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日照4月11日讯 如今,日照绿茶在全国都颇有名气了,作为南茶北移的成功典范,现在已经成为日照的品牌特产,而随着茶叶产业的发展,炒茶工艺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纯手工炒茶发展到现在的半机械炒茶,虽然效率提高了,但是对于很多老品茶人来说,总觉得这味道不一样了。在日照岚山区巨峰镇张家沟村,还有一群坚守着老手工炒茶传统的手艺人,想把这个老传统坚守下去、传承下去。
在岚山区巨峰镇张家沟村的这处普通院落的小平屋里,51岁的炒茶师傅刘加开正在炒茶的铁锅前轻轻试着锅内的温度,另一边的地上,是刚刚采摘下来摊铺晾平的茶叶鲜叶。炒茶是个功夫活,这等着锅内温度达标,就是一个考验耐心的过程。
“炒鲜叶之前有一种茶油,打上一点,锅就滑溜,等锅的温度升到280到320度左右,再往里投放鲜叶。”刘加开说,现在炒茶的铁锅有了改进,很多都有了电子温度显示,但是在他们刚开始学习炒茶的时候,偏锅底下填柴火,这铁锅的温度全凭一双手来试,从一百多度到三百多度,这一双手也是遭了不少罪,久而久之,伤疤成了老茧,这手工炒茶的技术也就成了经验。说话间,锅内温度已经适合倒茶了。
刘加开倒上鲜叶以后,仔细一听,茶叶鲜叶的水分与高温铁锅发出碰撞,发出阵阵噼里啪啦地微微轻响,刘加开的双手在铁锅内灵活的上下翻动鲜叶,一股新鲜茶叶的鲜香味道便随着这蒸腾起来的白色水汽散发开来。刘加开说,从七十年代开始,他们村作为茶叶种植区,就开始家家户户手工炒茶了。说起当年大家伙凑在一起手工炒茶的场景,刘加开至今都是历历在目。
“集中的时候都是几家在一起,支上几个铁锅,也没有电,自己去茶园采了点鲜叶。”刘加开告诉记者,那时候没有市场,没有收鲜叶的,几家就在一起,白天采茶,到晚上炒茶,那时候烧的全部是柴火和草。
手工炒茶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辛苦活,正值农历二月中,天气转暖却还有些寒气,但是坐在炒锅前的刘加开却已经是满头汗珠。炒制一锅手工茶,双手在高温的铁锅里,得不停地上下翻动鲜叶上千次,炒制一锅绿茶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才能完成,也正是因为这个,现在愿意学习手工炒茶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在咱日照这边,五十岁以下的基本上就没大有会做的了,基本上五斤鲜叶做一斤干茶,一般一个人工一天大约能做四斤干茶。”刘加开告诉记者,要是用机器的话,一个人工人能做个七八十斤干茶,能翻20倍,所以手工炒茶的人越来越少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刘加开快速地将鲜叶在锅底划出一个个美妙的弧度,然后瞬间撩起一捧鲜叶,手掌一翻,青叶便如雨点般簌簌落回锅里,如此这般,循环往复,鲜叶内的水分渐渐被去除,这杀青的过程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杀青过后,铁锅内的温度要被调至100度左右开始揉捻和烘干,这个时候的茶叶鲜叶颜色渐渐变深,细细的蜷缩在一起,刘加开将它们轻轻的合拢成团,用铁锅的温度将其慢慢烘干。
炒好的茶叶散发出阵阵清香,捏一小撮放进茶壶,冲上村里人自己上山打的泉水,茶叶随着水流旋转着下沉,叶芽伸展,茸毛轻舒,在水中展现出自己嫩绿透亮的美丽姿态,静待片刻,将泡好的茶水轻轻倒入小瓷杯,一阵清香扑鼻而来,轻轻抿上一口,让人回味无穷。
刘加开说,在张家沟村,每年都有几个手艺好的手工炒茶师傅被贵州、江苏等地的茶企高薪聘请,新年过后,他们几个老炒茶师傅凑在一起商量,想打造“手工制茶”的品牌,把手工制茶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刘加开告诉记者,他们想办一个手工茶合作社,“因为我们村属于省级贫困村,省级旅游村,来旅游的人多了,看山看景,我们再去做着这个手工茶,也是一个好的风景。”刘加开说。
茶叶好喝茶难炒,能把茶叶炒的味道,颜色,口感都统一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何况还是用纯手工来炒茶,对这个茶叶倾注的心意也是满满的,希望这个手艺不要失传,有更多的人能够来日照的时候尝尝手工茶的味道。(社会零距离/直播日照记者:媛媛 弘强)
千余岗位助力居民充分就业
上半年扬州快递业揽金8.16亿元 同比增长38.48%
西宁市严防中小学生欺凌事件发生
海口打造绿色低碳优质高效产业体系
2018年广东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改革热点问答
巨峰镇张家沟村刘加开:传统手工炒茶坚守者
嘉兴市发布驾培行业管理工作要点
英山温泉镇推行“镇屏村画”廉洁工程
市委台办扎实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
颂似水温情母爱 扬如火青春广雅
第22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将于7月在黄冈师院举行
裕安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打造聚才“强磁场”
前半年,大同空气质量全省最好
小店区国、地税联合入企调研惠民惠企落地生根
塘沽街创卫与青少年教育同步走
2018大连跨年海上焰火摄影作品集及高清视频发布会举行
西藏文化之窗在沪举办展览 展现汉藏艺术融汇魅力
胡和平当选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国中当选陕西省省长
共青城市城乡居保局积极开展苏家垱、泽泉两乡的老农保清理衔接工作
岳麓区人大赴坪塘视察绿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