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潭渡口忆悠长


在木兰溪仙潭渡口,渡工王国镇撑船送村民到对岸劳作。
湄洲日报记者 蔡昊 摄
  □湄洲日报记者 吴伟锋 郑已东 见习记者 刘丹
  潺潺木兰水,一支长篙撑起一条船,古渡今犹在,见证木兰溪风雨沧桑。此景如画,早已深深地印拓在人们的心里。
  仙潭渡口,位于木兰溪莆仙交汇处的仙游县盖尾镇仙潭村,为我市保留至今的唯一渡口。仙潭渡口自民国时期运营至今,不仅摆渡村民往返木兰溪两岸走亲访友、耕田劳作,也留下了木兰溪历史记忆和浓浓乡愁。
  7月28日上午,记者在仙潭渡口北岸码头看到,一条铁皮船被铁索和麻绳拴在渡口,船身挂有蓝色铁牌,铁牌一面印有“莆仙潭渡1”“乘客定额:10人”,另一面印着安全渡运的注意事项,落款均为“福建省地方海事局 监制”。在渡口岸上,还有仙游县人民政府、仙游县交通局分别竖立的“渡口安全守则”和“渡口守则”石碑,详细罗列了对渡工渡船、乘客乘船等的要求。此外,仙潭村渡船时间安排表、渡工及其联系方式等,也按规范设置在渡口边上。根据渡船时间安排表,每年5月至9月的渡运时间为6:00-10:30和14:30-16:30,10月至次年4月为7:00-11:00和14:00-17:00,但如果遇上暴雨等恶劣天气,渡船就停止运营。
  仙潭渡口岸边有一棵老榕树,枝叶繁茂如同一把撑开的天然绿伞。今年65岁的渡工王国镇拿着一根重10多公斤的长篙,一个人站在树下,眺望木兰溪对岸,等候村民渡船。他不仅撑起了一条船,也默默撑起了别人的路,更成为附近老百姓内心的一份寄托。“只要村民有需要,这个渡口还在,我一定会坚守下去,哪怕成为最后的摆渡人。” 王国镇说,仙潭村横跨木兰溪两岸,虽然大部分土地位居木兰溪北岸,但还有部分农田、果树等位于南岸,与盖尾镇湖坂村相邻。由于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仙潭村村民需借助渡船来回木兰溪南北两岸干农活或走亲戚。
  仙潭渡口是全市现有的唯一渡口,“莆仙潭渡1”也是全市仅存的一条渡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仙潭村老一辈几乎人人都会渡船,可像王国镇这样有持证的渡工,村里只有4人,都是在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的,每人每月领取1500元工资。渡口严格按照政府相关规定管理。
  当天上午9点52分,记者乘船随王国镇一同从渡口北岸前往南岸。只见王国镇解开固定渡船的绳索后,双手斜握一支长约9米的长篙,先往岸边一顶,再往河底点了两下,渡船便缓缓调了个头。随后,他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熟练操作长篙,撑着渡船驶向对岸。不到3分钟,渡轮就划过了240米的河面,稳稳靠在渡口南岸。
  此时,渡口南岸一个亭子里有2名仙潭村村民王国辉和何美珍正在候船。他们见到王国镇撑船过来,原本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打着招呼就上船了。他们说,当天早上6点半便乘船到木兰溪南岸干农活拔花生,10点左右太阳暴晒,他们就乘船回家休息,下午再乘船出来下田地。
  “平日里每天有三四十人来这里渡船,农忙和节假日时会多点。”王国镇说,做渡工的基本上一整天都得在船上忙活。而早期陆路不发达,木兰溪上不仅有往返莆田和仙游两地的渡船,还有运送甘蔗、大木桶等货物的船只。木兰溪仙潭段水最深、最宽。溪面最宽处达250 多米,最深有 10 多米,一支长篙往往不能触到底。随着年纪的增大,他撑船也比以前吃力许多。不过,既然选择了守护渡口,就一定要守护好每个村民的生命安全,他的摆渡生涯从来没有出现过意外。
  “如今,建设美丽莆田全力推进,木兰大道将经过我们村,许多村民盼着趁这个机会能够建一座桥,这样大家往后就不用再坐船来回两岸,安全还便捷。”王国镇说,对于仙潭村的大多数村民来说,能够不用等船只就直接过往,是更好的选择。可是,他也担心,一旦桥修好了,仙潭渡口或许过不了多久就会消失,那么,木兰溪上就再也找不到一个渡口、一条渡船。因此,他也建议有关部门,在修桥的基础上,应该考虑把这个全市仅存的古渡口保存下来,结合乡村振兴、开发旅游景点等,保留乡愁记忆。

“5.27 交通肇事逃逸案”七小时后告破
关于做好“政采云”系统上线后相关政府采购工作的通知
卢旺达:情比山高
华安高车:多举措开展移风易俗工作
红色歌剧《松毛岭之恋》在长汀首演
仙潭渡口忆悠长
疏港铁路拆迁难点及土方协议签订9月20日前完成
诗歌朗诵迎新年
济宁市文物局关于印发2017年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一个钱包的2小时奇妙之旅 外国友人钱包落出租车上,多方协助“完璧归赵”
不忘初心走基层
玉山县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打造“平安寒假”
红安县唱响乡村物质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三部曲
规划大手笔,水韵古郡“荷”城风
空气改善目标未完成6县区负责人被约谈罗蒙约谈讲话
华安马坑:带头认真学习 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坚持安全第一 精心做好服务全力以赴完成大会保障任务——易中强率队检查第三届世广会会议服务保障工作 容福华一同检查
肖亚非率团慰问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官兵:继续举全市之力做好“双拥”工作
木耳引起中毒?快来了解泡发木耳的正确姿势
烟台打造优质高效生态畜牧业 科学制定规划