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港整治后
东湖港整治前
3月26日讯(长江日报记者黄师师 通讯员王苗)25日,受邀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武汉海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以及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东湖港项目部,市民代表、志愿者共70人团队走进东湖港综合整治现场,亲身体验感受东湖港的蜕变。
东湖港北起落步咀闸,南至东湖,贯穿青山区、洪山区和东湖风景区,全长4722米。治理前,渠内流水不畅、污染严重,沿线的生活污水、垃圾长期在河里淤积发酵,水体发黑变臭。
2016年9月,东湖港综合整治包括东湖港、东杨港两个子项目开工。经过一年多整治,亮出“真身”的东湖港、东杨港让市民代表惊呼“不可思议”。在市民代表频繁按下的快门声中,东湖港、东杨港岸边的花红柳绿、水里的鱼翔浅底,逐一入镜。
“东湖港沿岸违章建筑全部拆除后,住户搬走,河道变宽,河湖连通,河里的垃圾没了,水也清澈起来”,项目负责人说,大多人并不知道,东湖港眼下注入的活水正是来自于东湖。
死气沉沉的河渠活了起来,东湖港也变身生态景观廊道。景观桥姿态各异,生态护坡自然柔和。踏青赏景,可漫步河边绿道,也可走进亲水平台。
市民发现,除了无处不在的透水步砖、下沉绿地等“海绵”元素外,渠道两边还有一些呈阶梯状分布的孔洞。“这是专门给水下的鱼、虾等生物预留了生存和嬉戏空间”,这一答案获得环保志愿者张淑倩的评价“用心”。她说,在城市开发与建设中,生态理念比经济账更重要。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设计,就能让动物们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活动当天,除了倾听东湖港的变身故事,市民代表还和志愿者一起,向东湖港岸边的游客发放水务法律法规宣传册以及种树植绿。
“良好的环境得来不易”,志愿者们认为,河流治理不能只单单依靠一项工程,水清岸绿、河畅湖清,还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谢元林带队参加政风行风热线栏目
行车道成“停车场”
清镇市红新社区“四大抓手”抓实岁末年初的各项工作
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成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试点
“全程代办”助17亿元项目提前动工
从臭水沟到景观渠 市民见证东湖港“活”起来
打造学童交通安全校外课堂 宇通交通教育馆开幕
我市继续执行禁烧令,严禁露天焚烧秸秆
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庆中秋、迎国庆”文体活动
在大自然中涨知识 原来这些野菜以前是“救荒粮”
上千件桂林古代窑址陶瓷标本在此展出,端午假期约吗?
道县清塘镇上半年旅游项目完成投资4.3亿元
我市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
辽宁日报报道:讲责任敢担当才能把事情办好
“从徽风徽韵到时代面孔”作品在肥展出
浚县卫计委积极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
郑剑戈参加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分组讨论
滁州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
南沙首批人才公寓明起可申请
全省首家备案制公证处在佛山揭牌,20类公证有望实现即时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