,让我们这些农村贫困户家庭吃了一颗定心丸,在家门口就有事做了,而且一边能够照顾家庭,一边还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增加可观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国家政策好,企业老板对我们也是特别的照顾,在这宽松的生产环境上班,让我们感到十分的舒心”。
姚水秀丈夫早年出车祸,老父亲早年病逝,作为一个单亲母亲,一个人上班赚钱,要养活3个孩子还有1个老母亲,其中最大的也就17岁,最小的才11岁。生活的困难并没有把她压倒,而是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帮助下,重拾起了生活的信心,通过自己的劳动,挑起了这个大家庭的重担。在这个车间,她也是最自信开朗的,她说:“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特别是精准扶贫政策,再多的难,再多的苦,有政府在,女人一样可以撑起一个家”。
“主要是她们也肯吃苦,再加上国家政策好,上面有什么给厂里政策补贴的,厂里都会作为福利待遇发放补贴给建档贫困劳动力,厂里也额外会给那些家庭特别困难的员工予以照顾补贴”,一旁的电子厂负责人曾志军说道,“扶贫车间其实都是困难家庭,每个家庭都存在自己的困难和难处,我们也一直像待家人一样,工作之余,多与员工谈心,及时了解员工当前的家庭生活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电子厂做工
回乡来创业  真情报桑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曾志军原是横垦大修厂职工,90年代中期,随着外出务工大潮,前往广东深圳龙西村电子厂务工。几年后,在看清电子加工行业的大好发展趋势,带着自己掌握的电子加工技能和人脉,毅然决定放弃高薪,于2004年返乡创业。
返乡创业之初,只是家庭式的小作坊,做工大部分都是村民领部件回家加工,灵活且工种单一。因电子行业的兴起,电子科技的多样化,市场需求量增加,生产订单越来越多,最先开始单纯的家庭式小作坊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2006年元月,安福县启胜电子厂正式成立,主要从事电子零件加工、销售等。
2009年4月因业务量扩大,生产线增加,在横龙镇盆形村设立分厂,位于集镇,人口聚集,周边也安置有许多章庄乡的深山移民户,劳动力资源总体较为丰富。电子厂运营一直良好,并凭借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其产品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欢迎。
目前,企业共有员工160余人。2017年,在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号召下,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启胜电子厂扶贫车间建立。作为土生土长的横龙居民曾志军,积极引领带动村民靠劳务输出增加收入,着力解决了群众家庭收入少、外出务工难的问题。扶贫车间的建立,陆续吸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10余人,车间员工主要以家庭妇女为主,考虑其需要照顾小孩兼顾家务等因素,企业采取集中加工方式、计件取酬,极大方便员工就近就地就业,员工年平均收入达2万元左右,从而拓宽了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有效带动周边贫困户早日脱贫。
启胜电子厂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镇党委、政府的鼓励下,已探索出了一种就近就地就业带动精准扶贫的模式。创造就业岗位,重点倾斜残疾人和贫困户,有效地带动周边残疾人和贫困户脱贫致富。曾志军尽可能地开发适合残疾人和贫困户的工作岗位,供他们选择就业。真情相待,让贫困户增加收入。曾志军一直怀着对本土的深深热爱,秉承诚信经营的理念,用自己的切身行动感召身边的村民积极投身劳务工作,让贫困户也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得到了保障。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调研组到M双创基地观摩指导
园区又有2座新校园今年9月投用 在你家附近吗?
秦淮河畔光影秀
甘南积极行动 整治村屯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
苍溪县全省领跑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扶上一把 暖了心田 安福横龙扶贫车间助民脱贫小记
在别墅区连抓两条毒蛇 不慎被咬后喷一口“药酒”后就没事 他们以每斤千元的价格骗售“药酒”4斤多
暴雨无情人有情雨中“小黄衣”再次温暖厦门
罗佳明率队前往彭山区调研
连云港市部署开展“道德模范进讲堂”主题活动
五粮液跨领域携手行业巨头打造中国酒业大数据中心
九江港违建拆除“拂晓行动”完美收官
海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完成行政服务中心改造工程
坚决打赢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
梁园交通、交警联合开展 严打“百吨王”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国际军体主席高度评价武汉军运会筹办工作
祥符区公安局成功化解一起疑难信访案件多年积怨因琐事起干戈多警联动强攻坚化玉帛
郧西事业单位拟公开招聘67名工作人员 16日至17日报名
北京十堰企业商会在京成立 刘合炳当选首任会长
全国文化艺术交流大赛落幕 市文化馆文心葫芦丝艺术团荣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