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王敏杰)案例:优优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女孩,从小到大学习都很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变得特别争强好胜,处处都想争第一,谁要是比她强,她就跟谁较劲。虽然孩子有好胜心是好事,但妈妈赵女士觉得这孩子的争强好胜似乎有点太过了,有些很轻松的游戏她玩起来都全力以赴,对成败很在意,赵女士向我们求助,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和接受自己的失败呢?
所谓好胜心,是指敢于竞争、力求取胜、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好胜心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孩子有了好胜心,就会不断地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竞技状态,以此来保持与竞争对手的绝对优势,并且在这种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取得进步。同时,孩子又能通过这种好胜心,促进自己的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使孩子变得更加优秀。所以,作为父母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好胜心,使孩子能经常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进取的姿态处理各种事务。但是,孩子的好胜心还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只有在父母正确引导下形成的好胜心,才能成为正常的、健康的和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动力。
要关注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
记忆力注意力训练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海英说,争强好胜的孩子会让父母喜忧参半,家长一方面高兴看到孩子为了做到一件事情全力以赴,又担心孩子不会把握好度,将结果看得太重要,而失去享受过程的乐趣。从心理学上来看,孩子的好胜心强的一大原因,是孩子都有一个情绪的发展过程,或者说是孩子进入了一个情绪变化的过渡期。赵海英告诉我们,情绪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刚开始,孩子的情绪倾向于原始的状态,饿了渴了就哭,换上干净尿布了,被喂饱了,被触摸的舒适了就笑。这时,情绪背后没有太多的意义,更多是一种条件性反射。到大约一岁前后,孩子开始能听懂大人说话,开始自己能做一些事情了以后,情绪里头的社会性意义就开始增多。这时他笑,可能是因为高兴,也可能是因为骄傲、自豪、自信……但如果哭,可能是因为委屈,也可能是因为愤怒,或者害怕……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我们需要更多关注孩子行为(包括争强好胜的行为)背后的情绪语言,满足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
赵海英说,案例中提到的孩子,可能是因为父母在她小的时候跟她玩游戏,为了增强她的成就感,每次都会故意“放水”让她赢。在孩子形成“每次赢是自己很厉害”的观念之后,一旦她经历了失败,就会很难接受。对此家长要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要教孩子正确面对“输赢”。可以有意识地制造一些让她输的机会,但要把握好度,不要一直让她输下去,应让她有赢有输,并且告诉她,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事情的过程中有没有学到本领。
要给予孩子适度的赞美
赵海英提醒家长,很多父母在跟孩子的互动中会没有原则地夸奖孩子,认为夸奖一定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但孩子得到的赞美太多了,过多的赞美会让孩子产生错觉,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会无法面对自己的瑕疵,一旦遇到失败,很可能一蹶不振。因此,我们要掌握赞美的尺度,减少赞美的次数和频率,多赞美孩子做事的过程而非结果,多赞美孩子的努力而非聪明。
合理地调适孩子的好胜心
有些父母总是要求孩子考出好成绩,如果孩子某一次考砸了,哪怕就是在班上的名次稍微后退了几名,也会对孩子大动肝火地吹胡子瞪眼睛的,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了一种“考试畏惧症”。赵海英说,说到底,这实际上是父母的一种虚荣心在作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同事们、朋友们见面了,谈得比较多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及相关的问题,如果孩子最近一次没考好,父母们就会觉得自己的面子上“无光”,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其实,孩子又何尝不想考得更好呢?只是因为现在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你家的孩子用功了,其他的孩子也在用功呀!再说了,一两次考试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所以,作为父母,首先要调适好自己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再来调适孩子的心态,让孩子在好胜心这一问题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心态。
中国桥,有多牛!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国一行四人来铜调研
危墙变身景点 创城工作有巧思
宁波再度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白官屯镇中心学校:多彩童年 放飞梦想
孩子好胜心强该如何引导?备受每个家庭的关注
水皮、吴晓波现身白马湖 解读文创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孝敬父母,洛阳“索家四兄弟”一个赛一个
大召文化庙会开幕
“成都最美阳台”10强正式出炉
央视《等着我》栏目启东工作站成立
我市召开“互联网+医疗健康”座谈会
市纪委驻市旅发委纪检组深入帮扶村督导扶贫脱贫工作
省中医院有位“渐冻人”患者 笑对人生,顽强抵抗病魔18年
泸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 泸市国土资告[2017]51号)
先进代表发言
天幕上演月全食美景 华夏共度“红月亮之夜”
湘军永丰辣酱与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产学研基地揭牌
我市春季造林绿化工作稳步推进
安庆家庭医生有偿签约人数达4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